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奋斗的诗句韩愈(韩愈什么诗告诫我们学习要勤奋)
1.韩愈什么诗告诫我们学习要勤奋
韩愈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体现了学习要勤奋。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此句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此句在《增广贤文》中有收录,是其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扩展资料韩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对中国文学做出了一定贡献,他有诸多作品影响深远。
韩愈,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表示“奋斗”的诗句有哪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则刚。——林则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3.描写奋斗的完整古诗
一、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长歌行 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扩展资料:1、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2、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
3、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气势连贯,厚重有力,虚实相生,意境雄浑。以概括之笔书写大自然的雄景奇姿,道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盛唐情怀,为唐诗中不朽之作。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4、《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5、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之涣。
4.韩愈说过勤学好问的诗句
符读书城南 〔唐〕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注释】 (1)符:韩愈子韩昶小字名符。韩昶生于徐州的符离,故小名曰符。
城南,韩愈别墅。 (2)提孩:即孩提,指二三岁之间,尚未离开襁褓的幼儿。
颜师古在注《汉书·王莽传》中“孩提之事”一句时说:“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提”与“挈”同义。
(3)一龙一猪: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4)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5)潭潭:深邃的样子,后因称他人居宅为“潭府”或“潭宅”。 (6)菑畲(zi yu):初耕的田叫菑,开垦了三年的熟田叫畲,喻耕耘。
(7)马牛而襟裾:意谓马牛穿上衣服华而不实。襟:衣领;裾:衣袖。
这两句说,人如果不通古今,就像穿了衣服的马牛一样。
5.形容“奋斗上进”的古诗有哪些
形容“奋斗上进”的古诗有以下: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6、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1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1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13、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周易》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1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1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1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18、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