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伏天诗句(描写“三伏天”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三伏天”的诗句有哪些?

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出处:白居易《观刈麦》

释义: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出处:李商隐《晚晴》

释义: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出处: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释义:初夏了,天气总算还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尝因骄阳的淫威而枯萎。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出处:杜甫《夏夜叹》

释义:夏天天热难熬天长夜短,开门可以凉快好过些。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出处:戴复古《大热》

释义:农民在夏天的时候耕作,得到的粮食却不敢吃。

2.描写“三伏天”的诗句有哪些?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出处:白居易《观刈麦》释义: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出处:李商隐《晚晴》释义: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出处: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释义:初夏了,天气总算还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尝因骄阳的淫威而枯萎。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出处:杜甫《夏夜叹》释义:夏天天热难熬天长夜短,开门可以凉快好过些。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出处:戴复古《大热》释义:农民在夏天的时候耕作,得到的粮食却不敢吃。

伏天,诗句

3.三伏天的诗句有哪些}

《乙未六月大暑》宋 方回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集元刺史句咏寒亭》宋 杜子是长山绕井邑,嘐嘐天外青。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

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

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

漫歌无人听,有酒共我倾。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宋 司马光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戏赠希古》宋 张耒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销夏》唐 白居易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夏日闲放》唐 白居易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大暑留召伯埭》宋 尤袤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平生山林下,散发颇箕踞。

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我非褦襶儿,亦尔困驰骛。

居然恋俎豆,安得免羁馽。区区竟何营,汩汩此飘寓。

渊明应笑人,有底不归去。《登殊亭作》唐 元结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供参考。

4.描述三伏天的古诗词有哪些?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王毂《苦热行》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高骈《山亭夏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杨万里《夏夜追凉》

写三九天的诗句: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5.关于“伏天”的诗词有哪些?

《大暑水阁听晋2113卿家昭华吹笛》5261宋 黄庭院坚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4102在月1653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乙未六月大暑》宋方回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宋司马光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销夏》唐白居易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水调歌头·大暑》宋刘辰翁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6.描写关于夏天热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7.描写三伏天的诗词

《苦热行》唐 王毂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 万国如在洪炉中。

五岳翠乾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山亭夏日》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积雨辋川庄作》唐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三月晦日偶题》宋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江村》唐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夏夜叹》唐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夏夜追凉》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供参考。

8.关于小暑的诗句有哪些

《小暑六月节》【唐】元稹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突然暖暖的热风到了,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

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正因为炎热季节的一场场雨,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

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苦热》【南宋】陆游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秋夜宿重本上人院》【唐】李频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 独孤及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唐】武元衡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消暑》【唐】白居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纳凉》【北宋】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诗人携杖出户寻觅的纳凉胜地,画桥南畔,绿柳成行,月明之夜,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沁人心脾,诗人心境悠然,气定神闲.《夏夜追凉》【南宋】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桑茶坑道中》【南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大意:这是个雨后晴天,阳光金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

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远方;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中伏日妙觉寺避暑》【北宋】梅尧臣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佛寺清幽,能摆脱俗虑,自然心静生凉,加上清谈玄理,“时有僧鼓琴与座上”,故清茗一杯就胜于去北方酣饮避暑。《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幸有心期当小暑》唐.韩翃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能迎小暑开》唐.独孤及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玉溪小暑却宜人》宋.晁补之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小暑才交雨渐晴》宋.方回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小暑戒节南巡》南北朝.庾信百川乃宗巨海。

众星是仰北辰。九州攸同禹迹。

四海合德尧臣。朝阳栖于鸣凤。

灵畤牧于般麟。云玉叶而五色。

月金波而两轮。凉风迎时北狩。

小暑戒节南巡。山无藏于紫玉。

地不爱于黄银。虽南征而北怨。

实西畧而东宾。既永清于四海。

终有庆于一人。《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唐 .张说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关于夏伏天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