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夏天文言文(去年夏天用文言文怎么说)
1.去年夏天 用文言文怎么说
一个晴朗的双休日,我正在邻居阿敏姐姐家玩,姐姐家里养有一只纯黑色的小狗,叫小汪.它非常逗人喜爱,我很喜欢和它玩. 我正在姐姐房里看书,看着看着觉得有点累,就到处走走,欣赏姐姐家大厅的摆设.忽然,我的眼睛被三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吸引住了.“真美啊”我由衷地赞叹,将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观赏起来.正当我陶醉地看着水晶球时,一不小心,我手滑了一下,整个水晶球落在地上,“啪”地一响,碎成了两半.顿时,我的背后直冒冷汗,脸上一阵青,一阵红.楼下传来阿敏姐姐的叫声.正巧,姐姐家的小狗在楼梯上玩耍,我眉头一拧,计从心上,慌忙地躲进了卫生间. 姐姐上来时,看到这样的情景,她呆住了.随后,她问:“这是谁干的?”,语气中夹着一丝愤怒,我在卫生间里整顿了一下,然后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出卫生间,问:“发生什么事了?”姐姐问我:“你有没有看见谁将水晶球打碎了?”“我没有看见,刚才我上厕所了,可能是小汪吧.”我说.姐姐听了,不由得分明就拿起扫把往小汪身上打去,还边打边骂.每大一下,我的心就痛一下,仿佛那扫把不是打在小汪身上,而是打在我身上. 事后,阿敏姐姐将小汪送给了同学.我知道姐姐是因为那件事才这样做的,我很想跟姐姐说清楚事实,但自己却没有勇气,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啊。
2.关于夏天的古文 百度知道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关于夏天的古文 百度知道
【年代】:清【作者】:曹雪芹【作品】: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内容】: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子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观刈麦,时为周至县尉 【内容】: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