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时间得诗句(形容三年时间的诗词)
1.形容三年时间的诗词
1、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出自唐·白居易《种桃歌》
2、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出自南宋·陆游《送范舍人还朝》
3、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出自唐·杜甫《忆弟二首》
4、春色沅湘尽,三年客始回。——出自唐·张说《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
5、水碧山明吴下春,三年契阔喜相亲。——出自清·乾隆《赐沈德潜》
6、四海靡所骋,三年老于行。——出自南宋·文天祥《生日》
7、万里犹防塞,三年不见家。——出自唐·令狐楚《相和歌辞·从军行五首》
8、百战市朝千里梦,三年风月几篇诗。——出自唐·郑准《寄进士崔鲁范》
9、五年不见面,三年不得书。——出自唐·白居易《续古诗十首》
10、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出自唐·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11、堪笑老人风味减,三年不作送梅诗。——出自南宋·陆游《春初骤暄一夕梅尽开明日大风花落成积戏作》
2.形容三年时间的诗词
1、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
——出自唐·白居易《种桃歌》2、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出自南宋·陆游《送范舍人还朝》3、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出自唐·杜甫《忆弟二首》4、春色沅湘尽,三年客始回。——出自唐·张说《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5、水碧山明吴下春,三年契阔喜相亲。
——出自清·乾隆《赐沈德潜》6、四海靡所骋,三年老于行。——出自南宋·文天祥《生日》7、万里犹防塞,三年不见家。
——出自唐·令狐楚《相和歌辞·从军行五首》8、百战市朝千里梦,三年风月几篇诗。——出自唐·郑准《寄进士崔鲁范》9、五年不见面,三年不得书。
——出自唐·白居易《续古诗十首》10、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出自唐·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11、堪笑老人风味减,三年不作送梅诗。
——出自南宋·陆游《春初骤暄一夕梅尽开明日大风花落成积戏作》。
3.关于时间流逝的古诗
张庚言:“固见众星列而追数从前之月圆月缺,不知经历多少孤枉之夜矣所见另离之久。
中秋遗拾(三首)
佳节愁肠难想忘,余恨气候别再忙。
怀念童年耍儿戏,痴情哥儿泪水长。
日过境迁触物伤,时间流逝泪成行。
伤心往事存心底,再待明年揪断肠。
儿时人小不谙事,几载春秋大相同。
谨识时务当俊杰,修行心术待家兴。
游贾谊故居(二首)
怀沙古井数千年,坐卧石床消夏炎。
乞求贾生重降世,何须我辈受时炎。
雄豪数度集秋堂,成就辉光著史端。
承传贾公仕皇庭,继须汝辈再尽忠。
作者:李商隐 体载:
七绝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注释】:
时间的流逝,使古往今来多少志士才人慷慨悲歌。李商隐这首诗,所吟咏慨叹的尽管还是这样一个带有永恒性的宇宙现象,却极富浪漫主义的奇思异想,令人耳目一新。
一开头就把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到人们面前。傅玄《九曲歌》说:“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长绳系日,是古代人们企图留驻时光的一种天真幻想。但这样的“长绳”又到哪里去找呢?傅诗说“安得”,已经透露出这种企望之难以实现;李诗更进一步,说“从来系日乏长绳”,干脆将长绳系日的设想彻底否定了。
正因为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望见逝川东去、白云归山的景象,不免令人感慨,中心怅恨,无时或已。由系日无绳之慨,到水去云回之恨,感情沉降到最低点,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诗人却由“恨”忽生奇想,转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镜。
“欲就麻姑买沧海。”麻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她自称曾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为桑田。这里即因此而认定沧海归属于麻姑,并想到要向麻姑买下整个沧海。乍读似觉这奇想有些突如其来,实则它即缘“系日乏长绳”和“水去云回”而生。在诗人想象中,“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最后都流注汇集于大海,因而这横无际涯的沧海便是时间的总汇;买下了沧海,也就控制占有了全部时间,不致再有水去云回之恨了。这想象,天真到接近童话的程度,却又大胆得令人惊奇;曲折到埋没意绪的程度,却自有其幻想的逻辑。
末句更是奇中出奇,曲之又曲。沧海究竟能不能“买”?诗人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幻觉似地在读者面前推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形象—— 一杯春露冷如冰。刚刚还展现在面前的浩渺无际的沧海仿佛突然消失了,只剩下了一杯冰冷的春露。神话中的麻姑曾经发现,蓬莱仙山一带的海水比不久前又浅了一半,大概沧海又一次要变成陆地了。诗人抓住这一点加以发挥,将沧海变桑田的过程缩短为一瞬间,让人意识到这眼前的一杯春露,不过是浩渺的沧海倏忽变化的遗迹,顷刻之间,连这一杯春露也将消失不存了。这是对宇宙事物变化迅疾的极度夸张,也是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极度夸张。一个“冷”字,揭示出时间的无情、自然规律的冰冷无情和诗人无可奈何的失望情绪。诗中那种“欲就麻姑买沧海”的奇异而大胆的幻想,“一杯春露冷如冰”的奇幻而瑰丽的想象,却充分体现出诗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奇幻的想象和构思,颇似李贺,可以看出李贺对李商隐的影响。有人曾指出诗中买沧海的设想和李贺《苦昼短》中“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的意思差不多,而“一杯春露冷如冰”的诗句则是点化李驾《梦天》“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句子,这是非常精辟的比较分析。
题称“谒山”,即拜谒名山之意。从诗中所抒写的内容看,当是登高山望见水去云回日落的景象有感而作。将一个古老的题材写得这样新奇浪漫,富于诗情,也许正可以借用和诗人同时的李德裕说的一句话来评价:“譬诸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此所以为灵物也。”
(刘学锴)
4.关于时间的诗句,诗句 谢谢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6、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7、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0、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34.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35.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
3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37.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
3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39.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40.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
41.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42.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
43.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44.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
——唐·刘禹锡
45.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清·朱经
46.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清·魏源
47.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唐·窦巩
4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49.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5.关于“时间流逝”的古诗有哪些
1.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唐代:白居易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岁平分春日少,
百年通计老时多。多中更被愁牵引,少处兼遭病折磨。
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浓酎我狂歌。
2. 《照镜见白发》
唐代: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3.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4.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宋代: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5. 《短歌行》
魏晋:陆机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6. 《杂诗》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7. 《归终南山》
唐代: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6.谁给我3首关于时间的古诗和3句关于时间的名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 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 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7.关于时间的古诗
咏月 无名氏 昨夜圆非今夜圆, 一年十二度圆月, 能得几多时少年 却疑圆处减婵娟。
金缕衣 唐 杜秋娘 劝君须惜少年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花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 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 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 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 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 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 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 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 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 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 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 浴沂谁氏子,三叹咏而归。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 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 月华在户白,何处递荷香? 一雨初收霁,金民特送凉; 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 争如郝隆子,只晒腹中书。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荷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北帝方行令,天晴爱日和;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
墙角一枝梅,凌寨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铁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