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言文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发和许有啥意思?)
1.一词多义:发和许有啥意思?
发1
(发)
fā(ㄈㄚˉ)
[1]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2]放,射:~射。百~百中。焕~。
[3]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4]散开,分散:~散。
[5]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打开,揭露:~现。~掘。
[7]产生,出现:~生。~愤。奋~。
[8]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面。
[9]显现,显出:~病。~抖。~憷。
[10]开始动作:~动。
[11]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发2
(发)
fà(ㄈㄚˋ)
[1]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许1
(许)
xǔ(ㄒㄩˇ)
[1]应允,认可:~可。允~。特~。
[2]承认其优点:赞~。嘉~。
[3]预先答应给与:~诺。
[4]女方接受男方求亲:~配。~嫁。以身相~。
[5]或者,可能:也~。或~。
[6]处,地方:何~人。
[7]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少~。
[8]这样:如~。
[9]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10]姓。
许2
(许)
hǔ(ㄏㄨˇ)
[1]〔~~〕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
2.一词多义:发和许有啥意思?
发
fā
(1) ㄈㄚˉ
(2)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3) 放,射:~射。百~百中。焕~。
(4)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5) 散开,分散:~散。
(6)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7) 打开,揭露:~现。~掘。
(8) 产生,出现:~生。~愤。奋~。
(9)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面。
(10) 显现,显出:~病。~抖。~憷。
(11) 开始动作:~动。
(12)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3)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4)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15) 郑码:Z/ZMXS,U:53D1,GBK:B7A2
(16) 笔画数:5,部首:又,笔顺编号:53544
许 拼音:xǔ
①称赞;承认优点:赞许;推许。
②事先答应给别人东西:许愿;许诺。
③指女子已经订婚:许配;许婚。
④应允,认可:许可;允许;应许。
⑤可能;或者:也许;或许。
⑥表示程度或大约接近某个数:许多;许久;几许。
⑦处所,地方:先生不知何~人也。
⑧句末语气词。这样:如~。一生长恨奈何~。
⑨姓氏,参见“许姓”条。
⑩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参见“许国”条。
3.文言文一词多义
OK 很荣幸帮您解决问题
许:
1.多
2.(huhu)拟声词
3.同意、赞成
4.答应
绝:
5.独一无二
6.停止
7.停止
8.险峻
9.断绝
举:
10.被发现
11.提到
或:
12.有的人
13.有时
14.或者
方:
15.道理
16.正在
若:
17.如此
18.如果
19.和
20.你
21.好像
22.比得过
遗:
23.来
24.遗留
25.送给
以:
26.因为
27.来
百:
28.量词
29.多
30.量词
直:
31.无遮拦
32.笔直
指:
33.指向
34.手指头
35.说出
我尽力了 花了我很久的时间 望采纳
——奋战、90后
4.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
百:一百许里(数词,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喻很多)
言:闲静少言(动词,说话) 黔娄之妻有言(名词,说过的话)
食:食不饱(吃)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食(饲养)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策: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驱策,驱使)
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能力)
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书籍) 与朱元思书(信件)
至:礼愈至(全,周到) 至舍(到达),四支僵劲不能动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恐怕,担心) 无冻馁之患矣(后果,忧虑,疾病)
道:益慕圣贤之道(处事方法,学说)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动词,说)
质:援疑质理(质疑,询问) 非天质之卑(资质)
直:直视无碍(长时间,一直) 争高直指(不弯曲)
5.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