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文言文诡异事或(美国9.11事件)
1.美国9.11事件
美国以本•拉登策划了 “9 • 11”事件为由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可是,战争已经过去10 多年了,“9 • 11”事件还有许多谜底至今尚未被解开。在2001年9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约早上8时50分,纽约市曼哈顿区遭到恐怖袭击。
世贸中心被两架遭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相继冲击,两座大厦随即起火并冒出大量浓烟, 稍后相继倒下,伤亡人数难以估计。 此外,世贸中心倒塌后大约一小时,位于华盛顿的五角 大楼被第三架飞机撞击,两度爆炸后,其中西翼大楼随即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这就是 震惊世界的“9 • 11”事件。事后,美国认为本•拉登是这一恐怖事件的罪魁祸首,并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可是, 就人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9 • 11”事件疑点重重。 美国总统布什是何时获悉“9* 11”事件,以及他对整个事件都了解哪些内情呢?有消 息称布什在2001年8月6日的度假期间就收到了一份来自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的“分析 报告”。
报告警告布什,美国可能会很快受到恐怖分子的攻击。那么,这份警告报告的性质 到底是什么样的?有关的恐怖警告细节是什么?当时布什是否应该立即终止假期直接返回 华盛顿研究相关问题呢?在这些问题上,布什政府一直采取低调的回避态度。
他们的这种态 度,让公众产生了巨大的怀疑。难道真如人们所猜测的:早在“9 • 11”事件发生之前,美国政府就收到了相关的警告, 但却因为疏忽大意或自以为是而未能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但这一切还仅仅是猜测,到目前 为止,人们对真相还不得而知。
关于“9 •11”事件本身,还有很多疑点没有解开。 许多人认为,当时并没有飞机撞击五 角大楼,“9•11”事件是美国政府一手制造的,目的是给入侵阿富汗和后来人侵伊拉克制造借口。
疑点一:从最早播出的袭击画面上可以看到飞机残骸。五角大楼外的草坪上干干净净, 没有飞机的残骸。
官方的解释是飞机已完全冲入大楼并在高温中烧毁,因此没有在外部留下 残骸。 后来有媒体刊登了一幅飞机机身残片的照片,它被广泛用于证明确曾有过飞机撞击。
但在政府公布的残骸回收清单上并没有这块残片。疑点二:恐怖分子的驾驶技术。
劫机的恐怖分子名叫哈尼汉茹尔,他是否有能力驾驶 飞机如此精确地撞进五角大楼?官方称飞机撞楼时飞行高度很低,但时速高达850千米,汉 茹尔有这么好的驾驶技术吗?在这场过于干净的、未在草坪上留下一点痕迹的飞机撞楼事件 中,这名非职业飞行员不太可能实现如此低空却如此完美的飞行。 疑点三:撞击留下的洞太小。
飞机撞上了五角大楼的外墙,并在墙上留下了一个洞。 有人认为这个洞太小,不可能是波音757所为。
此外飞机的两翼没有在墙上留下任何痕迹, 外部也没有任何机翼或尾翼残片。另据目击者称,他们看见一个好像20座小飞机的物体撞 上了外墙,并发出了导弹似的声音。
因此有人估计真正袭击五角大楼的是导弹。疑点四:被藏起来的监控录像。
在袭击当天,可能记录下撞击过程和撞击前飞机数千 米飞行轨迹的所有监控录像全被联邦调查局拿走。后来在审讯恐怖嫌疑犯穆萨维的过程中, 一些录像才公之于众。
它们画面粗糙,并不能明显证明有飞机撞上了五角大楼。 疑问五:“9 • 11”当天崩塌的有三座楼,世贸双塔,再就是世贸7号楼。
世贸7号楼 就在世贸双塔的一边,十几层楼高,没有遭到飞机撞击,但是个别楼层有轻微失火。这座楼 在“9 • 11”下午3点左右,也以和世贸双塔类似的方式崩塌。
“9 • 11”调查委员会说,它 是因为双塔的火蔓延到它的楼层,导致崩塌的。 事实是世贸双塔周围有很多类似的建筑,而 且有的失火情况比它还严重,但都没有崩塌,为什么只有世贸7号楼崩塌了?疑问六:世贸双塔在“9。
11”之前3个礼拜,被纽约一个大富豪买下,并投了 30亿 美元的保险,其中包括遭受恐怖袭击之后的赔偿。世贸双塔的幸存者回忆,在“9* 11”之 前半年,有一支不明身份的建筑检查队对世贸双塔进行过检查。
在世贸双塔的地下室,以及 第六层、第九层等人们发现了一些溶化物。世贸地下室曾经遭遇过恐怖袭击,之后它的入口均配备有防爆犬。
但是在“9* 11”之 前不久,所有的防爆犬被撤走一个小时,而下达这项命令的是布什的弟弟;世贸全部工作人 员曾经被全部撤离过,原因是安全演习。 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最高指挥权在“9 • 11”之前2个月,被美国副总统切尼从国防部长那 里收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
而北美防空司令部负责北美防空,也包括下令击落有威胁的飞行器。“9 • 11”事件所留下的种种疑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被解开。
期待后人能有更多相 关的证据来证明大家的猜测。
2.中庸章句右第十章原文是
右第十章。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素,按汉书当作索,盖字之误也。索隐行怪,言深求隐僻之理,而过为诡异之行也。然以其足以欺世而盗名,故后世或有称述之者。此知之过而不择乎善,行之过而不用其中,不当强而强者也,圣人岂为之哉!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遵道而行,则能择乎善矣;半涂而废,则力之不足也。此其知虽足以及之,而行有不逮,当强而不强者也。已,止也。圣人于此,非勉焉而不敢废,盖至诚无息,自有所不能止也。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不为索隐行怪,则依乎中庸而已。不能半涂而废,是以遯世不见知而不悔也。此中庸之成德,知之尽、仁之至、不赖勇而裕如者,正吾夫子之事,而犹不自居也。故曰唯圣者能之而已。
3.古代文言文鬼故事,鬼最后变为了一只羊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曰:“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
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共递相担:两人交替地背着。)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鬼,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咋咋:惊叫的声音。)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着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石崇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