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文言文颜氏注释(《聊斋志异》文言文怎样翻译?)
1.《聊斋志异》文言文怎样翻译?
蛰龙 于陵曲银台公,读书楼上。
值阴雨晦暝,见一小物有光如荧、蠕蠕而行,过处则黑如蚰迹,渐盘卷上,卷亦焦。意为龙,乃捧卷送之至门外,持立良久,蠖曲不少动。
公曰:“将无谓我不恭?”执卷返,仍置案上,冠带长揖送之。方至檐下,但见昂首乍伸,离卷横飞,其声嗤然,光一道如缕。
数步外,回首向公,则头大于瓮,身数十围矣。又一折反,霹雳震惊,腾霄而去。
回视所行处,盖曲曲自书笥中出焉。 戏术 有桶戏者,桶可容升,无底中空,亦如俗戏。
戏人以二席置街上,持一升入桶中,旋出,即有白米满升倾注席上,又取又倾,顷刻两席皆满。然后一一量入,毕而举之犹空桶。
奇在多也。 利津李见田,在颜镇闲游陶场,欲市巨瓮,与陶人争直,不成而去。
至夜,窑中未出者六十余瓮,启视一空。陶人大惊,疑李,踵门求之。
李谢不知,固哀之,乃曰:“我代汝出窑,一瓮不损,在魁星楼下非与?”如言往视,果一一俱在。楼在镇之南山,去场三里余。
佣工运之,三日乃尽。蛰伏的龙 在陵曲银台的一个人,在楼上读书。
正是阴天雨水连绵的日子,看见一个小物体有像萤火虫一样的光、蠕动着前进,路过的地方就变得漆黑、像蚰蜒(一种百足虫)走过的痕迹,渐渐盘卷起来向上,卷起的地方也是焦黑的。(那人)认为这是龙,就捧着书送它到门外,持书站立很久,(那小虫)蜷曲不动。
那人说:“希望不是怪罪(原字译为说,按意思写为怪罪)我不恭敬?”就拿着书回去,仍是放在书案(就是桌子,怕你不懂)上,戴上帽子、绑上带子(是腰带还是什么不知,反正是庄重的衣着一类),作揖(长指时间,就像鞠躬很久不抬头一样表示恭敬)送它走。才刚到了屋檐下面,就看见它抬头突然一伸展,散开身子横飞出去,声音十分响亮,一道光芒像丝线一样。
(当它到了)几步之外,回头向那人看时,就已经头比瓮还要大、身子粗得要数十个人合围了。它又折返一次,霹雳炸响、震天动地,腾驾这云霄飞去了。
回头看它走过的地方(才知道),原来它是曲折地从书笥(书笥,书箱。笥 sì 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里走出来的。杂戏奇术 有表演桶戏的人,桶可以从容升起,(那桶)没有底、中间也是空的,就像平常世俗的把戏一样。
耍戏的人把两张席子放在街上,拿着一个升(古时候量粮食的量具,跟石、斗一类)进桶里去,旋转着出来,立即就有白米装满了一升并倾倒下来掉在席子上,又是(用升)取又是倒得,一会儿(顷刻就是指时间很短,跟‘少顷’什么的同义。)两张席子都满了。
然后那人又把米一升一升量着装回去,完了之后把桶举起来,桶还是空的。(这事)奇怪就奇怪在那米的数量之多呀。
利津人李见田,在颜镇(地名)的烧陶的场子里闲逛游览,想要买一个巨大的瓮(瓮,一种陶制容器,本身就比较大;‘市’,买。《木兰诗》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就是例子),跟烧陶的人争执起来(‘直’应当是通假字),(买)不成就回去了。
到晚上,窑(烧陶胚的地方。陶和瓷都在窑里烧成)里(本来)还有没烧成出窑的瓮六十多个,等早上一看却一片空荡荡(启有天、天亮之意,比如‘启明星’)。
烧陶的人非常惊讶,怀疑李见田(做了坏事),马上跑到李家门口去求见李见田(踵,原指脚后跟。这里应该是指很快地到了某地,我也不是很有把握,不过大意没错)。
李见田回答说(‘谢’,回答。《孔雀东南飞》中“阿母谢媒人”就是。)
他一点也不知情,本来对这件事情就觉得很悲哀,于是说:“我带你出窑,一个瓮都没损坏,不是在魁星楼下吗?”照他说的去看,果然每一个都在。而魁星楼在颜镇的南边的山,离窑场足足有三里多的路途。
(他们)雇佣工人去搬运那些瓮,搬了三天才搬完。原文 盗户 顺治间,滕、峰之区,十人而七盗,官不敢捕。
后受抚,邑宰别之为“盗户”。凡值与良民争,则曲意左袒之,盖恐其复叛也。
后讼者辄冒称盗户,而怨家则力攻其伪。每两造具陈,曲直且置不辨,而先以盗之真伪,反复相苦,烦有司稽籍焉。
适官署多狐,宰有女为所惑,聘术士来,符捉入瓶,将炽以火。狐在瓶内大呼曰:“我盗户也!”闻者无不匿笑. 翻译 清顺治年间、在山东腾、泽两县的地方、十个人有七个作盗匪、因为很利害官方也不敢对他们如何。
后来只有召降、并给与特别侍遇称(盗户)。往往盗户与一般百姓发生争执、官方就偏心袒获盗户。
怕这些盗户再乱来。到后来打官司时都说自己是盗户、往往在法庭上不说真正理由、只争论谁是盗户的真伪。
最后要官方出面先查清谁是盗户?然后再论理打官司。 县官衙暑之内闹狐狸精、把县官的女儿弄得狼狈的很。
县官在无可如何之下、只好请来专门降狐的术士。用法术把狐精捉入一个瓶子里、这术士准备用火烧死这狐狸精。
此时狐狸精在瓶子里大声喊着说:「我是盗户」!惹的在边上看的大家都偷偷笑了起来。
2.颜氏父子异志古文翻译
原文 颜延之子竣贵重,凡所资供,延之一无所受,布衣茅屋,萧然如故。
尝乘羸(lei)牛笨车,逢竣卤簿,即让避道则。尝语竣曰:“吾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 竣起宅,延之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
延之尝早诣竣,见宾客盈门,竣尚未起,延之怒说:“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岂能久乎?” 后竟为宋所诛。 译文 颜延的儿子颜竣位高权大,凡是颜竣给颜延供养的物品,颜延不接受任何一样,穿的是布衣,住的是茅屋,像从前一样冷落地生活。
他曾经乘瘦弱的牛拉着笨重的车去颜竣那里,遇到颜竣的随从,也就避让到道路旁边。颜延曾经告诉颜竣:“我一生最不喜欢见到官人,现在却不幸见到你!” 颜竣造房子,颜延之严肃地说:“好好地处理各种事情,不要让后人和别人嘲笑你笨拙。”
颜延曾经早上去见颜竣,见门满着宾客,而颜竣却还没有起床,颜延很生气地说:“你出生卑微,如今高官厚禄,立刻就如此骄傲,怎么可能久?” 后来颜竣最终被宋孝武帝所杀。
3.颜氏家训 译文(檀作文 译注)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⑴;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⑵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译文】
孔子说:“奢侈就显得不恭顺,俭朴就显得鄙陋。与其不恭顺,宁可鄙陋。”孔子又说:“假如有一个人有周公那样好的才能,但只要他既骄傲又吝啬,那其它方向也是不足道的。”这么说来就应该节俭而不应该吝啬了。节俭,是指减省节约以合乎礼数;吝啬,是指对穷困急难的人也不救济。现在肯施舍的却也奢侈,能节俭的却又吝啬,如果能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可以了
4.急求古文颜氏教子一段翻译
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 枕,此不简之教也。或问曰:“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有讽刺之辞,《礼》有 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父子之间要有威严,对孩子不能过于亲昵;骨肉之间要亲爱,不能过于简慢。如果简慢的话,就做不到父慈子孝,如果过于亲昵,就会产 生怠慢姑息之心。士大夫阶层以上的人,父子不住在一起,这是防止亲昵的办法;为父母按摩止痛止氧,铺床叠被,这是不简慢礼节的办法。 有人问道:“陈讥听说了孔子疏远儿子的事,感到高兴,这是为什么呢?”我回答说:“是有这么回事。看来君子不亲自教诲儿子,是由于《 诗经》中有讽刺的言辞;《礼记》中的避嫌的告诫;《尚书》中记有背道淫乱的事情;《春秋》中有对邪僻的讥讽;《周易》中有包容万象的 象征。有关事情都是父子之间不宜谈论的,因而就不能亲自教授了。”
5.颜氏家训 慕贤篇 注释 翻译
【译文
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五百年出一位贤人,还密得像肩碰肩。”这是讲圣人贤人是如此稀少难得。假如遇上世间所少有的明达君子,怎能不攀附景仰啊!我出生在乱离之时,长成在兵马之间,迁移流亡,见闻已多,遇上名流贤士,没有不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人家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於学习的东西呢!因此和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自然就芬芳;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腥臭。墨子看到染丝的情况,感叹丝染在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就很可贵。
世上的人大多有所壅蔽不能通明,重视所说的而轻视看见的,重视远处的而轻视身边的。从小到大常往来的人中,如果有了贤士哲人,也往往轻慢,缺少礼貌尊敬。而对身居别县他乡的,稍稍传闻名声,就会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如饥似渴地想见一见,其实比较二者的短长,审察二者的精粗,很可能远处的还不如身边的,此所以鲁人会把孔子叫做“东家丘”。从前虞国的宫之奇从小生长在虞君身边,虞君对他很随便,听不进他的劝谏,终於落了个亡国的结局,真不能不留心啊!
梁元帝从前在荆州时,有个叫丁觇的,只是洪亭地方的普通百姓,很善於写作文章,尤其擅长写草书、隶书,元帝的往来书信,都叫他代写。可是,军府里的人轻贱他,对他的书法不重视,不愿自己的子弟模仿学习,一时有“丁君写的十张纸,比不上王褒几个字”的说法。我是一向喜爱丁觇的书法的,还经常加以珍藏。后来,梁元帝派掌管文书的叫惠编的送文章给祭酒官萧子云看,萧子云问道:“君王刚才所赐的书信,还有所写的诗笔,真出於好手,此人姓什么叫什么,怎么会毫无名声?”惠编如实回答,萧子云叹道:“此人在后生中没有谁能比得上,却不为世人称道,也算是奇怪事情!”从此后听到这话的对丁觇稍稍刮目相看,丁觇也逐步做上尚书仪曹郎。最后丁觇做了晋安王的侍读,随王东下。到元帝被杀西台陷落,书信文件散失埋没,丁觇不久也死於扬州。以前那轻视丁觇的人,以后想要丁觇的一纸书法也不可得了。
侯景刚进入建康(南京)时,台门虽已闭守,而官员和普通百姓一片混乱,人人不得自保。太子左卫率羊侃坐镇东掖门,部署安排,一夜齐备,才能抗拒凶逆到一百多天。这时台城里有四万多人,王少朝官,不下一百,就是靠羊侃一个人才使大家安定,才能高下相差如此可见。
齐文宣帝即位几年,就沉迷酒色、放纵恣肆,法纪全无。但还能把政事委托给尚书令杨遵彦,才使内外安定,朝野平静,大家各得其所,而无异议,整个天保一朝都如此。杨遵彦后来被孝昭帝所余,刑政於是衰弱。斛律明月,是齐朝抵御敌人的功臣,却无罪被杀,将士人心离散,周人才有灭齐的想法,关中到现在还称颂这位斛律明月。将军这个人的用兵,何止是万夫之望而已,而是他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