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镒苏州人文言文答案(求新唐书·张镒传译文)
1.求 新唐书·张镒传 译文
张镒字季权,又字公度,是国子祭酒张后胤的五世孙。父亲张齐丘,曾任朔方节度使、东都留守。张镒因祖上功业授任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上表任用他为元帅府判官,多次迁升为殿中侍御史。乾元初年,华原令卢枞因为公事责备同乡人齐令诜。齐令诜,是宦官,(对卢枞)怀恨在心,设计陷害卢枞(使他)获罪。张镒复查后认为(卢枞)应当免官,承办官吏迎合上级以死罪论处(卢枞)。张镒为此不平,就告诉他母亲说:”如今为卢枞申诉,卢枞免于死而我获罪贬官。沉默不语则有负国家,贬官又为太夫人添忧,请问如何能使您安心?”母亲说:”儿不要有负于道义,我就安心了。”于是(张镒)坚持纠正对卢枞的处罚,卢枞得以流放,张镒被贬为抚州司户参军。后改任晋陵令。江西观察使张镐上表任命他为判官,又升为屯田、右司二员外郎。为母亲守丧,以尽孝闻名。不轻易与人交往,只与杨绾、崔祐甫关系密切。
大历初年,出任濠州刺史,治政清明宽简,引进经术之士教授生徒。等他离任时,州中考中明经科的达四十人。李灵耀在汴州反叛,张镒招集并训练乡兵严加守卫,皇帝下诏褒扬他,升任侍御史,兼任缘淮镇守使。
建中二年,授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第二年,因两河用兵,皇帝下诏减少御膳和皇太子的食物,张镒于是上奏减少堂餐钱和百官官俸的三分之一,来资助国用。当时黜陟使裴伯言举荐潞州处士田佐时,下诏授任田佐时为右拾遗、集贤院直学士。张镒认为礼待太轻,恐怕不足以使田佐时受到鼓励,(皇帝)又下诏命州县官吏带绢百匹、粟百石到他家聘请,田佐时最终没有赴任。
卢杞忌恨张镒刚直,想除去他。此时朱泚率领卢龙军戍守凤翔,皇帝挑选人来代替他,卢杞就谎称:”凤翔将校,官品一向很高,不是宰相重臣,不可镇抚,臣应前去。”皇帝不允许。卢杞又说:”陛下必定认为臣容貌丑陋身材矮小,不为三军所信服,恐怕以后会发生变乱,臣就不敢主动谋求,只请陛下选择。”皇帝就看着张镒说:”文武兼备,望重内外,没有人能取代你,希望(你能)为朕安抚卢龙军。”于是张镒以中书侍郎之职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张镒知道被卢杞暗算,但无话可说,于是两拜后接受诏命。
2.张善安传 旧唐书 文言文翻译
【原文】张善安,兖州方与人。
年十七,亡命为盗,转掠淮南。会孟让败,得其散卒八百,袭破庐江郡。
依林士弘,不见信,憾之,反袭士弘,焚其郛,去保南康。萧铣取豫章,遣将苏胡儿守之,善安夺其地,据以归国,授洪州总管。
武德六年反,辅公祏以为西南道大行台。善安掠孙州,执总管王戎,袭杀黄州总管周法明。
会李大亮兵至,为开晓祸福,答曰:“善安初不反,为部下诖误。降,今易耳,恐不免,奈何?”大亮曰:“总管定降,吾固不疑。”
因独入其阵,与善安握手语,乃大喜,将数十骑诣大亮营。大亮引入,命壮士执之。
骑皆惊,引去,悉兵来战。大亮谕以善安自归,无庸斗。
其党骂曰:“总管卖我!”遂溃。送善安京师,称不与公祏谋,高祖赦之。
公祏破,得其书,遂伏诛。【注释】1、亡命:谓削除户籍而逃亡在外。
泛指逃亡,流亡。2、会:适逢;恰巧碰上。
3、散卒:指被击溃了的士兵。4、见:被。
5、郛(fú):形声字,从邑孚(fú)声。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
本义是外城,即古代指城圈外围的大城。6、保:占据;占有。
7、归国:指归顺唐王朝。8、辅公祏:隋末、唐初江南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齐郡临济(山东济阳东章丘西北)人。
与杜伏威一起率领江淮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打击了隋、唐王朝。后被唐王朝攻灭。
9、以为:任命某人做某官。10、执:抓住;逮捕。
11、开晓:开导使明白。12、祸福:指利害关系。
13、诖误:贻误;连累。14、伏诛:被杀。
【译文】张善安,是兖州方与县人。十七岁的时候,逃亡在外做了强盗,后来跑到淮南抢掠。
恰巧碰上孟让被朝廷打败,(他)得到了他800名被击溃了的士兵,袭击庐江郡。后来依附林士弘,(但是)不被他信任,他对此感到很遗憾。
(后来他)反过来袭击林士弘,焚毁了他的外城,离开林士弘占据了南康军。萧铣夺取了江西南昌,派遣将领苏胡儿守城,张善安夺取了南昌城,占据南昌以后带着南昌城归顺了唐王朝,被朝廷授予洪州总管之职。
武德六年他又反叛,辅公祏任命他做西南道大行台。张善安侵扰孙州,抓住了孙州总管王戎,偷袭杀掉了黄州总管周法明。
适逢李大亮率兵来到,为开导他使他明白利害关系,(希望他投降),张善安回答说:“我当初没想造反,是被部下连累。如果投降,现在很容易啊,(只是我)害怕不免(被怀疑不被信任的命运),怎么办呢?”李大亮说:“你决定投降,我就一定不怀疑。”
于是独自一人进入张善安的战阵中,与张善安握手谈话,张善安这才大喜,带领几十个骑兵来到李大亮的军营。李大亮引导他进入军营,命令壮士捉住了他。
同来的骑兵都大吃一惊,退后离开,带领全部士兵来做战。李大亮告诉他们张善安自己已经归顺,不要做无谓的困兽之斗。
他的不下骂到:“总管出卖我们!”于是大军溃败。李大亮押送张善安到京城,说他没有参与辅公祏的反叛,唐高祖赦免了他。
辅公祏被打败,得到他的劝降书,于是就被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