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则天轻的诗句(武则天石榴裙的诗句)

1.武则天石榴裙的诗句

如意娘作者:武则天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赏析 《如意娘》一诗极写相思愁苦之感,短短四句,传达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情绪。

首句“看朱成碧思纷纷”赋比兴兼具,有多重含意。一来明写抒情主人公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

梁王僧孺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为此句所本。正是心乱眼花使这位痴情女子五色不辨。

二来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三来借喻自己只身独处,花红叶绿不能相扶;又喻自己红颜薄命,由昔日欢聚的幸福坠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

“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眼前和一片寒冷碧绿触目伤怀,引起思虑万千。

“憔悴支离为忆君”一句直抒胸臆。从外表写入内心,尽言思妇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

至此,这两行诗辗转写的是凄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绪的流向较为单一。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打破一二句的和弦,以全新的节奏和韵律再现诗的主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执著、决然、不掩饰、不造作的独特形象跃然纸上。

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它丰富了诗歌的情绪构成。“不信”句诉说着“断肠”的相思,也隐含着相思的无可奈何,相思的难以喻说。

《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

2.关于武则天的诗词有写武则天的诗词吗?越多越好!

卷5_2「曳鼎歌」武则天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卷5_3「唐享昊天乐。

第一」武则天 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

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 卷5_4「唐享昊天乐。

第二」武则天 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

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

卷5_5「唐享昊天乐。第三」武则天 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闓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

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

卷5_6「唐享昊天乐。第四」武则天 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

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

微诚讵幽感,景命忽昭融。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

卷5_7「唐享昊天乐。第五」武则天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

爰设筐币,式表诚心。筵辉丽璧,乐畅和音。

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卷5_8「唐享昊天乐。

第六」武则天 昭昭上帝,穆穆下临。 礼崇备物,乐奏锵金。

兰羞委荐,桂醑盈斟。敢希明德,幸罄庄心。

卷5_9「唐享昊天乐。第七」武则天 尊浮九酝,礼备三周。

陈诚菲奠,契福神猷。 卷5_10「唐享昊天乐。

第八」武则天 奠璧郊坛昭大礼,锵金拊石表虔诚。 始奏承云娱帝赏,复歌调露畅韶英。

卷5_11「唐享昊天乐。第九」武则天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

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

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卷5_12「唐享昊天乐。

第十」武则天 肃肃祀典,邕邕礼秩。三献已周,九成斯毕。

爰撤其俎,载迁其实。或升或降,惟诚惟质。

卷5_13「唐享昊天乐。第十一」武则天 礼终肆类,乐阕九成。

仰惟明德,敢荐非馨。 顾惭菲奠,久驰云輧。

瞻荷灵泽,悚恋兼盈。 卷5_14「唐享昊天乐。

第十二」武则天 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驭,动云衣。

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驾,仰恩徽。

卷5_15「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武则天 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

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

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 卷5_16「唐明堂乐章。

皇帝行」武则天 仰膺历数,俯顺讴歌。远安迩肃,俗阜时和。

化光玉镜,讼息金科。方兴典礼,永戢干戈。

卷5_17「唐明堂乐章。 皇嗣出入升降」武则天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谦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规载启,茂典方陈。

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卷5_18「唐明堂乐章。

迎送王公」武则天 千官肃事,万国朝宗。载延百辟,爰集三宫。

君臣德合,鱼水斯同。睿图方永,周历长隆。

卷5_19「唐明堂乐章。登歌」武则天 礼崇宗祀,志表严禋。

笙镛合奏,文物惟新。敬遵茂典,敢择良辰。

絜诚斯著,奠谒方申。 卷5_20「唐明堂乐章。

配飨」武则天 笙镛间玉宇,文物昭清辉。晬影临芳奠,休光下太微。

孝思期有感,明絜庶无违。 卷5_21「唐明堂乐章。

宫音」武则天 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灵。万方资广运,庶品荷财成。

神功谅匪测,盛德实难名。 藻奠申诚敬,恭祀表惟馨。

卷5_22「唐明堂乐章。角音」武则天 出震位,开平秩。

扇条风,乘甲乙。龙德盛,鸟星出。

荐珪篚,陈诚实。 卷5_23「唐明堂乐章。

徵音」武则天 赫赫离精御炎陆,滔滔炽景开隆暑。 冀延神鉴俯兰尊,式表虔襟陈桂俎。

卷5_24「唐明堂乐章。商音」武则天 律中夷则,序应收成。

功宣建武,义表惟明。爰申礼奠,庶展翘诚。

九秋是式,百谷斯盈。 卷5_25「唐明堂乐章。

羽音」武则天 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飨祭。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卷5_26「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武则天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

奉成先旨,明台毕功。宗祀展敬,冀表深衷。

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卷5_27「唐大飨拜洛乐章。

致和」武则天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卷5_28「唐大飨拜洛乐章。咸和」武则天 坎泽祠容备举,坤坛祭典爰申。

灵眷遥行秘躅,嘉贶荐委殊珍。肃礼恭禋载展,翘襟邈志逾殷。

方期交际悬应,(下一句逸) 卷5_29「唐大飨拜洛乐章。九和」武则天 祗荷さ拢杖羟椤2烟柝柚茫司臃四9С缋裨颍喾钜切巍N┢菊咕矗壹龇擒啊?/P> 卷5_30「唐大飨拜洛乐章。

拜洛」武则天 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

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只。

卷5_31「唐大飨拜洛乐章。显和」武则天 顾德有惭虚菲,明只屡降祯符。

汜水初呈秘象,温洛荐表昌图。玄泽流恩载洽,丹襟荷渥增愉。

卷5_32「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武则天 舒云致养,合大资生。

德以恒固,功由永贞。升歌荐序,垂币翘诚。

虹开玉照,凤引金声。 卷5_33「唐大飨拜洛乐章。

敬和」武则天 兰俎既升,苹羞可荐。金石载设,咸英已变。

林泽斯总,山川是遍。敢用敷诚,实惟忘倦。

卷5_34「唐大飨拜洛乐章。齐和」武则天 沉潜演贶分三极,广大凝祯总万方。

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戚武威扬。 卷5_35「唐大飨拜洛乐章。

德和」武则天 夕惕同龙契,晨兢当凤扆。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

绝壤飞冠盖,遐区丽山水。幸承三圣馀,忻属千年始。

卷5_36「唐大飨拜洛乐章。禋和」武则天 百礼崇容,千官肃事。

灵降舞兆,神凝有粹。奠享咸周,威仪。

诗句,武则天

3.武则天有哪些写心情和生活的诗句?求武则天的诗句,最好是以下内容

卷5_2 「曳鼎歌」武则天羲农首出,轩昊膺期。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卷5_3 「唐享昊天乐。

第一」武则天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 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

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卷5_4 「唐享昊天乐。

第二」武则天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

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

卷5_5 「唐享昊天乐。 第三」武则天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闿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

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

卷5_6 「唐享昊天乐。第四」武则天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

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

微诚讵幽感,景命忽昭融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卷卷5_11「唐享昊天乐。

第九」武则天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卷5_15「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

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

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卷5_21「唐明堂乐章。

宫音」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灵。万方资广运,庶品荷财成。

神功谅匪测,盛德实难名。藻奠申诚敬,恭祀表惟馨。

卷5_23「唐明堂乐章。徵音」武则天赫赫离精御炎陆,滔滔炽景开隆暑。

冀延神鉴俯兰尊,式表虔襟陈桂俎。卷5_24「唐明堂乐章。

商音」武则天律中夷则,序应收成。功宣建武,义表惟明。

爰申礼奠,庶展翘诚。九秋是式,百谷斯盈。

卷5_25「唐明堂乐章。羽音」武则天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飨祭。

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卷5_26「唐大飨拜洛乐章。

昭和」武则天九玄眷命,三圣基隆。奉成先旨,明台毕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卷5_30「唐大飨拜洛乐章。 拜洛」武则天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

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

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卷5_31「唐大飨拜洛乐章。

显和」武则天顾德有惭虚菲,明祇屡降祯符。 汜水初呈秘象,温洛荐表昌图。

玄泽流恩载洽,丹襟荷渥增愉。卷5_32「唐大飨拜洛乐章。

昭和」武则天舒云致养,合大资生。德以恒固,功由永贞。

升歌荐序,垂币翘诚。虹开玉照,凤引金声。

卷5_34「唐大飨拜洛乐章。 齐和」武则天沉潜演贶分三极,广大凝祯总万方。

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戚武威扬。卷5_38「唐大飨拜洛乐章。

归和」武则天言旋云洞兮蹑烟涂,永宁中宇兮安下都。包涵动植兮顺荣枯,长贻宝贶兮赞璇图。

卷5_39「唐大飨拜洛乐章。归和」武则天调阕兮神座兴,骖云驾兮俨将升。

腾绛霄兮垂景祜,翘丹恳兮荷休征。卷5_40「唐武氏享先庙乐章」武则天先德谦撝冠昔,严规节素超今。

奉国忠诚每竭, 承家至孝纯深。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有限无由展敬, 奠醑每阙亲斟。

大礼虔申典册,苹藻敬荐翘襟。卷5_41「早春夜宴」武则天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

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

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卷5_42「游九龙潭」武则天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卷5_43「赠胡天师」武则天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

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 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

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卷5_44「从驾幸少林寺」武则天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

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旗。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

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

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

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卷5_45「石淙」武则天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卷5_46「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卷5_47「如意娘」武则天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4.帮我写一首关于武则天的诗

鸾镜朱颜尤胜君,天教我辈登青云。

可忆当年幽独日,为谁验取石榴裙?铜镜里面美丽的容颜,恢宏的志向,远远胜过寻常男子。是上天的旨意让我坐到了今天的位置,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可是在一个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在年轻的时候,也曾为爱情而苦苦挣扎?在石榴裙上落下斑斑泪痕,等着爱人回来之后,拿出来做为相思的验证。典故:鸾镜罽宾王养一鸾,三年不鸣。

后悬镜照之。鸾睹影悲鸣,一奋而绝。

——《异苑》 这里是指武则天内心骄傲,顾影自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虽然外表坚强,但心里也有如鸾鸟一样的悲伤。

青云路“青云”既是历史典故,又是现代常用词汇,属书面用语,因而含有文雅气息。“青云”在中国文化中比喻崇高的地位,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青云直上”和“平步青云”的词组。

唐代才子王勃在《滕王阁赋》中有 “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名句,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元稹在《青云驿》中亦有“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佳句。幽独化用苏轼名句,“待浮花浪蕊都尽, 伴君幽独”。

指女子相思独处。石榴裙武则天写过一首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里是指就连女皇武氏,再强硬跋扈,再贵为天子,毕竟也难掩饰女子的柔情,自恋的低下头,她看到了那裘红的烈艳的裙衣,伤感到脆弱。 怎么样,我尽力了,呵呵。

5.古风赞美武媚娘美貌的词语

友情提醒:武媚娘只所以让李治离不开是因为她的才智,不是为了她的美貌,历史上没有人说武媚娘是倾城倾国的。

(以下句子来自百度) 翻开书卷,大唐的风尘,滚滚而来,无字碑上的泪与血,折射出一个纤纤女子,传奇人生,风云变幻的大唐旗帜上,你以女儿特有的温婉,融化了冰刀霜剑,执著与坚韧,改写了政治所有的热情,让大唐的历史,承载出辉煌的伊始。 纵观武则天的一生,是千娇百媚的一生,极富传奇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顶天立地的一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她的娇媚,使她有幸进入皇宫禁地,游弋在两代帝王的爱情之间;她的传奇,应验了“君临天下、女主武王”的预言;她的光辉,照耀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她的雄心壮志,成就了大周朝的横空出世,前承贞观,后启开元;她的魅力,引无数男女老少竞折腰。个人认为,与其说武则天的美貌倾城倾国,不如说她的智慧颠倒众生 我真想当一回你的臣民,亲身领略一下你美丽征服的神话,柔柔的手指轻盈的腰肢,嘲笑着兵戈击打血写的文字,就把你武周排进了李家的祠堂,倾倒了无数挑剔的史家,我真想当一回你的书童,在你多情的秋水里,沐浴母仪天下的光芒,在你智慧的兰心里,游走和探索武略文滔,让青春的胴体穿越时空隧道激情燃烧!我真想问问伟人老毛,多少个月亮才变成了太阳,沁园春里,你惜秦皇汉武叹唐宗宋祖,怨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为何不放声高歌,千古女红,看一代天娇?武则天,我真想和你好好探讨,你为什么要和宇宙,开这么个天大的玩笑,让太阳跟着月亮走,无字碑下你可好,笑傲山河,千古风流,多少男人为你竟折了腰,我的千古女皇龙的一代天娇。

6.闺上少妇不曾怒,春日凝妆上翠楼

楼主记错了几个字,原诗是“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 1、凝妆:盛妆。

2、悔教:悔使。 【韵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评析】: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 “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 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 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 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据史书载,当时的妇女都愿丈夫立功边塞。“觅封侯”乃成功富贵之一途。

岑参也吟咏过“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此诗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有来历,二是有新意。

说它有来历。主要是指“闺怨”是一种传统题材。

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

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

黄莺始哢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

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很明显,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化用了谢诗的某些语句。

武则天的《苏氏织锦回文记》曰:“锦字网文,盛见传写,是近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士咸龟镜焉。”(《全唐文》九七)所谓“织锦回文”和“锦字回文”是同一典故,出自《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其事指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字若兰)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可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

“龟镜”就是借鉴,王昌龄的《闺怨》诗虽然不是直接“传写”窦滔妻之事,但它表现了“少妇”的空闺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不知愁”与第三句的“忽见”相照应,为下文的突兀转折作铺垫,构思新巧,对比强烈,有相反相成之效。

第一,是审美内容上的出新。在《诗经》中,每每以昆虫和植物来触发离人的悲心,但一般没有更深的含义,而这里的少妇看到陌头杨柳返青,不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更后悔不该叫他去外出求取功名。

不言而喻,在这个少妇看来,“杨柳色”比“觅封侯”更值得留恋,更有追求的价值。这里不仅包含着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轻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和青春年华的珍惜,其审美内容也是新颖的,甚至可以说是进步的。

从思想意义上说,这首诗的价值主要是由第四句体现的,而此句的重点是“觅封侯”三字,这与初唐“属文之士”所“龟镜”的“闺怨之宗旨”,则是相通的。 在王昌龄现存的一百八十余首诗中,绝句约占一半,人称可与李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

王世贞《艺苑卮言》)如果说这一首堪称“神品”的话,那么其“神”主要表现在一个新字上。 第二,是作者独出心裁。

首句“不知愁”(《全唐诗》作“不曾愁”),《唐诗三百首》编者于此三字旁注作:“偏先着此三字,返起下文。”其实不仅是这三个字,诗的前二句与“闺怨”的题意相反,着重写少妇的真稚心态和爱美字。

许多选本把这三个字释作“从军”或“良人辛苦戎事”(《唐诗品汇》卷四七)等。这样解释虽然不能说错,但却有以偏概全之嫌。

从军、征戎固然可以求取功名,而求取功名的途径又并非仅此一端。所以我认为“觅封侯”当与“觅举”的意思大致相同。

《新唐书·薛登传》上疏云:“方今举公尤乖其本。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

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在此诗中,“觅封侯”,是泛指外出求取功名,可以是从军,也可以指寻求其他功名。

7.武则天最著名的情诗是哪一首

如 意 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首题名为《如意娘》的诗,如果是为李治而写,那么,最合理的推断,应该是武则天被迫在感业寺中出家时写的。

当时,唐太宗驾崩,作为太宗的嫔妃,既无高贵的名分又无子女的她,可能要面临的不是青灯黄卷的古寺,就是寒雨秋窗的冷宫。据学者考证,武则天并未真正落发出家,而是以出家为名,李治将她另置别所,好方便两人偷欢幽会。

然而,无论是身在佛寺,或是幽居别院,在武媚娘的一生中这应该是她最忐忑不安的时刻。虽然她与李治早就有了那种暧昧关系,李治也曾信誓旦旦答应当上了皇帝就成全他们之间的爱情。

但是按唐朝制度,李治屋里的女人,除太子妃外,太子的姬妾编制应该有这么多:“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训十六人,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人,正九品。”大家可以加一下,足有五十五人之多,可以组成两个美女排。

而现在他成了皇帝,粉黛三千就算暂时没配齐,也够让人眼花的了。而且,曾经以美貌和智慧著称的徐惠的妹妹,也被李治收入后宫,封为婕妤。

李治虽然不大喜欢王皇后,也没有和她生育过子女,但是在李治未登基前就是良娣名分的萧淑妃,早就生下了两女一男。那个叫李素节的男孩子,长得相貌清秀,又聪明过人,李治非常喜欢,将来的太子位十有八九会是他的。

在这种情况下,无名无分身份尴尬的武媚,被李治想起来的机会又有多少?这时候的武媚,已经有二十六岁了。二十六岁,对于现代社会的女子来说,并不算太大的年龄,但是在寿命短暂,十四五岁就成婚生子的古代,已经可以算“半老”了。

“晓镜但愁云鬓改”,虽然当时李商隐和这句诗都没有问世,但是女儿家担心青春不在的情怀却自古就约略相同。她没有时间再等了。

虽然她是一代女强人武则天,但此时的她,担忧着手中已没有多少青春岁月可以把握,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那个曾和她缠绵缱绻过的男人身上。她的命运,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所以这首缠绵凄婉的诗写得非常出色,也让我们知道,后来杀人如麻,凌驾于万众之上的武则天也曾有过这样一段柔情。然而,旧时的文人囿于陈腐偏见,对武则天这首诗中的真情却不能理解。

钟惺《名媛诗归》中,虽然也对此诗称好,但随即就骂武则天是“老狐媚甚,不媚不恶”,另一个腐儒周明杰也说:“恐可忆者不少,那得许多憔悴!”讥笑武则天一生中泡过的男人太多。其实当时的武则天,心思肯定只放在李治身上。

因为他是她唯一的希望。

关于武则天轻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