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骁卫大将军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长孙顺德受绢翻译)
1.文言文长孙顺德受绢翻译
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原文: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①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联与之共有府库耳
②犹惜其有功,不之罪
译文: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吝惜他有功绩,不惩罚他了,不过在大殿中赠送丝绢几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如果不知道惭愧,就是一只禽兽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
2.《旧唐书
刘弘基是雍州池阳人。
父亲刘升是隋朝的河州刺史。弘基年轻时放荡不羁,结交轻生重义的侠士,不管理家中的财产,借助父亲的功绩做了右勋侍。
大业末年,曾经随从炀帝征讨辽东,家里贫穷不能装备自己跟上队伍,走到汾阴,估计已经延误了期限要被斩首,没有办法,就和同行的人杀耕牛,偷偷地劝说官吏拘捕自己,关在监狱里一年多,最后以用财物赎罪论处。完事后逃命,偷马来自供衣食,于是到了太原。
恰逢高祖镇守太原,刘弘基就亲自去结交依托,又观察太宗有不寻常的风度,更加倾心太宗。因此得到太宗特别的亲近和礼遇,出去并马同行,回来住在一起。
义兵准备起事,弘基召集到二千人。王威、高君雅想叛乱,高祖让弘基和长孙顺德埋伏在议事厅后面,弘基于是指挥手下收捕了王威等。
又跟从太宗攻下西河。义军驻扎贾胡堡,与隋将宋老生交战,打败了宋老生,进攻霍邑。
宋老生率领兵众在城外列阵,刘弘基跟从太宗攻打他,宋老生失败逃走,丢下马跳到沟中,刘弘基下马砍下他的头,被授予光禄大夫。军队到了河东,刘弘基带领一千人先渡黄河,攻下冯翊,任渭北道大使,允许他可以见机从事,任用殷开山作为副使。
向西攻占扶风,有兵众六万。向南渡过渭水,驻扎在长安故城,威声大振,在金光门炫耀军威。
卫文升派兵前来交战,弘基迎击打败了卫文升,擒获一千多穿着甲胄的士兵、数百匹马。当时各军没有到,弘基先到,一战而胜利。
高祖非常高兴,赐给他二十匹马。等到攻下京城,功为第一。
跟从太宗在扶风攻打薛举,打败了敌军,追赶到陇山才返回。多次升任后任右领都督,封为河间郡公。
接着跟从太宗筹划谋取东都,在璎珞门外交战,打败敌军。官军返还,弘基殿后。
隋将段达、张志在三王陵列阵,弘基打败了他们。武德元年,任命为右骁卫大将军,因为是开始策划起义的元勋,可以宽恕一次死罪,任行军左一总管。
接着又跟从太宗讨薛举。当时因为太宗生病留驻在高摭城,弘基、刘文静等和薛举在浅水原交战,官军失利,八总管全都失败了;只有弘基一军奋力苦战,后来箭用完了,被薛举俘获。
高祖嘉奖他临难不屈,赐给他家很多粟帛。薛仁杲平定后,得以返回,恢复了他的官爵。
这时正值宋金刚攻陷太原,朝廷派遣弘基屯驻在晋州。裴寂被宋金刚打败,人心惊恐,丧失了本来的斗志。
宋金刚带兵进逼城下,弘基守不住,城池又被敌人攻占。弘基不久得以逃回,高祖安慰他,任命他为左一总管。
随从太宗驻军在柏壁,率兵二千人从隰州直奔西河,切断敌人的归路。当时敌兵锋芒正盛,弘基坚守壁垒,使宋金刚的军队不能前进。
等到宋金刚逃走,弘基率骑兵阻击,到达介休,与太宗会合,追上并打败了宋金刚。多次加封后任命为任国公。
不久又随从太宗攻打在沼州刘黑闼,凯旋回师后,任秉钺将军。恰逢突厥进犯,弘基带领步兵一万,从豳州北界东起子午岭,西到临泾,修筑军营工事,辅助淮安王李神通,防备突厥在北部边境入侵。
九年,因为辅佐王命有功,实际上享受封邑九百户。太宗即位,眷顾和待遇更盛。
李孝常、长孙安业图谋造反,因为和他们交往受到牵连被除去名籍。一年多后,起用为易州刺史,恢复了他的爵位,任命为卫尉卿。
后来因为年老请求还乡,皇帝任命他为辅国大将军,每月的初一、十五上朝,他的俸禄及赏赐和在职官吏一样。太宗征讨辽东时,让弘基作前军大总管。
跟从皇帝在驻跸山攻打高延寿,奋力战斗有功,太宗多次慰劳勉励他。永徽元年,去世,终年六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