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情景填古诗句填写6级(按照情景填诗句)
1.按照情景填诗句
1、(1)李清照 (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1)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2)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8、(1)满招损,谦受益。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六年级古诗情境填空
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李白)》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忆舍弟(杜甫)》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州桥》(范成大)
诗句是:“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战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22、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3、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布。”
24、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根据情境填诗句
1.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2.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没分又需要解决问题的话,你以后可以直接求助我,“洳一水”很乐意为您服务! 你的问题好像要过期了,还是采纳一个吧,不然会扣积分的
4.根据情景填诗句
1早春三月,大地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 2烟花三月,走在河边堤岸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远处传来笛声,原来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刚放学的孩子们,撂下书包(忙趁东风放纸鸢). 3四,五月间(树阴照水爱晴柔)的大树下,一个可爱的小孩(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还有的农家孩子懂事,虽然不会农活,也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还有一家三兄弟,你看(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夏天我来到西子湖边.我惊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妈妈纠正我的话说:不,什么时候的西湖都美,(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