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寅的古诗句(唐伯虎的诗词)
1.唐伯虎的诗词
唐伯虎——《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2.描写虎年的诗句
1、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李白
2、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 》·李商隐
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4、别后料添新梦寐,虎惊蛇伏是通州。——《别李十一五绝》 唐·元稹
5、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李白
6、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远别离》·李白
7、寒草烟藏虎,高松月照雕。——《寄龙池寺贞空二上人》·贾岛
8、不惊猛虎啸,难辱君子词。——《寄孟协律》·贾岛
9、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猛虎行》·张籍
10、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皇包世度。——《杂曲歌辞·无愁果有愁曲》·李商隐
11、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唐朝李晋王赠与周德威对联》·李晋王
12、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蜀道难》·李白
13、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入麻。——《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4、虎殿成鸿业,猿岩题凤赋。——《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赋得树字》·张说
15、惯游山水住南州,行尽天台及虎丘。——《寄题上强山精舍寺》·白居易
16、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水调歌头》·辛弃疾
17、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王子乔》·宋之问
3.关于虎的诗句
【成语】: 【豺虎肆虐】 【柴虎肆虐】 【鸱目虎吻】【除狼得虎】 【豺狼虎豹】 【出林乳虎】 【藏龙卧虎】 【螭盘虎踞】 鸱视虎顾】 【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之犊不惧虎】 【初生之犊不畏虎】 【耽耽虎视】 【眈眈虎视】 【雕虎焦原】 【调虎离窠】 【打虎牢龙】 【调虎离山】 【断蛟刺虎 【打马虎眼】 【雕龙绣虎】 【大人虎变】 【得胜的猫儿欢似虎】 【打死虎】 【打死老虎】 【大贤虎变】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恶虎不食子】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
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饿虎攒羊】攒:向一个目标簇拥。
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
【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饥鹰】虎扑食】 【饿虎扑羊】 【饿虎擒羊】 【饿虎吞羊】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饿虎之蹊】 风从虎,云从龙】 【冯河暴虎】 【放虎归山】 【伏虎降龙】 【放虎遗患】 【风虎云龙】 【放虎自卫】 【凤叹虎视】 【官虎吏狼】 【甘冒虎口】指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宫邻金虎】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割肉饲虎】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
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虎变不测】无法预测老虎身上的花纹发生什么变化或何时变化。
形容非常之人的行踪或性情变化莫测,不可捉摸。 【虎豹不外其爪】老虎和豹子不轻易将自己的爪子露出来。
比喻军队不轻易把自己的威势和实力显露在外面。 【虎豹豺狼】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
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虎饱鸱咽】像老虎一样凶残饱食,像鹞鹰一样贪婪地吞咽猎物。
形容贪官污吏凶狠贪婪。 【虎豹九关】九关:九重天门。
到天庭去的九重门都有虎豹把守。比喻凶暴残虐的弄权之臣。
【虎豹狼虫】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虎变龙蒸】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虎不食儿】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
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绮:美丽;籁:孔穴中发出的声响;韵:悦耳和谐的声音。
形容自然界景色秀丽,各种声音悦耳动听。 【虎背熊腰】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虎豹之驹】驹:两岁以下的幼马或少壮的骏马。
指虎和豹的幼子。比喻志向远大的英俊少年。
【虎贲中郎】虎贲:勇士;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做左中郎将。有一个勇士与蔡中郎长相特别相似。
形容两人面貌相似,如同一个人一样。 【虎超龙骧】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毒不食儿】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虎党狐侪】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歇后语】 八虎(《杨宋将》中杨继业的八个儿子)闯幽州 死的死,丢的丢(比喻损失太大。) 叭拉狗蹲墙头 硬装坐地虎(比喻冒充豪绅) 抱着老虎喊救命 自找死 被窝里喂虎 害人又害己 壁虎捕虫 不动声色 壁虎捕食 出其不意 壁虎掀门帘 露一小手 踩虎尾,踏春冰 冒险 苍蝇进虎门 不够塞牙缝 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 找死 程咬金的三斧头 虎头蛇尾 吃了虎豹的心肝 好大的胆子 出得龙潭,又入虎穴 祸不单行;躲了一灾又 初生的牛犊 不怕虎 初生犊 不怕虎(比喻年轻人大胆勇敢但缺少经验。)
窗户上画老虎 吓不了谁 大虫(老虎)吃耗子 囫囵(hu lun完整;整个儿)吞 大虫打哈哈 笑面虎 大虫头,长虫(蛇)尾 虎头蛇尾 大腿上画老虎 吓不了哪一个 带念珠的老虎 假念弥陀;假慈悲 带素珠的老虎 假念弥陀(比喻假装心善。) 带崽的母老虎 分外凶 得胜的猫儿 欢似虎 得势的狸猫 欢似虎 灯迹不叫灯迹 “笑面虎”(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 地头蛇,母老虎 不是好惹的 东山跑过驴,西山打过虎 见过点阵势 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 一个比一个凶(比喻灾祸一个比一个严重。)
躲过野牛碰上虎 一个更比一个凶 恶虎斗狼群 寡不敌众 饿虎进宅 四邻不安 二虎相争 必有一伤 二愣子骑老虎背 早晚有他的好看 犯了克山病,又得虎林热(虎疫,旧称霍乱) 没法治;没治了 放虎归山 必有后患;自找麻烦;留下祸根 黄羊跑到虎穴里 凶多吉少 父子观虎斗 大惊小怪 给下山虎开路 头号帮凶 光身子骑老虎 胆大不害臊 跪在老虎面前喊恩人 善恶不分 猴子给老虎拜年 送货上门 猴子骑老虎 下不来 狐狸跟着老虎走 狐假虎威 虎口拔牙 胆子不小;好大胆 虎人中堂 家破人亡 虎生猪猡 又笨又恶 虎头蛇尾 有始无终 虎头铡下服刑 一刀两断 虎窝里跑出个羊羔 虎口余生 虎坐莲台 冒充善人 画虎不成反类犬 弄巧成拙 鸡蛋喂老虎 囫囵(hu lun完整;整个儿)吞 麂子(ji zi麂。一种小型的鹿)给老虎拜年 没有好下场 将门出虎子 一代更比一代强;一辈强似一辈 拉大旗做虎皮 装面子 拉着虎尾喊救命 自己找死(比喻自寻死路。)
老掉牙的虎 雄心在 老虎背上拍苍蝇 送死;自己找死 老虎变猪猡 又丑又恶;又笨又恶 老虎吃刺猬 无法下口 老虎吃豆芽 小菜一碟 老虎吃蚂蚁 不够塞牙缝,不够嚼 老虎吃蚂蚱 。
4.关于唐伯虎的诗句
《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宝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
《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诗。
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醉时歌》
地水火风成假合,合色声香味触法。
世人痴呆认做我,惹起尘劳如海阔。
念嗔痴作杀盗淫,因缘妄想入无明。
无明即是轮回始,信步将身入火坑。
朝去求名莫求利,面作心欺全不计。
它人谋我我谋他,冤冤相报不曾差。
拼却这条穷性命,不成此事何须惜?
数息随止界还静,修愿修行入真定。
空山落木狼虎中,十卷愣严亲考订。
不二门中开锁纶,乌龟生毛兔生角。
诸行无常一切空,阿耨多罗大圆觉,
一念归空拔因果,坠落空见仍遭祸。
禅人举有着空魔,犹如避溺而遭火。
说有说无皆是错,梦境眼花寻下落。
翻身跳出断肠坑,生灭灭兮寂灭乐。
5.关于唐寅
《桃花诗》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拓展资料:
赏析: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
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此一句承上启下,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
以上六行用对比描写,感情在激烈的碰撞中展开,每一句中,因用韵的关系,前紧后舒,充分表现出诗人傲世不俗的个性,和居处生活的的超脱与释然。
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桃花诗》简介:
《桃花诗》又名《桃花庵歌》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字伯虎)的经典诗作。《桃花庵歌》是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