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古诗句(有关徐州的诗词)

1.有关徐州的诗词

大风歌

作者:刘邦 年代:汉代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

作者:项羽 年代:秦代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彭城怀古

作者:萨都剌 年代:元代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锺。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徐州

作者:陈基 年代:元代

日上彭城独倚楼,关河迢递水空流。不因跃马江东去,安得歌风沛上游。

草带虞姬亡日泪,山余亚父病时愁。如何舞罢鸿门剑,不向咸阳一少留。

徐州

作者:邵大业 年代:清代

龙吟虎啸帝王州,旧是东南最上游。青嶂四围迎面起,黄河千折挟城流。

炊烟历乱人归市,杯酒苍茫客倚楼。多少英雄谈笑尽,树头一片夕阳浮。

过徐州

作者:郁达夫 年代:民国

红羊劫后几经秋,沙草牛羊各带愁。独倚车窗看古垒,夕阳影里过徐州。

徐州的古诗句简单,赞美徐州的古诗,描写徐州的古诗

2.有关徐州的诗句

诗词以苏轼的居多 也不知道是赞美还是啥的,你自己看吧

《放鹤亭记》

彭城驻辇廑河防,

咫尺云龙戏马旁。

本意原非是山水;

偷闲聊复访苏张。

翠峰夏首关林叶,

绿野风清泛麦芒。

底事今来艰四句,

为民筹济为民伤。”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

作者:苏轼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

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题云龙草堂石磬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折为督邮腰,悬作山人室。

殊非濮上音,信是泗滨石。

登云龙山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厘,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石炭并引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 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江城子·别徐州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永遇乐(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dǎn(音)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徐州,诗句

3.有关徐州的诗词

大风歌 作者:刘邦 年代:汉代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 作者:项羽 年代:秦代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彭城怀古 作者:萨都剌 年代:元代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

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

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锺。

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徐州 作者:陈基 年代:元代 日上彭城独倚楼,关河迢递水空流。

不因跃马江东去,安得歌风沛上游。 草带虞姬亡日泪,山余亚父病时愁。

如何舞罢鸿门剑,不向咸阳一少留。 徐州 作者:邵大业 年代:清代 龙吟虎啸帝王州,旧是东南最上游。

青嶂四围迎面起,黄河千折挟城流。 炊烟历乱人归市,杯酒苍茫客倚楼。

多少英雄谈笑尽,树头一片夕阳浮。 过徐州 作者:郁达夫 年代:民国 红羊劫后几经秋,沙草牛羊各带愁。

独倚车窗看古垒,夕阳影里过徐州。

4.赞美徐州的古诗

赞美徐州的古诗有: 1、元代 萨都剌《彭城怀古》 2、宋代 苏轼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3、宋代 苏轼 《江城子.别徐州》 4、作者不详的《情怀徐州古八景》 5、宋代 吕定《戏马台》 6、北宋 陈师道《登快哉亭》 一、彭城怀古 元代 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

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

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锺。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译文 古老的徐州啊形势极为险要,这里曾经消磨了多少豪杰英雄。遥想身披铁甲的双瞳人项羽,身跨乌骓驰骋千里流血流汗,率众浴血奋战营帐如云; 最终四面楚歌八千人风云四散乌江自刎,想必他那冤魂啊,怎肯撇下八千江东子弟的阴魂而自过江东。

到而今只有黄河如带蜿蜒于远方,纷乱参差的山峰高低逶迤起伏如龙。 取得胜利的刘邦陵阙而今也秋风萧瑟,禾黍离离长满关中。

当年项羽操演兵马的戏马台已残破不堪,燕子楼上空留风流韵事的传说,早已人去楼空。 人生百年如秋风中的匆匆过客,暂且开怀畅饮一饮千盅。

回望夕阳照射着凄凉的荒城,独自倚立阑干目送着远去的飞鸿。 作者元代著名蒙古诗人萨都剌,少年得志,趋达人生颠峰。

赴任江南路经徐州时,怀念先祖马上功业,感念项羽纵横九州,俯瞰古彭四野群山,吊古伤今、感慨人生,英雄豪迈、吟成绝唱。 该词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著名歌手韩磊演唱,取名《一饮尽千钟》(木兰花慢•彭城怀古)成为徐州城市推介歌曲。

二、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宋代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译文 明月如霜般洁白,好风就如同清水一样清凉,秋天的夜景清幽无限。弯弯的水渠中,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露珠随风落下,但夜深人静,这样好的美景却无人看见。

三更鼓声,声声响彻夜空,一片树叶悄悄落到地上,轻音竟把我的梦惊断。夜色茫茫,再也见不到黄昏时的景色,醒来后我把小园处处寻遍。

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疲倦,看那山中的归路,对着故乡家园苦苦地思念。看如今燕子楼空空荡荡,佳人盼盼已经不在,楼中的画堂里空留着那呢喃双燕。

古今万事皆成空,还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有的只是难了的旧欢新怨。后世有人,面对着这黄楼夜色,定会为我深深长叹。

三、江城子.别徐州 宋代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 译文 流落在滚滚红尘中,人在天涯,思绪无穷!已经相逢了,可在一起时候的欢乐却是那么短暂。

在我临行之时,握着佳人纤细的玉手,欲语还休,只得流泪对着漫天飘零的落花。想要问温暖的东风还留下多少?春天纵使还在,与谁共赏呢? 隋堤在阳春三月里的时候,水面上波光粼粼。

我却要在此时和向北归家的鸿鹄背道而驰,远去南方的吴中,回头远望这第二故乡般的徐州,我心潮澎湃。清澈的泗水和徐州的淮河相通,我想要把相思离别的眼泪寄给徐州,却是流不到楚江的东面啊! 四、情怀徐州古八景 作者不详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 黄茅岗上金丝柳,红杏花开燕子楼; 戏马台前笙细细,云龙山上乐悠悠; 九里山前高项战,白云洞中静安修; 子房山居清福地,王陵母冢万古留; 楚汉相争今何在?惟有横波水东流。

这首古诗作者不详,说的是徐州古时候叫彭城,从来就是个打仗的地方,有文字记载的就有200多次。 此诗说的是旧时徐州的八大景观:黄茅岗、燕子楼、戏马台、云龙山、九里山、白云洞、子房山、王陵母冢。

戏马台,位于徐州市中心区户部山上,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 五、戏马台 宋代 吕定 据鞍指挥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

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 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

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 译文 横刀勒马指挥着八千江东子弟兵,往日在中原一带经历过多少次的战争,英雄角逐亲手推翻了暴秦的统治,最终还是悲歌"逝骓",感慨四面的楚歌之声。

英雄的往事像过眼的烟云,至今英雄又何在?戏马台前寂寞冷落只有青草丛生。回首云龙山郁郁葱葱高高矗立,黄河的流水悠悠,依然环绕这古老的彭城。

六、登快哉亭 北宋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译文 一条蜿蜒曲折的江水,绕着城墙缓缓地流淌;泉水穿过乱石,溅起阵阵水花,发出哗哗的声响。远处,西下的太阳刚刚隐入地平线,层层暮霭就遮住了重重山冈。

那空中的鸟儿急忙地飞翔,不知道它要飞向何方;天上飘浮流动的白云,是那么的悠闲,和我。

5.跪求带“徐州”二字的诗句

彭城杂咏

作者:叶道源 年代:清代

高城远纳万山秋,独倚危栏起暮愁。

风卷旌旗班马静,天连烽火阵云流。

关河不锁征人梦,帷幄谁深大将谋。

千古兴亡争战地,莫将蕞尔视徐州。

登云龙山晚眺偶成

作者:陶澍 年代:清代

青山两岸抱徐州,也比金陵枕石头。

霸气久随偃王尽,城名犹为老彭留。

关津有险当淮泗,乡里无情斗项刘。

斜日云龙闲眺望,古今何限水东流。

镇河铁牛

作者:佚名 年代:清代

河清门外水悠悠,万里长堤卧古牛。

青草绕前难下口,长鞭任打不回头。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湿周身似汗流。

莫向函关跨老子,国朝赖尔镇徐州。

彭城怀古

作者:萨都剌 年代:元代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锺。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过徐州

作者:郁达夫 年代:民国

红羊劫后几经秋,沙草牛羊各带愁。

独倚车窗看古垒,夕阳影里过徐州。

6.赞美徐州的诗词

诗词以苏轼的居多 也不知道是赞美还是啥的,你自己看吧《放鹤亭记》彭城驻辇廑河防,咫尺云龙戏马旁。

本意原非是山水;偷闲聊复访苏张。翠峰夏首关林叶,绿野风清泛麦芒。

底事今来艰四句,为民筹济为民伤。”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作者:苏轼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

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题云龙草堂石磬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折为督邮腰,悬作山人室。

殊非濮上音,信是泗滨石。登云龙山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

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

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

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

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厘,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石炭并引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 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江城子·别徐州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永遇乐(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dǎn(音)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7.苏轼在徐州有那些诗文

百步洪二首并叙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一)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崄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二)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摩。 不学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燕脂坡。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

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 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

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马上走笔寄子由四首 作者:苏轼 年代:北宋 (一)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

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 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

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 纷纷等儿戏,鞭镫遭割截。

道边双石人,几见太守发。 有知当解笑,抚掌冠缨绝。

(二) 父老何自来,花枝袅长红。 洗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

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 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

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 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三) 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

暂别复还见,依然有余情。 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甍。 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

(四) 前年过南京,麦老樱桃熟。 今来旧游处,樱麦半黄绿。

岁月如宿昔,人事几反复。 青衫老从事,坐稳生髀肉。

联翩阅三守,迎送如转毂。 归耕何时决,田舍我已卜 徐州诗词 千古兴亡争战地,莫将蕞尔视徐州。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 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一) 万木锁云龙,天留与戴公。 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

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 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

(二) 鱼龙随水落,猿鹤喜君还。 旧隐丘墟外,新堂紫翠间。

野麋驯杖履,幽桂出榛菅。 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

题云龙草堂石磬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折为督邮腰,悬作山人室。 殊非濮上音,信是泗滨石。

登云龙山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

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送郑户曹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水绕彭祖楼,山围戏马台。 古来豪杰地,千载有余哀。

隆准飞上天,重瞳亦成灰。 白门下吕布,大星陨临准。

尚想刘德舆,置酒此徘徊。 尔来苦寂寞,废圃多苍苔 十月十五日观月 黄楼席上次韵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尘隅。

山上白去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厘,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石炭并引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

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 万车炭。

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永遇乐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凉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东郊欲寻春,未见莺花迹。

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

舣舟桓山下,长啸理轻策。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

吊彼泉下人,野火失枯腊。悟此人间世,何者为真宅。

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愧我非王襄,子渊肯见客。

临流吹洞箫,水月照边璧。此欢真不朽,回首岁月隔。

想象斜川游,作诗继彭泽。 桓魋墓诗 作者:苏轼 年代:宋代 。

徐州的古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