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举落榜的诗句(描写“进士落榜”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进士落榜”的诗句有哪些?

1.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唐代:鱼玄机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2.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代: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3.及第后作 唐代:袁皓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侣, 江海回思耕钓人。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 4.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唐代:豆卢复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5.长安落第 唐代:钱起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

2.表达考试落榜的霸气诗句,并翻译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复夫!

是自己制从小就攻读经史,大了后又精通权谋之术,你们当官的会的我宋江也都会,我宋江的本事一点也不比那些当官的差。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但是时运不济,混了半天不过一个小吏,好比虎落平阳,忍气吞知声。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则是进一步的感叹自己目前的潦倒,想我宋江这么一个经世之才,竟然成了囚犯被发配到江州。老天实在是对我宋江不公啊。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这两句的意思是,再这样下去,我就豁出去上梁山了,既然官府不给出路,老天又对我宋江不公,我宋江就自己来找回公道,定要叫这浔阳江血雨道腥风一番。

科举,落榜,诗句

3.古代科举考试没过的有名诗人

自从科举考试以来,涌现了许多有才华的读书人,唐太宗也曾经看着天下士子,激动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这正是“太宗一计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不过也有科举考试走不通的人,江湖列举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一一解读,来与诸君共勉:

其一,李白。中国古代李白的诗歌无疑代表了唐诗的新成就。“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是如此景仰李白,可惜李白未曾通过科举考试来弄个一官半职,据说李白的父亲是个商人,而当时的社会是重农轻商的,因此李白只希望别人的举荐,做梦想成为帝王师,走韩朝宗、玉真公主的门子,可惜仕途无捷径,皇帝虽然也认可了李白,不过是让他做了待诏翰林,类似于御用文人之类拍马屁的闲职,李白看不惯,最后只好过一种貌似无拘无束的生活,其实内心还是非常的抑郁。

其二,杜甫。被称为诗圣,这是古代和李白比肩的诗人,和李白一起并成为双子星座。他也是唐朝宰相杜审言的孙子,可惜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再加上恰逢奸相李林甫等弄权,当时李林甫说野无遗贤,居然那一年没有招取一个进士。不过杜甫那一颗为了江山社稷的心从来没有堕落,跟随着大唐皇帝九死一生,心里一直想着报效祖国。

其三,贾岛。贾岛早年也是屡试不中的。贾岛多次赴考,都名落孙山,有一次竟因“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不仅被黜落,而且还被扣上“考场十恶”的罪名,就是多次考试都考不中的笨蛋。更使他悲伤的是,他的好友孟郊于元和九年突发急病而死。至长庆四年,韩愈又病逝。而此时之贾岛却依然是一介白衣。直到贾岛垂老之年,贾岛才出任长江县主簿。开成五年,贾岛三年考满,迁任普州司仓参军。会昌三年七月二十八日,贾岛就染疾卒于任上。

其四,李贺。李贺是中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呕心沥血的故事就与他有关,可见他用心学习是如何的刻苦。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唐朝重视科举出身,因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

其五,孟浩然。孟浩然是唐朝田园诗人,可以与王维比肩,只可惜虽然饱读诗书,却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其六,张继。张继是唐朝诗人,不过作诗并不多,其成名作还是作于落第期间。当时月落乌啼,寒山寺外钟声袅袅,诗人夜不能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便成了千古佳作,当然其后也写了不少诗作,无疑这一首名留后世。

其七,唐伯虎。这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被称为诗书画三绝。可惜考中秀才考中第一名举人后,就去拜见程敏政。程敏政是当时主考官之一,唐伯虎几句恭维话,让程敏政欣喜不已。便去索要他的文章,这书呆子不懂瓜田李下之嫌,爽爽快快地就给了。不过,那唐伯虎是何等聪明之人,回去一揣摩,就把科场试题揣摩出了个八九不离十!更为不妙的是,书僮知道试题,高价卖给了江阴县的考生徐经。这样一来,唐、徐二生进场之前,预作之文也就与试题暗合。考试开始,试题公布出来,自然舆论哗然,说是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这时,朝中心怀不良,早就瞧上程大人少詹事这份美差,一心想要取而代之的顾瀚,叼唆那给事中华昶,不等正式发榜,忙忙奏上一本,说程敏政卖题受贿。皇帝倌儿一听,一道圣旨传下来,停止程大人阅卷,一律交由李东阳会同其他考官复看。唐伯虎耍小聪明遭此飞来横祸,一身伤痛回到苏州,昔日的故交好友避而不见,连老婆也对他翻白眼。人情冷落,世态炎凉。不得不去城外筑起座桃花庵,自号作“六如居士”,卖书卖画度日。这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也确实是穷途末路了。

有人这样说: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子。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考不上学未必是坏事,这样更可以历练自己。的确,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只要努力,自然可以做出一番成绩来。

4.谁知道有什么科举落地, 但不气馁的诗句, 给你个例子

——自隋代开科取士以后,科举考试成了读书人踏入仕途的唯一通路。因为事关荣华富贵,无不梦寐以求金榜题名。然称心如愿的毕竟极少数,也因此有大悲大喜,往往表现了在字里行间。

1、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逃不出名落孙山的命运,失望与痛苦可想而知。

唐时众多考生落榜后不回家,留在京都长安,既为下一次考试作准备,又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如常建的《落第长安》: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这首七律的大意谓:榜上无名感到羞耻,回乡恐怕黄莺花草也会嘲笑,所以家园虽好还是留在长安再一年。

2、豆卢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诗,也是自感羞愧,只是换了一个无颜面对的对象,意谓借住长安沉浸在忧愁中忘了春天到来,听到莺歌才知柳条发了新芽,年复一年落第后东回家乡,实在不好意思向长安客栈的店主告别: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3、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因考场失意而悲泣者大有人在,更有屡试不第年年伤心落泪的,请看钱起《长安落第》: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4、还有为落榜写下绝命词一死了之的,据清代笔记《冷庐杂识》载,咸丰年间江南乡试,一个浙江山阴(今绍兴)的胡姓考生,在考卷上题写云:

黄土丛深白骨眠,凄凉情事渺秋烟。

何须更作登科记,修到鸳鸯便是仙。

未待放榜,这个考生已发疯致死,原因是一次又一次榜上无名绝望到顶。 无怪乎古人将科场落第列为人间四大失意事之一:

寡妇携儿泣,

将军被敌擒,

失恩宫女面,

下第举人心。

~~~~~~~~~~~~~~~~~~~~~~~~~~~~~~~~~~~~~~~~~~~~~~~~~~~~~~~~~~~~~~~~~~~~~~~~~~

——仿这个给出六句:

科举落地见人羞

心不气馁功名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壮志会当凌绝顶

俯瞰众山皆为丘

它日金榜题名时

高天振翅任遨游

关于科举落榜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