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文言文翻译练习(2014安徽语文中考文言文题目)

1.2014安徽语文中考文言文题目

2014年安徽省【三】(15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植:

(5)宜乎众矣 宜: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三】(15分)

14.(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5)当然(5分,各1分,意思对即可)

15(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

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2分)

17.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4分)

201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2014全国二卷语文文言文翻译,2014年全国一卷语文文言文翻译

2.高中文言文训练55篇翻译

2007文言文翻译 暑假作业 1.萧颖士傲物自侮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考中进士。

自恃才华,傲慢无比。经常携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

偶然在一处休息,自己喝酒吟诗。正赶上暴雨狂风。

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同一处避雨。萧颖士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口出不逊。

很快雨停,云去天开。马上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

萧颖士急忙打听,有人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 过去萧颖士去求见了好几次,没有接见,此时很惊愕。

第二天写了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王尚书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偏房的廊下,坐下来责备他,并说:“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

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自恃才名,所以才傲慢到这个样子,只能是中个进士吧。”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任上。

2.郭琇面劾权臣 康熙年间,山东的名臣,除了李之芳、董讷,就属郭瑞卿最为刚正了。郭瑞卿名琇。

当明珠(好像姓爱新觉罗)执政时(那时明珠是宰相),明珠十分专横,满朝文武都敢怒不敢言。郭瑞卿为人刚直不阿,曾经在明珠的生日宴会时(前),一一列举他的恶行,并列入弹劾明珠的奏章之上。

然后放入自己的袖子里(古人袖子宽大),坐着马车来到明珠家(赴宴),他亲自上门递上名片(古人当官递名片者多为家丁)。明珠知道郭瑞卿向来性格倔强,(亲自)拜见实属不易,(于是)整衣冠(亲自)迎接。

郭瑞卿入座后,长久的拱手作揖而不把手松开,(坐移时?是否应为作揖时?)在座到位子上时(如果是作揖时则译为:作揖的时候),故意频频的用手指着自己的袖子(暗示袖子里有好东西)。明珠(见状)大喜说道:“御史公(指郭瑞卿)近来兴致不浅啊,这次有道喜的寿诗可以赐教吗?”郭瑞卿说:“没有,没有。”

(然后)郭瑞卿把手伸入衣袖拿出东西来给大家看,原来是一封奏章。明珠拿过来还没读完,郭瑞卿突然拍案而起说道:“(我)郭琇无礼了,(尽然)要弹劾老朋友,应该受罚。”

然后举起大酒杯连喝数杯,(完后)疾步离开,(参加明珠生日宴会的)满堂宾客都(因郭瑞卿的大胆举动)十分吃惊。(后来)没过几天,朝廷罢明珠的官的圣旨就下来了。

3.王昭君 汉元帝后宫妃嫔很多,皇帝不能每个都看,就让画匠把她们的相貌画下来,按照画上的美丑召来宠幸她们。宫女们都贿赂画匠,多的给十万钱,少的也不下五万钱。

只有王嫱(昭君)不肯贿赂画匠,所以得不到皇帝的召见。匈奴来朝拜汉元帝,请求赏赐一个美人作为他们的阏氏(相当于皇后)。

于是皇帝按照画像让王昭君出嫁。等到出发的时候,召见了昭君,原来昭君的容貌在后宫没有能比得,善于应对问话,举止优雅大方。

元帝后悔了但是名字已经定了下来。元帝注重对外国讲诚信,所以没有换人。

于是追究这件事,画匠们都被处死,抄没他们的家产都有许多。画匠中有个杜陵人毛延寿,他画人,老少美丑,都一定要逼真;安陵人陈敞、新丰人刘白、龚宽,都擅长画牛马飞鸟等画,热的容貌的美丑,不亚于毛延寿;再往下的杜阳望也善画画,尤其善于控制颜色;樊育也善于控制色彩,他们都同一天处死并抛尸示众。

京城的画匠于是很稀少了。 4.吕僧珍不仗势 吕僧珍,字元瑜,是东平郡范县人,世代居住在广陵。

…… …… 吕僧珍在位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堂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

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

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5.白敏中与贺拔惎 长庆中期,王起再次作考官。

准备取白敏中为状元,但是又不满意他同贺拔惎往来。贺 拔惎有文才,但狂放无羁。

于是王起私下让亲信把他的意思告诉给白敏中,希望白敏中断绝 同贺拔惎的交往。亲信把这话传给白敏中,白敏中表示接受,答应照办。

不久贺拔惎拜访白敏中,白敏中的家人骗他,说白敏中出门不在家。贺拔惎等了很长时间,无言而去。

白敏中马上跑出来,让仆人把贺拔惎喊回来,如实相告。并且说:“凭着才学,哪个门不通,怎么能对不起朋友?”于是共同饮酒,大醉,睡至日头老高尚未起床。

王起的人看到这情形,发怒而去。”告诉了王起,并且说:“让他们断交是做不到的。”

王起说:“我本来只想取中白敏中,现在更应该同时取中贺拔惎了。” 6.董永与织女 汉朝董永是千乘人。

年少时就死了母亲,和父亲住在一起。(父子)一起尽力种地,(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自己跟着。

父亲死了,没有什么东西埋葬,就自己卖身为奴,用(卖身的钱)供办丧事用。主人知道他贤能,给了他一万钱而且打发他自由地走了。

董永行完了三年守丧之礼,要回到主人家,再去做奴仆。在道。

文言文,翻译

3.2014语文文言文阅读金史李晏翻译

李晏字致美,是泽州高平人。性格警悟敏捷,风流倜傥讲义气。皇统六年,考中经义科进士。调岳阳县丞。转任辽阳府推官,任中牟令。时逢海陵王营建汴京,从黄河运送木材,李晏负责这件事。李晏因为要经过三门峡天险,前后失败的人很多,因此飞报行台。把木材分散投入水中,让工匠在下流取木材,人们都感到很便利。当时正在商议郊祀大礼,命他代理太常博士,不久正式授予他此职。世宗对大臣说:"翰林院旧人很少,新人大多学识不深,以至于少有能够撰写诏赦册命之文的人。可以挑选在外任职的有文采的人来写。"左右有人推举李晏,皇上说:"李晏是我所了解的。"于是召为翰林直学士,兼太常少卿。

恰好有个臣子因病请假,世宗认为他有诈,对李晏说:"你素来刚正,现在某人诡称有病,因为是宰相的旧亲,就畏怕不纠察吗?"李晏跪下回答说:"我虽然年老,平生所靠的就是诚实和正直罢了。百官因病请假,监察应该审察,我是中丞,对官吏的奸恶隐私就应当直言。因病请假,这是小事,我可能不知道,但是怕宰相做什么呢?"李晏退出,世宗目送他,说:"李晏年老,但他的气节不衰减。"一天,御史台奏请增加监察的官员,皇上说:"察访内外的官员,本属于监察官的职责。但你们如果有所闻知,就应该弹劾。何况纠正过失是台官的职责,如果自己不能正身,又怎么能够正人呢?"望着李晏说:"豳王年少,不熟悉练达朝中之事,我把御史台的事务委托给你,你应当一一用心。"

当初,锦州龙宫寺,辽朝的君主拨赐民户让他们交税给寺庙,时间长了就把他们没收为奴仆。有想申诉的人,被害死在岛中。李晏于是上奏上:"按规定,僧人不能杀生,何况人命呢。辽朝把民户当作二重税户,这是无道到极点,现在幸遇圣朝,请求全部释放为良民。"世宗采纳了他的话,因此被释放的有六百多人。已经去世的同判大睦亲府事谋衍家里有 百姓的债券,累计利息不能偿还,于是沦为奴仆,他们多次向官府申诉,不能为他们伸冤。到这时,投书到检举箱自陈。事情下到御史台,李晏查证案件获得实情,于是上奏免除他们的债务。

章宗即位,李晏筹划以十件事进奏上去。又奏请:"请求委任待制党怀英、修撰张行简输直,担任进读陈言文字的官职,以求扩大皇上的视听。"都采纳了。因为年老请求退休,改任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过了两年,又重申以前的请求,授予沁南军节度使,过了很久,退休。皇上考虑到他是先朝旧臣,又起用为昭义军节度使。明昌六年,告老回家,患病,诏授他的儿子左司员外郎李仲略为泽州刺史,以便赡养他的父亲。承安二年去世,年龄七十五岁,赐谥号文简。

4.求十篇短篇文言文附练习及答案

[《蔡勉旃坚亡友财》原文]蔡璘,字勉旃,吴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 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

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且父未尝 语 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而 翁知我, 故 不语郎君。” 卒辇而致之 。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 故 不语郎君 故:_____________ ②且父未尝 语 我也 语:_____________ ③ 亡 何,其人亡 亡:_____________ ④ 而 翁知我 而: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卒辇而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现了蔡勉旃怎样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所以 ②告诉 ③通“无”,没有 ④你,你的 2.①哪有寄存一千两白银却没有凭据的? ②(蔡勉旃)最终用车子运着(白银)送还给了他。

3.“重诺责,敦风义”或者“诚实守信”。(意对即可)[《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文中"积水空明"四字描写的内容表现了景物的哪些特点?2.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句便勾画出一幅动人的夜景,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一下它的高超之处吗?3.最后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苏轼在文中写竹子与柏树的用意何在?5.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6.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前.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答案: 1.表现了月光的清澈透明。

2.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3.结尾抒怀,更出意境!结尾“闲人”二字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表达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4.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5.表达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6.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滥竽充数》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请解释“宣王说之”中的“说”的含义,并写出《论语十则》中用法相同的句子。

2.成语__就出自本文,比喻的是___。答案1:高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2:滥竽充数,比喻没本事却混在有本事得人群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客人问元方的父亲在不在家时,元方直接回答“已去”行不行?为什么还要加上“待君久不至”这一句?2.你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作为依据。

答案: 1、不行,因为文章要体现人物的诚信。2、陈太丘守时诚信、友人知错就改、元方率真、聪明。

[《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 文中哪一个词语能统领全篇? 2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灵,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3陋室外是什么颜色?景色有何特点? 4 品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与入的秒用. 5“谈笑有鸿儒”中的”鸿儒”,可否换成”群儒”?请说说理由答案: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类比斯是陋室;有仙则灵,有龙则灵 暗喻 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外部环境的美。

5.不能,鸿儒乃大儒,群儒一词中不乏包含了一些腐儒。[《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可爱。

2014文言文翻译练习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