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诗句(顺口溜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1.顺口溜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据我了解,这句话经常某些校长或教育行政官员用来要求或批评教师,而引起了不少教师的反感。

查查网上,关于这句话的讨论、辩论、争论很有不少。反对者认为,这句话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只是给老师增加了巨大的无形压力。

赞同者认为,这句话是教师努力的方向,不少优秀教师用实践证实了这句话的真理性。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说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

这应该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映的是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任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他成长进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教好”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学生千差万别,让他们思想学习各个方面都齐步走,是不可能的。

就短期说,只要每个学生都在他们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就长期说,教的学生部分成为优秀人才,多数成为合格公民,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

有人把“教好”理解为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甚至都考上重点名牌,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形成的片面认识,犯了思想上绝对化的错误。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好”是一个过程。

一方面,昨天没有“教好”,不等于今天不能“教好”;今天没能“教好”,不等于明天不能“教好”。另一方面,昨天有进步,还没达到“好”的标准;今天有进步,还是没达到“好”的标准;但坚持下去,不断进步,就能达到“好”的标准。

这个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既是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老师不断提高的过程。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教师的激励——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教师。但适合做教师的人中,不会教的老师、教不好的老师,肯定也是有的。

话说回来,那些“会教”的、“教好”的老师,也不是一上讲台时就“会教”、就能“教好”的,更不是天生的。他们也是逐步成长起来的。

很多优秀教师写的教育日记、建立的学生成长档案,就是这样不断探索的轨迹。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可以而且应该用这句话不断激励自己,并把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的职责和理想。

教育管理人员或社会其他人员却不应用这句话来要求所有教师,把教育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罪于教师“不会教”上。

2.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法不当的老师 是苏联哪个教育家的名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

3.小学古诗(要老师上课没教的)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罚姬窜肯诃厩撮询郸墨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离思 唐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去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论诗 清 赵翼 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偶成 宋 朱熹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形容教师不容易的诗句有哪些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释义: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2.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释义: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释义: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释义:我恭敬谨慎的侍奉君主,直到死才停止。形容全心全意的贡献出所有力量,直到死为止。

6.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释义: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论语》

释义: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越钻研越觉得其艰深。

8.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乐正克《学记》

释义:尊敬教师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

9.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欧阳修《师说》

释义: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10.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释义: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

1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释义: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后也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奉献精神。

12.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释义: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

5.形容“孩子没有家教”的句子有哪些

1. 小王每次去别人家里都不经过别人允许乱翻别人东西。

2. 王小明大叫一声,坐在地上就开始哭。

3. 小曼因为妈妈不给她买糖吃,就在街上哭闹起来。

4. 那个孩子在公交车上大吵大闹,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5. 每天晚上,邻居家的小孩都要把电视声音开到最大,吵得别人不能睡觉。

6. 小王看上了姐姐家的玩具,哭着闹着非要要。

7. 别看圆圆年纪小,脏话会的却很多。

8. 小王在大人面前很乖,但其实是个混世小魔王。

9. 圆圆仗着自己长得高,就欺负比她矮的潇潇。

10. 小王每次逛超市,看中什么就要什么,妈妈不给她买她就不罢休。

11. 小王在公共场合随地大小便,虽然是孩子但却居然一点也不害臊。

12. 那个孩子一看就是娇生惯养的,什么都不会做。

13. 他身上穿的衣服脏兮兮的,说话也很没礼貌。

14. 小王打碎了亲戚家的花瓶,被教训了,仍然不道歉。

15. 小王抓着奶奶家的猫就是打,小猫疼得直叫,小王却哈哈大笑。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教养:

1.不要总给孩子开脱

有些家长,会在别人指责自己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爱帮孩子开脱,说“他还是个孩子”之类的话。但是再小的孩子,也应该有个正确的是非观,事实上正因为孩子小,才需要一些教育,而不是以孩子小为由,任由他犯错。

2.学会基本餐桌礼仪

饭局是中国社会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饭桌教养非常重要。平常吃饭的时候,就要教会孩子要长幼有序,别人正在夹菜的时候,不要去转桌子。另外告诉孩子吃多少拿多少,不够可以再拿,但是绝对不能浪费;此外哪怕是自己喜欢吃的菜,也要学会去分享,不要吃独食。

3.学会不去打扰别人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过于喧闹,或者在楼道里乱蹦乱跳的时候,要及时制止他,并且要和他说清楚,这样做有什么坏影响。因为如果总是这样,孩子会不受欢迎,严重的还会被孤立。

4.找个年纪相仿的朋友

教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以如果帮他找个年龄相仿的朋友,孩子就会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怎么去分享,学会承受一些委屈。当然如果有个兄妹就更好了,他还会学会担当、忍让、友爱等等。

5.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书本不仅可以增加知识、开拓视野,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有很多书籍可以教会孩子怎么和别人相处,教会孩子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6.父母本身也要有教养

言传身教,重要的是身教这部分。这也表示,即使是嘴上说的再好,也不如身体力行的教育影响力大。所以想要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父母本身就要有教养,否则要怎么说服自己的孩子?

6.形容没教养起的句子

1.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

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凯洛夫 2.宽广的河流平静,有教养的人谦逊。

——赫尔岑 3.自尊在礼节中是最微不足道的,彬彬有礼是有教养和友好的表示,也是对他人的权利、安逸和情感的尊重。——爱·马丁 4.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

——切斯特菲尔德 5.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托尔斯泰 6.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阿诺德 7.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格里美尔斯豪森 8.任何人,不论多么博学,只要他的冰问和他的生活之间还存在着一段不可架梁的距离,就都称不上是有教养的人。

——波伊斯 9.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德漠克利特 10.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马·阿诺德 1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12.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

——洛克 13.他们生来用不着动脑筋——他们生来用不着为世事操心。他们这帮人没身份——没德行——没教养,没头脑,没才气——在糊里糊涂的一生中,心里始终存在出人意外的平安。

——马克·吐温 14.礼仪又称教养,其本质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而已,谁能理解并接受了这点,又能同意以上所谈的规则和准则并努力去实行它们,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洛克 15.良好教养的顶点即表现在热心助人上。

——佚名 16.教养中寄寓着极大的向往——对美好和光明的向往。它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向往——使美好和光明战胜一切的向往。

——阿诺德 17.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戴尔·卡耐基 18.与其无教养,不如莫生育。

——俄罗斯 19.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

——王尔德 20.教养决定一切,桃子从前本是一种。——英国 21.当众窃窃私语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托尔斯泰 22.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列夫·托尔斯泰 23.伟大人物的天才是和有教养的群众。

——希金森 24.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此,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歌德 25.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

——格里美尔斯豪森 26.教养决定一切。桃子从前本是一种苦味的扁桃;卷心菜只是受大学教育的黄芽罢了。

——马克吐温 27.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卢梭 28.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歌德 29.人无论走到何处都是一样的,应当忍受,不该一味固执,跟社会作无谓的斗争。

只要心安理得,我行我素就行了。要使人真正成为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车尔尼雪夫斯基 30.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马克·吐温 31.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车尔尼雪夫斯基 32.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秘鲁 33.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养最要紧,漂亮不漂亮,对他来说倒算不了什么!要是你头脑里没有教养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还是一钱不值。——契珂夫 34.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 35.优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洛克 36.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 37.教养就是习惯于从最美好的事物中得到满足而且知道为什么。——范戴克 38.为了使儿童具有自信,获得一点点与人相处的技能,就去牺牲他的天真,让他和那些没有教养的邪恶的孩子交往,这是很不对的;刚毅自主的品性的主要用途是为保持他的德行。

男孩子有了与人交接的机会,没有不能学得镇定的,只要时间够。——洛克 39.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洛克 40.享有特权而无力量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

有些人在知识道德宗教信仰方面受过。

7.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

据我了解,这句话经常某些校长或教育行政官员用来要求或批评教师,而引起了不少教师的反感。

查查网上,关于这句话的讨论、辩论、争论很有不少。 反对者认为,这句话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只是给老师增加了巨大的无形压力。

赞同者认为,这句话是教师努力的方向,不少优秀教师用实践证实了这句话的真理性。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说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

这应该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映的是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任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他成长进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教好”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学生千差万别,让他们思想学习各个方面都齐步走,是不可能的。

就短期说,只要每个学生都在他们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就长期说,教的学生部分成为优秀人才,多数成为合格公民,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

有人把“教好”理解为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甚至都考上重点名牌,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形成的片面认识,犯了思想上绝对化的错误。 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好”是一个过程。

一方面,昨天没有“教好”,不等于今天不能“教好”;今天没能“教好”,不等于明天不能“教好”。另一方面,昨天有进步,还没达到“好”的标准;今天有进步,还是没达到“好”的标准;但坚持下去,不断进步,就能达到“好”的标准。

这个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既是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老师不断提高的过程。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教师的激励--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教师。但适合做教师的人中,不会教的老师、教不好的老师,肯定也是有的。

话说回来,那些“会教”的、“教好”的老师,也不是一上讲台时就“会教”、就能“教好”的,更不是天生的。他们也是逐步成长起来的。

很多优秀教师写的教育日记、建立的学生成长档案,就是这样不断探索的轨迹。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可以而且应该用这句话不断激励自己,并把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的职责和理想。

教育管理人员或社会其他人员却不应用这句话来要求所有教师,把教育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罪于教师“不会教”上。

关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