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的千古明月中出现的古诗句(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的介绍)
1.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的介绍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央视3套春节《丹韵词音》引发古诗词鉴赏热潮,继《论语心得》后又一央视力推经典栏目,于丹17年古诗词教学积淀,首度爆发!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老师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本作品延续于丹老师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2.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鹿鸣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
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
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
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
嘉宾式燕以。
呦呦鹿鸣,
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
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
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
以燕乐嘉宾之心。
译文
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苹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弹琴吹笙奏乐调。
一吹笙管振簧片,
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
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
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
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
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
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弹琴奏乐调,
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
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
赏析
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诗集传》云:“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按照当时的礼仪,整个宴会上必须奏乐。《礼记·乡饮酒义》云:“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据陈澔注,乐工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三篇终,则主人酌以献工焉。”由此可知,整个宴会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诗,而歌唱《鹿鸣》时又以笙乐相配,故诗云“鼓瑟吹笙”。乐谱虽早已失传,但从诗的语言看,此诗三章全是欢快的节奏,和悦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诗开头有“人生苦短”之叹,后段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悲,唯有中间所引“鹿鸣”四句显得欢乐舒畅,可见《诗经》的作者对人生的领悟还没有曹操那么深刻。也许因为这是一首宴飨之乐,不容许杂以一点哀音吧。
诗之首章写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承筐是将”,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献礼的人,在乡间宴会上是主人自己,说见上文所引《礼记》;在朝廷宴会上则为宰夫,《礼记·燕义》云:“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足可为证。酒宴上献礼馈赠的古风,即使到了今天,在大宾馆的宴会上仍可见到。然后主人又向嘉宾致辞:“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诸位光临,示我以大道”一类的客气话。主人若是君王的话,那这两句的意思则是表示愿意听取群臣的忠告。诗之二章,则由主人(主要是君王)进一步表示祝辞,其大意则如《诗集传》所云:“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效。”为什么祝酒之际要说出这样的话?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矫正偷薄的民风。如此看来,这样的宴会不徒为乐而已,它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三章大部与首章重复,唯最后几句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末句“燕乐嘉宾之心”,则是卒章见志,将诗之主题深化。也就是说这次宴会,“非止养其体、娱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满足口腹的需要,而是为了“安乐其心”,使得参与宴会的群臣心悦诚服,自觉地为君王的统治服务。
通过《鹿鸣》这首诗的简单分析,我们对周代宴飨之礼——包括宾主关系、宴乐概况,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3.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20首
我有这本书呢,特意翻开帮你找的。
第一卷 春风飞扬
1. 一剪梅 舟过吴江(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 灞陵行送别(唐·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一作骊歌)愁绝不忍听。
第二卷 秋思浩荡
1. 唐多令·惜别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2. 李商隐 《花下醉》
3. 杜甫 《阁夜》
第三卷 明月千古
1. 李白 《把酒问月》
2. 姜夔 《扬州慢》
3. 张孝祥 《念奴娇 过洞庭》
第四卷 斜阳晚钟
1. 宋祁 《玉楼春》
2. 范仲淹 《苏幕遮》
3. 刘永 《玉蝴蝶》
如果还要,欢迎私信,可以发照片。以上都是自己找的,有点费时间。
4.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的内容简介
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
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
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延续于丹的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读者共鸣。
让读者重温中国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5.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好词
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也许认得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很多人会疑惑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现在的诸多压力,诗歌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田园不是一个地方,田园是一种状态。田园不独属于陶渊明,也同样属于李白、杜甫、辛弃疾。
每个人生命里面都有那样一段惶急心情需要托付,托付个土地田园的时候,我们才会露出一种会心的微笑。不管多么匆忙,不管如何胸怀壮志,不失去田园,我们才可能充电。
有归属的人才有可能走的更远。 夕阳不仅会勾起我们那些未解得惆怅,夕阳有时候也有一种门掩黄昏,渔樵晚归的静谧和温馨。
而如果说斜阳照亮的只是一己忧伤,那它不会留下古今这么多的吟唱,之所以如此,更重要的是因为斜阳照彻古今,见证江山更迭。比个人心事更开阔的是黄昏的那份庄严,是斜照里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