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出的诗句(描写老将复出的诗)
1.描写老将复出的诗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老将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全诗分三部分,开头十句是第一部分,写老将青少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中间十句为第二部分,写老将被遗弃的清苦生活;最后十句为第三部分,写边烽未息,老将时时怀着请缨卫国杀敌的衷肠。诗中大量用典,几乎句句对仗,层次分明,自始至终洋溢着爱国激情,格调苍凉悲壮,但哀而不伤。
2.形容"回归"的诗句有哪些?
1. 《送从弟谒员外叔父回归义兴》
唐代:权德舆
异乡兄弟少,见尔自依然。来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
何朝逢暑雨,几夜泊鱼烟。馀力当勤学,成名贵少年。
2. 《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
唐代:鲍溶
君逐元侯静虏归,虎旗龙节驻春晖。欲求岱岳燔柴礼,
已锡鲁人缝掖衣。长剑一时天外倚,五云多绕日边飞。
心期共贺太平世,去去故乡亲食薇。
3. 《闰月七日织女》
唐代:王湾
耿耿曙河微,神仙此夜稀。
今年七月闰,应得两回归。
4. 《点绛唇》
宋代:吕胜己
一叶扁舟,浮家来向江边住。这回归去。作个渔樵侣。
不挂征帆,也莫摇双橹。天涯路。云山烟渚。总是留人处。
5. 《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
唐代:白居易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
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6. 《哭张融》
唐代:耿湋
早岁能文客,中年与世违。有家孀妇少,无子吊人稀。
繐帐尘空暗,铭旌雨不飞。依然旧乡路,寂寞几回归。
3.与“回归”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送王尊师归湖州》年代: 唐 作者: 司空曙烟芜满洞青山绕,幢节飘空紫凤飞。
金阙乍看迎日丽,玉箫遥听隔花微。多开石髓供调膳,时御霓裳奉易衣。
莫学辽东华表上,千年始欲一回归。2、《忆江南·淮南法》年代: 唐 作者: 吕岩淮南法,秋石最堪夸。
位应乾坤白露节,象移寅卯紫河车。子午结朝霞。
王阳术,得秘是黄牙。万蕊初生将此类,黄钟应律始归家。
十月定君夸。黄帝术,玄妙美金花。
玉液初凝红粉见,乾坤覆载暗交加。龙虎变成砂。
长生术,玄要补泥丸。彭祖得之年八百,世人因此转伤残。
谁是识阴丹。阴丹诀,三五合玄图。
二八应机堪采运,玉琼回首免荣枯。颜貌胜凡姝。
长生术,初九秘潜龙。慎勿从高宜作客,丹田流注气交通。
耆老反婴童。修身客,莫误入迷津。
气术金丹传在世,象天象地象人身。不用问东邻。
还丹诀,九九最幽玄。三性本同一体内,要烧灵药切寻铅。
寻得是神仙。长生药,不用问他人。
八卦九宫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明了自通神。
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还丹粟粒变金姿。
死去莫回归。治生客,审细察微言。
百岁梦中看即过,劝君修炼保尊年。不久是神仙。
瑶池上,瑞雾霭群仙。素练金童锵凤板,青衣玉女啸鸾弦。
身在大罗天。沉醉处,缥渺玉京山。
唱彻步虚清燕罢,不知今夕是何年。海水又桑田。
3、《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年代: 唐 作者: 鲍溶君逐元侯静虏归,虎旗龙节驻春晖。欲求岱岳燔柴礼,已锡鲁人缝掖衣。
长剑一时天外倚,五云多绕日边飞。心期共贺太平世,去去故乡亲食薇。
4、《送从弟谒员外叔父回归义兴》年代: 唐 作者: 权德舆异乡兄弟少,见尔自依然。来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
何朝逢暑雨,几夜泊鱼烟。馀力当勤学,成名贵少年。
5、《六月二十三日立秋喜闻贼平镇将凯回归府官俱》年代: 宋 作者: 方回乱起杏花落,贼平梧叶飞。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
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先登不如此,焉得凯歌归。
4.描写老将复出的诗
老将行王维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老将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全诗分三部分,开头十句是第一部分,写老将青少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中间十句为第二部分,写老将被遗弃的清苦生活;最后十句为第三部分,写边烽未息,老将时时怀着请缨卫国杀敌的衷肠。
诗中大量用典,几乎句句对仗,层次分明,自始至终洋溢着爱国激情,格调苍凉悲壮,但哀而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