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关于江的诗句(带"江"字的诗句有哪些?)
1.带"江"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江"字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唐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 《泊船瓜洲》
江枫渔火对愁眠。——唐 张继 《枫桥夜泊》
1、一樽还酹江月。——宋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 《琵琶行》
3、住近湓江地低湿。——唐 白居易 《琵琶行》
4、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 《黄鹤楼》
5、茅飞度江洒江郊。——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秋风忽忆江东行。——唐 李白 《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
7、江月何年初照人。——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8、江月年年只相似。——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9、不知江月待何人。——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10、但见长江送流水。——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11、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 《黄鹤楼》
12、半江瑟瑟半江红。——唐 白居易 《暮江吟》
13、天门中断楚江开。——唐 李白 《望天门山》
14、江春入旧年。——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
15、唯见长江天际流。——唐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16、江清月近人。——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
2.诗的产生
虞美人 宋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人东归 作者: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饯别王十一南游 作者: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作者: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作者: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3.急求诗经描写黄河/长江的语句
写黄河的太多了,比如: 《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这篇文章可以参考下: 写长江的相对少,我一下想起来的就是这首: 《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顺便说一下,在《诗经》的成书年代,“河”就是黄河(河水),“江”就是长江(江水),你可以照这个原则自己翻一下,或者找个电子版快速搜索一下。
4.诗经跟“水”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诗经 国风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 国风 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国风 召南 采蘩》:予以采蘩,于沼于沚。予以公用,公侯之事。
予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诗经 国风 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 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1]《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 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 小雅》和《 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 周颂》、《 鲁颂》和《 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 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 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