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雁塔的古诗句(描写大雁塔的诗句)
1.描写大雁塔的诗句
早在寺塔建成初期,时为太子的李治就率百官亲临赋诗,当上皇帝后,又亲谒慈恩寺赋诗一首:“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唐中宗时,专置修文馆,招纳文人雅士,往往随驾游宴。其中每年九月九重阳节,皇帝都要亲临慈恩寺登高远眺,吟诗作赋。学士们则纷纷唱和,曾被编辑为四十卷诗集,广为传诵,雁塔诗会一时蔚然成风。天宝十一年(752年)秋,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相约同登大雁塔,凭栏远眺触景生情,每人赋五言长诗一首,流传千古不衰,今大雁塔六层悬挂有这些诗会佳作。
《谒大慈恩寺》-“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华盖飞团影,幡红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寥阔烟云表,超然物外心。”(李治,唐高宗皇帝)
《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上官婉儿)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李适,字子至)
《题慈恩寺塔》-“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章八元,唐代宗大历六年进士)
《礼慈恩寺题诗》-“玄奘译经垂千秋,慈恩古刹闻九州。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头流饮酒”(吕大防,北宋进士)
《登慈恩寺雁塔怀汴京》-“四面八方风韵悠,南山秦岭竟深秋。紫微星隐将临顶,黄菊花开未解释。叠叠燕台迷蓟羯,层层雁塔却幽州。汴梁已有兴邦志,为爱东楼难得收”(蔡榷,北宋举进士)
《秋夜登慈恩寺塔》-“河汉西流秋夜长,登临高塔思茫茫。谁将笛怨吹衰柳,况复砧声杂细螀。太液光浮龙塞月,曲江寒带雁门霜。愁来此际知多少,思妇羁人总断肠。”(秦定远,清朝人)
《慈恩寺上雁塔》-“忆从初地擅名扬,阅劫来游竟渺茫。韦曲花深愁暮雨,终南山古易斜阳。高、张、岑、杜诗篇冷,天宝开元岁月荒。莫笑众贤名易朽,塔前杯水已沧桑。”(洪亮吉,清进士)
2.赞美大雁塔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大雁塔的诗句: 扶醉问明月,更上最高层。
一年今夕偏好,毕竟是何情。说甚长安远近,曾与九霄多榜,万里共光明。
宫阙水晶域,天地玉壶冰。秦山影,泾渭色,眼前清。
惟有霜砧画角,犹向耳边惊。子弟梨园白发,姊妹昭阳飞燕,歌舞尽无声。
几照马韦嵬驿;不独汉家营。--------《水调歌头•庚戌中秋晚登雁塔看月出》民国.张伯驹凌空雁塔耸云霄,设计匠工何巧雕。
俯瞰平岗山海阔,仰瞻秦岭路迢遥。塔门吞吐天边月,古刹钟声云外飘。
历代名人留雅句,慈恩幽广系难描。------------------《咏慈恩寺雁塔》现代.蔡多辉忆从初地擅名扬,阅劫来游竟渺茫。
韦曲花深愁暮雨,终南山古易斜阳。高、张、岑、杜诗篇冷,天宝开元岁月荒。
莫笑众贤名易朽,塔前杯水已沧桑。--------------《慈恩寺上雁塔》清.洪亮吉河汉西流秋夜长,登临高塔思茫茫。
谁将笛怨吹衰柳,况复砧声杂细螀。太液光浮龙塞月,曲江寒带雁门霜。
愁来此际知多少,思妇羁人总断肠。--------------《秋夜登慈恩寺塔》清.秦定远四面八方风韵悠,南山秦岭竟深秋。
紫微星隐将临顶,黄菊花开未解释。叠叠燕台迷蓟羯,层层雁塔却幽州。
汴梁已有兴邦志,为爱东楼难得收--------------《登慈恩寺雁塔怀汴京》北宋.蔡榷玄奘译经垂千秋,慈恩古刹闻九州。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头流饮酒--------------《礼慈恩寺题诗》北宋.吕大防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题慈恩寺塔》唐.章八元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唐.李适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唐.上官婉儿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华盖飞团影,幡红曳曲阴。
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寥阔烟云表,超然物外心。
-------------《谒大慈恩寺》唐.李治。
3.关于大雁塔的古诗有什么?
1. 《题雁塔》
唐代:许玫
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北岭风烟开魏阙,
南轩气象镇商山。灞陵车马垂杨里,京国城池落照间。
暂放尘心游物外,六街钟鼓又催还。
2. 《雁塔》
唐代:解彦融
峥嵘彻倒景,刻峭俯无地。勇进攀有缘,即嶮恐迷坠。
窅然丧五蕴,蠢尔怀万类。实际罔他寻,波罗必可致。
南山缭上苑,祇树连岩翠。北斗临帝城,扶宫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驯禽演法要,忍草藉经行。本愿从兹适,方知物世轻。
3. 《赠潼关不下山僧》
唐代:李远
与君同在苦空间,君得空门我爱闲。禁足已教修雁塔,
终身不拟下鸡山。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香茗一瓯从此别,转蓬流水几时还。
4. 《依韵答黄校书》
唐代:徐夤
慈恩雁塔参差榜,杏苑莺花次第游。
白日有愁犹可散,青山高卧况无愁。
5. 《游云门寺》
唐代:宋之问
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投迹一萧散,为心自杳冥。
龛依大禹穴,楼倚少微星。沓嶂围兰若,回溪抱竹庭。
觉花涂砌白,甘露洗山青。雁塔鶱金地,虹桥转翠屏。
人天宵现景,神鬼昼潜形。理胜常虚寂,缘空自感灵。
入禅从鸽绕,说法有龙听。劫累终期灭,尘躬且未宁。
摇摇不安寐,待月咏岩扃。
4.写大雁塔的诗词
《谒大慈恩寺》-“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华盖飞团影,幡红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寥阔烟云表,超然物外心。”(李治,唐高宗皇帝)
《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上官婉儿)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李适,字子至)
《题慈恩寺塔》-“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章八元,唐代宗大历六年进士)
《礼慈恩寺题诗》-“玄奘译经垂千秋,慈恩古刹闻九州。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头流饮酒”(吕大防,北宋进士)
《登慈恩寺雁塔怀汴京》-“四面八方风韵悠,南山秦岭竟深秋。紫微星隐将临顶,黄菊花开未解释。叠叠燕台迷蓟羯,层层雁塔却幽州。汴梁已有兴邦志,为爱东楼难得收”(蔡榷,北宋举进士)
《秋夜登慈恩寺塔》-“河汉西流秋夜长,登临高塔思茫茫。谁将笛怨吹衰柳,况复砧声杂细螀。太液光浮龙塞月,曲江寒带雁门霜。愁来此际知多少,思妇羁人总断肠。”(秦定远,清朝人)
《慈恩寺上雁塔》-“忆从初地擅名扬,阅劫来游竟渺茫。韦曲花深愁暮雨,终南山古易斜阳。高、张、岑、杜诗篇冷,天宝开元岁月荒。莫笑众贤名易朽,塔前杯水已沧桑。”(洪亮吉,清进士)
《
水调歌头•庚戌中秋晚登雁塔看月出》-“扶醉问明月,更上最高层。一年今夕偏好,毕竟是何情。说甚长安远近,曾与九霄多榜,万里共光明。宫阙水晶域,天地玉壶冰。秦山影,泾渭色,眼前清。惟有霜砧画角,犹向耳边惊。子弟梨园白发,姊妹昭阳飞燕,歌舞尽无声。几照马韦嵬驿;不独汉家营。”(张伯驹,字丛碧。任《词学》编委)
《咏慈恩寺雁塔》-“凌空雁塔耸云霄,设计匠工何巧雕。俯瞰平岗山海阔,仰瞻秦岭路迢遥。塔门吞吐天边月,古刹钟声云外飘。历代名人留雅句,慈恩幽广系难描。”(蔡多辉,龙江社词长)
《登大雁塔》-“一层双折一层天,古塔登临历九旋。雁落雁飞怀故土,客来客往仰先贤。攀高试学擎云手,摩顶呤成揽月篇。千载题名留胜迹,朝凝霞彩暮笼烟”;“绝顶凭凌纵目观,万千景象绕西安。金城隐隐旌旗动,兵俑森森剑气寒。绿映咸阳连渭水,云连秦岭卷函关。骊山秀色垂华盖,今古风流任赏看。”(陶绍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咏西安大雁塔》-“谁将彩笔插重霄,雁字书空气自豪。历经沧桑仍未老,饱经风雨亦堪骄。七层磊落奇特,八面摩空不动摇。多少骚人同墨客,争留题咏到今朝。”;“登临曾上最高层,北望长安脚下横。报晓钟楼犹壮丽,护城雉堞尚峥嵘。未央宫殿知何处?历代碑林负盛名。文治武功宜不朽,开来尤应奋飞腾。”(闻楚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5.关于大雁塔的诗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白居易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赠昙禅师(梦中作)】白居易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
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慈恩寺有感(时杓直初逝,居敬方病)】白居易
自问有何惆怅事,寺门临入却迟回。
李家哭泣元家病,柿叶红时独自来。
6.写大雁塔的诗句
《谒大慈恩寺》-“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华盖飞团影,幡红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
寥阔烟云表,超然物外心。”(李治,唐高宗皇帝)《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上官婉儿)《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李适,字子至)《题慈恩寺塔》-“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章八元,唐代宗大历六年进士)《礼慈恩寺题诗》-“玄奘译经垂千秋,慈恩古刹闻九州。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头流饮酒”(吕大防,北宋进士)《登慈恩寺雁塔怀汴京》-“四面八方风韵悠,南山。
7.形容大雁塔的诗词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
描写大雁塔的诗词一般把它叫做慈恩寺塔。《谒大慈恩寺》李治(唐高宗皇帝)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华盖飞团影,幡红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
寥阔烟云表,超然物外心。《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上官婉儿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李适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礼慈恩寺题诗》吕大防(北宋进士)玄奘译经垂千秋,慈恩古刹闻九州。
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头流饮酒。满意请采纳,谢谢。
8.有关大雁塔的短诗诗
观大雁塔有感
大雁塔
我站在你的脚下
瞻仰你
试图在你的塔顶找到我的感觉
找到一种爬上去又下来的感觉
找到有好事者执意往上爬去─—
可爬不到一半就被钉死在上面的历史悲剧
找到从远方匆匆赶来又匆匆离去的旅愁
找到勇敢地爬上去又高喊着跳下来的
自杀者的快慰
找到你从塔脚到塔的最佳仰角
这些都不是我亲自走上去又飞下来的情景
因为我至今没能爬上去
我的角度也只能是一种仰视
我的感觉也就只能是局外人的猎奇
或是一种只缘身在此塔下的近距离观赏
一种走进了反倒不如远一点的好─—
而离远了反倒不如走近一点的好奇
现在我是离你远了
看不见你了
但我的思想却想真正地爬到了你的顶上去
在你的塔尖上重新俯瞰你的英雄
重新审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这时的英雄只不过是我的一场梦
历史文化严重点说只不过是我的一次梦遗
梦醒了
英雄不复存在
抑或是历史上的杨贵妃那肥奶子─—
也只是给了我床单上的一滩死精子
那大雁塔在我掀开被子扒掉裤衩时─—
它已经阳萎
这事后怎样让我勾起对梦中杨贵妃的回忆
甚至专门为她进行手淫─—
也无法调动或再勃起我这英雄的快感
和挺举
所以自从这次观了大雁塔之后
给我最深刻的一点体会就是─—
真正的英雄和历史是靠自己的梦来塑的
英雄和历史一旦离开梦的支配与创造
英雄和历史就会自己疲软
低下头来─—
你拿真实越加仔细看它
它越加苍白无力
它完全失去了以往的任何说服力
观大雁塔有感
实际上是观自己第二生命的有感。
是不是这一个啊,不知道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