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句互文的古诗句(有哪些是互文的古诗句)
1.有哪些是互文的古诗句
单句
(即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透、补充。例如: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大错特错了,意思怎么也讲不通。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着汉时关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译作: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对句
(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 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句子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古文中,数字一般为虚数,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而后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这句话的正确的翻译是:“将士(将军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两句中“将军角弓”和“都护铁衣”为互文,应理解为“将军和都护(这里代指全体人)的角弓都(僵硬)无法张开,铁甲冷得无法穿上。”才更合理。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句话实指“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以己喜,不以己悲”,为互文的修辞手法。
隔句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 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排句
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
2.运用互文的诗句
互文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短语互文
就是一个短语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构成互文,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部分词语拼合起来。例如:
① 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
“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的压缩形式,可译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
② 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泉香而酒冽”是“泉香冽,酒冽香”的压缩形式,可译为“泉水和酒都很清香”。
③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回”与“倒”,“清”与“影”,同义互释。可译为“江水素净青碧,倒映秀色清影”。
2. 单句互文
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例如:
①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句中的“秦”与“汉”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②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句中的“主人”与“客”互文,“主人”一词包含了“客人”,“客人”一词又包含了“主人”。前后词语相互补充、照应,应理解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并登上了船。
③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此句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④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晖”意“阳光灿烂”;“阴”意“天色阴沉”。“朝晖夕阴”实际上应理解为“朝晖夕阴,朝阴夕晖”,即“(有时)早晨阳光灿烂,傍晚暮霭沉沉;(有时)早晨天色阴晦,傍晚云霞灿烂”。
3. 对句互文
作者利用互文见义的方式,在诗文的上句隐含着下句的词语,下句又隐含着上句的词语,将意思较为复杂的事情分开来说,简洁明了。但它们在意义上却是一个整体。例如:
①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控”,“拉”;“都护”,“官名,负责征讨和安抚边邑”。上句中的“将军”与下句的“都护”互文,边塞天寒,将军和都护连弓都拉不开,连铠甲也因为天寒而难以披戴。
②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写出了空寂、清冷的感受: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时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来匡扶。
③ 谨使臣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司马迁《鸿门宴》)
“奉白璧一双”,“奉”,同“捧”;“奉大将军足下”,“奉”,义同“献”,上下互文,皆有“奉献”义。
3.运用互文修辞的古诗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译:在明月下,在清风吹拂中,传来了鹊和蝉的鸣叫。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译: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译: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译:雄兔雌兔脚扑朔眼迷离。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湖光山色使鸟儿欢娱,使人心除去杂念。
6、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在歧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我们都经常相会。
(一)、短语互文 就是一个短语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构成互文,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部分词语拼合起来。例如:
1、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
2、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例1“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的浓缩形式,可译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
例2“泉香而酒冽”是“泉香冽,酒冽香”的浓缩形式,可译为“泉水和酒都很清香”。
(二)、单句互文 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所谓单句互文者,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是也。例如:
3、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4、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例3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讲不通意思。
例4由“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前者省“汉”和“关”,后者省“秦”和“明月”,可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三)、偶句互文 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其特点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例如:
5、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6、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例5这两句互文,不能说成“在东西呼叫,在南北骚扰”。应作:在东西南北叫扰乱,在南北东西骚扰呼叫来理解。这里的“叫嚣”和“隳突”,“东西”和“南北”是互相渗透,相互说明,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例6是“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的浓缩形式。例7应理解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
(四)、多句互文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例如:
8、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对举互文,可理解为“(到)东西南北的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嚼子、缰绳和长鞭”,表现出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
4.用互文修辞的诗句有哪些
秦时明月汉时关 这个修辞是互文见义 互文是两个词(比方“秦汉”)本来要合在一起说的,如“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可是为了音节和字数的限制,要省去一个,于是前面省去个“汉”字,后面省去个“秦”字,解释时要把两个词合起来讲。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诗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实际是说,月是古时的月,关是古时的关,用秦汉指古,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是互文见义。诗中有此用法。
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牵牛星遥远,织女星明亮,也是互文,即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
再像《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状跳跃,迷离状眼睛眨动,也是互文,即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上跑时,很难分别谁雌谁雄。
不光诗里有互文,文中也有互文。像《文心雕龙·神思》:“子建援牍(拿起纸)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
曹植拿起纸来写像口里念熟似的,王粲拿起笔来写像早已做好似的。光拿纸或光拿笔都不能写作,所以这里实际是“子建援牍举笔”,“仲宣举笔援牍”,也是互文。
1、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4、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6、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秋思》 1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12、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1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16、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泊秦淮》 17、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8、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参考资料: /z/q872636261.htm。
5.经典 有代表性的含有互文修辞的诗句 要求耳熟能详
1 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
2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唐 柳宗元 《江雪》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
5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唐 杜甫 《春望》
6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7 沉鱼落雁之貌 闭月羞花之容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