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不欺文言文(宋真宗爱晏殊不欺译文)

1.宋真宗爱晏殊不欺译文

宋朝的晏殊,从小就诚实善良且聪明好学。

七岁时,文章就写得很好了。十五岁那年,晏殊因聪明过人,被县令作为神童,推荐给真宗皇帝。

晏殊本可以直接由皇上面试,但他执意要参加科举会考。他认为只有会考所反映出的成绩,才算是自己的真实才学。

主考官同意了晏殊的要求,决定让他同三千一百多名举人一起会考。 考试开始了,当考题发下来的时候,晏殊一看题目刚好是做过的。

他拿起毛笔,想了一会儿,就举起手对主考官说:“大人,这个题目我在家已经做过了,如果再做一遍,这不就是弄虚作假了吗?请您另外给我再出个题目做,好不好?”皇上喜欢他的诚实,写完了,数次夸他写得好。

晏殊不欺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晏殊不欺文言文翻译,晏殊不欺文言文拼音版

2.晏殊的文言文

1(1)正当,适逢 (2)当权者都不明白其原因 (3)最终受到重用 2 答案:B 可以理解为:于朝廷荐之,余将于事者告 “于”都用做介词 ,“向”的意思 A在树边休息,“在”的意思 C,是“比”的意思 D,“在”的意思,刻在上面 3 (1)只有晏殊关门和兄弟读书,这样地敦厚持重,恰好可以当东宫官。

(2)我不是不喜欢闲游玩乐的人,只是因为贫困,没有可以用来闲游的。 4 诚实 ,实事求是。

等等 从 “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可以看出 只是个人读完后写的,用作参考 呵呵。

文言文,晏殊

3.晏殊诚实无欺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991—1055)“诚实无欺”的故事,至今仍脍炙人口。

故事说的是:晏殊参加殿试时,发现考题是自己曾经练习写过的。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皇帝和主考官说明了实情。他说:“皇上,这个题目我曾经练习写过,请另外出一个题目给我做吧!”皇帝不以为然,以为晏殊多事,说:“做过的题目也不要紧,你写出来,如果做得好,也可录取。”一旁的主考官也再三劝说:“另外换个题目,万一做不好,就要落第,你要三思而行!”晏殊似乎已经深思熟虑了,他说:“不换题目,即使考中了,也不是我的真才实学;换了做不好,说明我学问还不够,我不会有一句怨言的!”晏殊诚实,如天地自然。如果按时下一些人的流行说法,晏殊是一个天大的傻瓜,考试谁不猜题、押题,何况是自己练习过的考题,那可真是“苍天有眼,天助我也!”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谁还会想去换一个考题?然而,晏殊换了,他以自己的“诚实无欺”,真真实实地“考”出了自己的水平。

晏殊不欺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