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痴佯呆的意思 诈痴佯呆的读音和出处

  • zhà
  • chī
  • yáng
  • dāi
成语名称:
诈痴佯呆
成语拼音:
[zhà chī yáng dāi]
成语解释:
谓假装痴呆。
成语出处: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不如目今权依了他们处法,诈痴佯呆,住了官司,且保全了父骨,别图再报。”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詐癡佯獃
英文翻译:
Feign ignoranc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诈痴佯呆”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假装
更多含义:
“诈痴佯呆”指故意装傻以掩饰真实意图,强调表面愚钝而内心清醒,常见于被动应对或逃避责任,如《儒林外史》中王冕为避官场装聋作哑,“装疯卖傻”侧重以夸张疯癫行为迷惑他人,如孙膑装疯逃出庞涓掌控,行为更具表演性,“大智若愚”则侧重内在智慧的外显愚拙,属褒义,如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强调智慧的自然流露,“韬光养晦”强调隐藏锋芒以积蓄力量,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属长期战略,“明哲保身”侧重避祸自保,如白居易“明哲保身,进退始终”,多含消极意味,“假痴不癫”出自三十六计,指伪装糊涂以麻痹对手,如司马懿诈病赚曹爽,更具战术性,这些词语虽都含伪装意图,但动机、情感色彩及应用场景各有侧重。

“诈痴佯呆”的单字解释

】:1.欺骗:欺诈。诈财。诈取。兵不厌诈。2.假装:诈降。诈死。3.用假话试探,使对方吐露真情:他是拿话诈我,我一听就知道。
】:1.傻;愚笨:痴呆。痴人说梦。人家笑我太痴。2.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痴情。3.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的人:书痴(书呆子)。4.由于某种事物影响变傻了的;精神失常:痴子。
】:假装:佯死。佯攻。
】:1.傻;愚蠢:痴呆。2.不灵活;死板:呆头呆脑。两眼发呆。3.同“待(dāi)”。注:呆4.旧读ái,此义又作“騃”。故《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騃”作为“呆(ái)”的异体字处理。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呆”统读dāi,而“騃”并无dāi音,故不将“騃”作为“呆(dāi)”的异体字。

“诈痴佯呆”的近义词

“诈痴佯呆”的相关成语

“诈痴佯呆”的关联成语

* 诈痴佯呆的意思 诈痴佯呆的成语解释 诈痴佯呆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