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与盾文言文解释(“人有鬻矛与盾者”出自先秦韩丰的《予与盾》,意思是一个楚国人既)
1.“人有鬻矛与盾者”出自先秦韩丰的《予与盾》,意思是一个楚国人既
“人有鬻矛与盾者”2113出自先秦韩丰的《予与盾》,意思是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
对的。
“人有鬻矛与盾者”出自先秦韩丰的《予与盾》,意思是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
——5261————————————————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常用来讽刺那些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人(或现象)。 《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一致,不能违背4102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
在《矛与盾》中,楚国人,1653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回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答。
2.“予盾”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释义:
1.矛和盾2113,比喻言行自相抵触5261
2.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4102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互1653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读音:[ máo dùn ]
造句:
1、做错事的人用谎话来掩饰自己往往说的话都是自相矛盾的。
2、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在说谎,你却不拆穿他。
3、同学之间产生矛盾要及时解决,以免影响团结。
4、老师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要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不能只听信片面之词。
近义词:冲突 抵触
反义词:统一 融洽 和谐 一致
3.予盾的意思
矛盾
máodùn
①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古代故事传说,有一个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没法回答了(见于《韩非子·难一》)。后来‘矛盾’连举,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百出|自相~。
②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③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④泛指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他俩的意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