传记类文言文常用实词(文言文实词及意思)

1.文言文实词及意思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朗读,甚至背诵,所以朗读背诵时都要把字音读正确。

一般说来,大多数读音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读音为准。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准字形,读准字音文言文里有一些现在不常用的字,就要求我们认真地辨明字形,查明字音,不要把形近字的读音当做正音。

如《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桓”读“hu‚n”而不读“恒”;《桃花源记》中的“髫”而不读“召”,《狼》中“眈眈相向”中的“眈”读“dan”而不读“枕”。2、多音字应辨明词性、词义现代汉语中多音多义字很多,读文言文时也常会遇到一些多音字,这就要求我们辨明这个字的词性和词义,确定读音。

比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当“喜悦”讲,应读“yuˆ”,而在“桃花源记”中的“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句里,“说”字当“述说”讲,应读“shu”.。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文言文常用120个实词

2.高中常用文言文实词都有哪些

难 ①困难:难去今之县令者(五)吾见其难为(庖)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 ②灾难(nàn):今操芟夷大难(赤) ③反驳:所谓交相问难(问) 愿 ①乐意:臣愿奉璧往使(廉) ②希望:愿结友(廉)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赤) 案 ①几案: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取案上器击伤夫人(记) ②察看:召有司案图(通“按”)(廉) 方 ①周围:今齐地方千里(邹) ②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 ③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④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 修 ①长、高: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庞然修伟(促)巨身修尾(促) ②学习,效法:不期修古(五) ③修建:室坏不修(项)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④整治:修守战之具(过)朝早晨:朝服衣冠(邹)春江花朝秋月夜(琵) 朝 ①朝廷:动以朝廷为辞(赤) ②上朝:相如每朝时(廉) ③朝见:皆朝于齐(邹)弱国入朝(过) 私 ①私下:私握臣手(廉)从道旁私语(柳) ②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 ③与“公”相对:公私之积犹可哀痛(论) 蔽 ①遮盖:横柯上蔽(与)苫蔽成丘(狠) ②蒙蔽:王之蔽甚矣(邹) 面 ①脸: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当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 庭 ①院子:垣墙周庭(项) ②通“廷”:拜送书于庭(廉) 语 ①言语,谈论:越人语天姥(梦游)从道旁私语(柳) ②告诉:而语女曰(记)不可不语(鸿) 名 ①名字,名称: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盖当时未有雁荡山之名(梦) ②取名,得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而此独以钟名(石)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梦) 曰 ①说:乃谓秦王曰(廉)遽契其舟曰(察) ②叫作,称作:曰师曰弟子云者(师)曰颜佩韦、杨念如……(五人) 文 ①文字:其文漫灭(游)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 ②文章:其文约(屈) 进 ①前进:余船以次俱进(赤)其进愈难(游) ②进献:群臣进谏(邹)相如前进缶(廉) ③出来做官: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奇奇异,罕见:其见愈奇(游)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奇单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好 ①美好:好鸟相鸣(与) ②喜好(hào):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廉)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 出 ①与“入”相对:己而相如出(廉)有怠而欲出者(游) ②产生、发生:莫知计所出(指) ③出现、显露: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极尽: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观 ①看,观赏: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 ②观察: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廉)古人之观于天地(游) ③宫廷建筑:大王见臣列观(廉) ④景象:非常之观(游)岳阳楼之大观(《岳阳楼记》) 求 ①寻求、需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 ②请求:求而不得者也(送) 险 ①地势不平坦:险以远,则至者少(游) ②险要,险阻: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也(赤) 云 ①说:昔人云将以有也(指)云有第五郎(孔) ②语气词: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为诗云尔(孔) ③如此,这样:曰师曰弟子云者(师) ④云(云):天下云集响应(过)云霏霏其承宇(涉) 鼓 ①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曹刿论战》) ②振动:微风鼓浪(石) ③鼓(乐器):瞽奏鼓(《书胤征》) ④弹奏:赵王鼓瑟(廉)今王鼓乐于此(孟) ⑤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是 ①正确(与“非”相对):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 ②这(虚词):是以见放(屈)当是时(鸿)所在皆是也 遗 ①丢失:得遗金一饼(《乐羊子妻》) ②遗漏、忽略:小学而大遗(师) ③留下:始访其遗踪(石) ④遗(wèi)送、给:先以书遗操(赤)留待作遗施(孔) 得 ①得到,秦城恐不可得(廉)可以得富贵也(谭) ②收获:往往有得(游) 谓 ①对……说:因笑谓迈日(石)谓秦王曰(廉) ②叫做,称为:可谓死君乎()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梦) ③认为:众谓余一行为可以纾祸(指) 至 ①到达、到:左右引相如至(廉)亦不能至也(游) 察 ①细看:徐而察之(石) ②考察:子是之不察(《卖柑者言》)。

实词,文言文,传记,常用

3.十八个文言虚词及一百二十个文言实词有哪些及其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及”或“又”。如: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 “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

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 即前斗。《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4.高中语文文言文 人物传记中的专有名词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5.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序号 例词 词义 例句1 比 ① 并列,靠近② 比较,相比 其两膝相比者比吾相邻之死则已后矣2 鄙 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 兵 ① 兵器,武器② 兵士,军队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一老河兵闻之4 病 ① 疾病,生病② 疲劳,困苦不堪 未果,寻病终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5 察 明察,观察,识别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6 彻 穿透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7 乘 ① 坐,驾(战车)② 趁着,引申为“冒着” 公与之乘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8 从 ① 跟从,跟随② 顺从,听从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9 当 ① 对着,面对② 在,正在③ 当前④ 占着,把着⑤ 应当⑥ (dàng)相抵,当作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者咨臣以当世之事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10 道 ① 路,途② 思想,道理,主张③ 说,谈论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11 得 ① 得到,获得,找到 (知道,了解) (看到)② 得当,合适③ 能够,可以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得其船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吾不得而见之矣12 定 ① 安定,稳定② 平定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13 伐 ① 砍伐② 进攻,征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十年春,齐师伐我14 犯 ① 侵犯② 触犯,冒犯③ 冒着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15 方 ① 方形② 方圆,周围③ 地域,区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16 奉 承受,接受 奉命于危难之间17 负 背,以背载物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18 赋 ① 征收,敛取② 赋税 岁赋其二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9 覆 ① 覆盖② 颠覆,灭亡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后值倾覆20 更 更换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21 故 ① 缘故,原因② 故意,特意 既克,公问其故桓侯故使人问之故君子有不战过故人庄22 顾 ① 看望,拜访② 回头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23 观 ① 看,观赏景象②观察,考察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大观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4 归 ① 返回,归来② 归还③ 归依 归而形诸梦而其归书也必速25 好 喜欢,爱好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6 号 ① 大叫,呼啸② 大声哭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27 还 ① 返回归还② 同“旋”,回转,掉转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计日以还扁鹊望桓侯而还走28 惠 恩惠,给人以好处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29 及 ① 赶得上② 至,到③ 趁着,等到……时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及郡下,诣太守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30 极 极点,尽头穷尽直达 极天云一线异色31 计 ① 计算,计量② 统计,汇总 而计其长曾不赢寸 可计日而待也通计一舟,为人五32 加 超过,虚夸,以少报多增加 山不加增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3 假 借,借来 34 间 ① 间隙,中间,期间② 隔开,间断③ 参与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遂与外人间隔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5 简 挑选,选择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36 见 ① 看见② 往见,拜见,参见③ 显现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扁鹊见蔡桓公才美不外见37 节 气节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38 竭 ① 竭尽,尽力做某事② 枯竭,完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彼竭我盈,故克之39 尽 完,没有了(过完)(毫无保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以尽吾齿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40 进 ① 先前,前进,上进② 进献,献上 惟希望也故进取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41 居 ① 居住② 处于③ 停留④ 在时间词前,过了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居十日,扁鹊复见42 举 ① 提拔,举荐② 全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43 具 ① 具备,具有② 详细③ 准备好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则第二板已具44 聚 征集 太医以王命聚之45 苦 愁苦,被某事某物所苦 何苦而不平46 类 类似,相像 佛印绝类弥勒47 良 ① 精良,美好② 贤善,贤良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此皆良实,志虑忠纯48 临 ① 面对,对着② 靠近③ 正当,将要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临于泉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49 虑 ① 思想,心思② 顾虑,担心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50 论 ① 议论,述说② 学说,观点,论断③ 判定,定罪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众服为确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51 漫 ① 满,弥漫② 不可辨认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其远古刻尽漫失52 灭 ① 暗,看不见② 灭亡,消失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且秦灭韩亡魏53 名 ① 名称,名字② 有名气,著名③ 命名 则题名其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之者谁54 明 ① 明亮,光明② 照亮③ 明智,贤明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55 命 ① 命令② 指派,差遣;吩咐③使命 太医以王命聚之命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56 谋 ① 咨询,谋议,考虑② 商量,谋划,出主意 陛下亦宜自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聚室而谋曰57 难 ① 不容易。

传记类文言文常用实词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