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诗句(高考必背古诗75首)
1.高考必背古诗75首
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氓,离骚,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论语十二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
后面还有(节选)关雎,蒹葭,观沧海,饮酒(其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其一),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观刈麦,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欢,渔家傲 秋思,浣溪沙,登飞来峰,江城子 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游山西村,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过零丁洋,天净沙 秋思,山坡羊 潼关怀古,己亥杂诗,
以上为全国卷统考高中必备古诗词建议你购买《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高考必背古诗有哪些??
这个比较多,举例:
1. 《劝学》 荀子18.《蒹葭》 《诗经》
2.《逍遥游》 庄子19.《观沧海》 曹操
3.《师说》 韩愈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4.《阿房宫赋》 杜牧22.《次北固山下》 王湾
5.《赤壁赋》 苏轼23.《使至塞上》 王维
6.《氓》 《诗经》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7.《离骚》 屈原25.《行路难》 李白
8.《蜀道难》 李白26.《望岳》 杜甫
9.《登高》 杜甫27.《春望》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1.《锦瑟》 李商隐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2.《虞美人》 李煜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1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32.《观刈麦》 白居易初中50篇
15.《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33.《论语》
16.《雁门太守行》 李贺34.《鱼我所欲也》 孟子
17.《赤壁》 杜牧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高中必背古诗文
《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只是重要的,sorry。
4.高考必备古诗文
一、古文(9篇)
1.劝学(从“学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 荀子 2.过秦论(从“及至始皇”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
3.屈原列传(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4.陈情表-李密
5.滕王阁序(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6.师说-韩愈
阿房宫赋-杜牧
7.六国论-苏洵
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9.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25首)
1.氓 《诗经》 2.离骚(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3.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4.短歌行 -曹操
5.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潜
6.山居秋暝 -王维
7.蜀道难 -李白
8.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9.将进酒 -李白
10.蜀相 -杜甫
11.登高 -杜甫
12.登岳阳楼 -杜甫
13.琵琶行 -白居易
14.李凭箜篌引 -李贺 15.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牧
16.锦瑟 李商隐
1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18.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19.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20.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21.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22.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陆游
23.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24.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25.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王实甫
5.高中必背古诗文
首先,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和方法,概括地说,就是诵读、理解、背诵 。
诵读、理解、背诵,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
由此可以看出,在诵读教学中,除掉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作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换句话说,诵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 这当中,读是关键。
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从老师的范读中应该领悟些什么,请看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
……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于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也正要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 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文字所蕴藏着的意义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读得出来的,它是学生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得来的。
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读音正确。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这里要着重提一提“破读”的问题。
所谓“破读”,就是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如“衣”用作名词时读yī,用作动词(穿衣)时读yì;“食”在表示吃时读shí, 在表示给人吃时读sì。
不过现在有的破读音已经进入现代汉语中,一般字典也已有注明,如美好的“好”(形容词)读hǎo,爱好的“好”(动词)读hào,难易的“难”(形容词)读nán,灾难的“难”读nàn等等。而有些破读现在已不加特别区分,如叶公好龙的“叶”,旧读shè,现在可以读为yè了。
掌握破读,对辨析词性词义,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要注意停顿。
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
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 实际上,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诵的学习过程。
我们不赞成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搞繁琐的语法分析,机械的诵记名词术语,也不主张呆板的所谓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我们主张学习文言文,要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领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诵读、识记、理解是同步进行的。我们所说的对文言文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文章内容上的整体的领会、把握。
这种领会和把握应当:①着眼于全篇的内容;②着眼于文意的沟通;③着眼于文章的篇章。至于背诵,这也是由于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字词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而且,语言文字的学习,概念和规则并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记住了规则就能说话、写作、阅读;语言学习是先实践、运用,然后理解。
因而语文学习需要背诵,而文言文的学习则更强调背诵了。 能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靠背诵量的不断积累。
因此,新修订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其中,小学背诵古诗词80首,初中背诵文言文20篇、古诗词50首,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
这样一些篇目全部诵读至背诵,烂熟于心,达到上述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不会有困难的。 我们提倡阅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当堂背诵。
背诵当然还要讲究方法。我过去曾总结过的组块性记忆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如,意义组块:按文章意义分段组块记忆的方式;纲要组块:应用层次内容提纲组块记忆的方式;关键词句组块:通过关键词句组块来掌握文章大意、纲要,又反过来根据它们去掌握词句的识记方式;节缩句式组块:将句子节缩为短语组成组块识记单位的方式;此外,还有句群中心句组块,关联词语组块等等。限于篇幅,不展开论述。
背诵还要靠不断刺激、强化。丰子恺先生告诫子女读书,讲究一个“读”法。
读字的繁体笔画是22画,因此,他要求每篇诗文都须读22遍。这样就能口熟心熟,历久不忘。
过去私塾读书讲究“复背”,就是每熟读一文后,都要再把前面所学拿来复诵一次,即,读第2文,要1--2文复读,读第3文。
6.高中古诗词必考120句
中考古诗词120句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北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北宋·张俞《蚕妇》)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亲蜻蜓立上头。(南宋·杨万里《小池》)
8、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菊花》)
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1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北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南宋·翁卷《乡村四月》)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6、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唐·罗隐《西施》)
1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8、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汉·两汉乐府《长歌行》)
1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20、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明·民谣《京师人为严嵩语》)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2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赠》)
2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2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高考必备古诗文有哪些
1论语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杂说(四)马说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7关雎 18蒹葭 19观沧海 20饮酒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次北固山下 23使至塞上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行路难 26望岳 27春望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观刈麦 33钱塘湖春行 34雁门太守行 35赤壁 36泊秦淮 37夜雨寄北 38无题 39相见欢 40渔家傲 41浣溪沙 42登飞来峰 43江城子密州出猎 44水调歌头 45游山西村 46破阵子 47过零丁洋 48天净沙秋思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50己亥杂诗 1.劝学(节选) 2.逍遥游(节选) 3.师说 4阿房宫赋 5赤壁赋 6氓 7离骚(节选) 8蜀道难 9登高 10琵琶行 11锦瑟 12虞美人 13念奴娇搰壁怀古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