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小事情的诗句(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诗句)
1.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诗句
1、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 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意思是:“做那些别人还没觉察到就该做的工作,办那些还没发生事故之前就该办的事,体味那些没有散发出气味之前的气味。要把小的征兆当成大事,把少的征兆当成多的后果。用恩德对待他人的怨恨。
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 方一步步形成的。因此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 的功业。
轻易许诺肯定难以兑现,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会遇到太多的困难。因此圣人要把它看得困难一些,所以最终不会遇到困难。”
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出自秦朝李斯所著《谏逐客书》
内容: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
译文:因此,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
3、致广大而尽精微。
出处:《中庸》
意思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
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白蚁)洞穴而崩溃。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出自:《礼记·经解》
翻译:稍微有一点差错,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2.形容微小的诗句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村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所见
(清)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3.从小事、细微处入手,又着眼于全盘、大局的相关古诗词,越多越好,
过华清宫唐 ·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
江南逢李龟年唐 ·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
赤壁唐 ·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
赠内人唐 · 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