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里关于描写大地的诗句(描写关于土地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关于土地的诗句有哪些?
1、《点绛唇·厚地高天》
近现代:王国维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译文:置身于高天厚地之间时,我会渐渐地觉得自己平生似乎事事都不顺。不过好在我还有个小船般的书斋,在其中可以信马由缰,任我发挥。
姑且在这浮幻的人生中,暂时获得真正的自我。天地如此之大,我独自坐在经霜后的树林中,看那些红叶纷然坠落。
2、《送周主簿任南城》
明代:罗玘
烝黎恋门阀,不厌土地薄。
神泉粗可酿,出境配灵药。
译文:连山抱着如环,经过水环绕城墙墙脚。军州自古设置,小城镇旧附郭。老黎恋门第,不满足土地薄。神泉大体可以酿造,出境配灵丹妙药。
3、《津阳门诗》
唐代:郑嵎
湟中土地昔湮没,昨夜收复无疮痍。
戎王北走弃青冢,虏马西奔空月支。
译文:湟中土地过去湮没,昨天晚上收复无创伤。戎王逃弃青冢,敌人的骑兵向西逃奔空月支。两逢尧年难道容易偶然,希望老头颐养丰皮肤肌肉。
4、《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宋代:范成大
家山随处可行楸,荷锸携壶似醉刘。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
蝼蚁乌鸢何厚薄,临风拊掌菊花秋。
译文:家乡土地山丘哪个地方都可以栽种楸树,我扛着锄头带着壶老酒整天悠悠然搞得像传说中的醉仙刘伶。即使人真的有千年铁门槛显赫和长久的家世那样福禄长寿,最终也就是落得一个土馒头似的坟丘。
在这凡俗世界里最终如同佛家说的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人的四大形骸只是一个皮囊,最终归葬本原,回归故乡。蝼蚁这样的小虫,和乌鸢这样的大鸟又何必分出大小厚薄,我呢,只需要对着秋风拍掌赏菊感受这秋天的美好。
5、《登夏州城楼》
唐代:罗隐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译文:我独自一人倚偎高楼怅然远望,无限寒意的边城戍旗飘扬猎猎生风。万里山河都是大唐的土地,在这土地上千百年来有多少戍边英雄为国献身捐躯。
2.关于大地的古诗
1、寒凝大地发春华
近代
鲁迅
《无题》
2、别藏大地非尘界
宋
张抡
《蝶恋花·莫笑一瓢门户隘》
3、尽□□、山河大地
宋
葛长庚
《贺新郎·俯仰天粘水》
4、普教大地清凉
宋
刘克庄
《清平乐·人间喘汗》
5、尘埃大地如水
宋
刘辰翁
《水调歌头·群动各已息》
6、掌大地
宋
无名氏
《沁园春·道过江南》
7、可怜见大地生灵战血红
清
贾凫西
《木皮散人鼓词》
8、大地人人具眼
宋
释法薰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9、吞吐山河大地
宋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10、大地毗同岚起
宋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11、大地山河不现
宋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12、更言大地一切众生成正觉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3、大地承恩泽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4、大地人积压有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5、大地一团铁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16、尽大地人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四首》
3.求描写山川大地,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的诗句!RT要有作者和诗的题
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 湖光山色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4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驻其间。(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6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7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8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9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0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1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2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3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李商隐《嫦娥》)14 独上高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15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4.描写土地的古诗句
朴实意象凝聚深爱,悲怆诗句道出真情 ——《我爱这土地》赏析 江苏省大丰市(金墩街)新丰二中 黄卫东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怀着高昂的爱国热情、同仇敌忾的民族义愤,投身于反侵略的伟大斗争,他拿起诗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我爱这土地》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抗战初期,是藉土地激发诗人情绪的代表作。
我们学习这首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掌握:一、朴实的意象,凝聚深沉的爱 意象即意境。“土地”和“太阳”是艾青诗中的两个主导意象,“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因此“土地”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
我们从诗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再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真实朴素的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艾青的诗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
二、悲怆的诗句,反映热切的情 作为抒情的艺术,诗歌作品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这首诗中回荡着忧郁的调子,郁积着深深的忧伤。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句中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但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生活的回应,是感情极度热切的反映。 人非鸟兽,不言自明,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
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相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光有这两层强化还不够,于是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描写这些对象时达到了穷形尽相、淋漓酣畅的地步,充分体现了这位自由体诗人的艺术特色。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不必谈了,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一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
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是艾青的自由诗创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诗作者(如田间)的一个重要特色。《我爱这土地》自然也不例外,试看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的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许多修饰语,就不难窥见其中的奥秘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说是第三层强化。三、强烈的对比,映射执著的爱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作者在开头留给我们的悬念。
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至此上面的悬念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需要指出,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是诗人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的新的艺术追求。
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5.写土地的古诗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