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别时的伤感的诗句(10句送别时的伤感名诗句)
1.10句送别时的伤感名诗句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贺新郎》 张元干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2.伤感离别的诗词有哪些?
送别诗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
融情入景。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
3、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4、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
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5、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
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
当诗人要表现强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取得预期效果。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
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
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首联交待行踪,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颈联写了远景和近景,尾联依恋老乡却不说思念,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来,怀着深情,更显出自己思乡的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11、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
3.关于离别伤心的诗句有哪些?
1、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释义: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释义: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五代·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释义: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释义: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释义: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6、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释义: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7、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宋代·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义: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8、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唐代·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释义: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9、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唐代·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释义:相见的机会是那样难得,悔不该就那样轻易地离分,又是去年一样梨花白如雪,登楼看花更伤春。
10、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释义: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4.伤感离别的诗句
曾经的忧伤
徘徊在她的身前
想你唱的歌声
回忆初见的笑容
年少的我不懂离合之痛
募然回首
何时回归你的心中
异乡的孤单
总是越来越浓
夜晚的梦乡
难掩你的笑容
家乡的阳光时时与我相拥
茫茫的人海
何处寻觅你的影踪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远芳侵古道,晴悴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凄凉点送别的诗有哪些
俱是梦中人,云生结海楼。昔时人已没,壮士发冲冠,万里送行舟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
仍怜故乡水,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无论去与住,来从楚国游。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山随平野尽,今日水犹寒。
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6.求一首关于离别伤心的诗
关于离别伤感的诗有以下 高适《别董大二首》,李益《写情》,孟郊《古离别》,李白《谢公亭》,王昌龄《送魏二》 1、高适《别董大二首》 这首诗的原文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这首诗的译文为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
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别董大二首》写出了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以气质自高”,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2、李益《写情》 这首诗的原文为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这首诗的译文为躺在精美的竹席上,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期待已久的一次与恋人的约会,在这个晚上告吹了。
从今以后再也无心欣赏那良辰美景了,管他明月下不下西楼。 《写情》以美景衬哀情。
在一般情况下,溶溶月色,灿灿星光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心灵,美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更愁苦烦乱。
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
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3、孟郊《古离别》 这首诗的原文为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这首诗的译文为临近分别的时候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古离别》一诗中诗人用回环婉曲、欲进先退、摇曳生情的笔触,熟练而又细腻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满爱情生活的同时又隐含着忧虑不安的心理,并从这个矛盾之中显示了她的坚贞诚挚、隐忍克制的品格。全诗言简意丰,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
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
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3] 。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
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
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4、李白《谢公亭》 这首诗的原文为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这首诗的译文为谢亭曾是谢朓与范云离别之处,我每当看到这里的风景就不禁生愁。
主客分别,已是青天明月;人去山空,只见碧水清流。池畔的杂花,映着春天的朝阳;窗外的竹林,夜里像在秋风中鸣个不休。
我与古人息息相接,高歌一曲纪念谢公与范云的此地旧游。 《谢公亭》信笔写去而不着力的。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浑括地写出了谢公死后亭边的景象,并没有细致的描绘,但青天、明月、空山、碧水所构成的开阔而又带有寂寞意味的境界,却显得高远。这是一首缅怀谢朓的诗,但其中却表现了李白的精神性格。
他的怀念,表现了他美好的精神追求,高超的志趣情怀。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7.悲伤离别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春夜别友人》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送魏万之京》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赠钱征君少阳》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别严士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鹧鸪天》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其二》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南浦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