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愚诗钞序文言文练习(《海愚诗钞》序文言文答案)

1.《海愚诗钞》序文言文答案

海愚诗钞序(清)姚鼐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

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

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2],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3],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4],则必无与于文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能无所偏优于其间。

其故何哉?天地之道,协合以为体,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5],伸刚而绌柔[6],故人得之亦然。

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7]。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

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余年中数人焉耳。

甚矣,其得之难也。今世诗人,足称雄才者,其辽东朱子颖乎?即之而光升焉[8],诵之而声闳焉,循之而不可一世之气勃然动乎纸上而不可御焉[9],味之而奇思异趣角立而横出焉[10],其惟吾子颖之诗乎?子颖没而世竟无此才矣!子颖为吾乡刘海峰先生弟子,其为诗能取师法而变化用之。

鼐年二十二,接子颖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

子颖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11],三年而余归,子颖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子颖自少孤贫,至于宦达,其胸臆时见于诗,读者可以想见其蕴也[12]。

盖所蓄犹有未尽发而身泯焉。其没后十年,长子今白泉观察督粮江南,校刻其集。

鼐与王禹卿先生同录订之[13],曰《海愚诗钞》,凡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序。

注释:[1]《海愚诗钞》:朱子颖的诗集。朱子颖字海愚,其生平见前姚鼐《宋双忠祠碑文并序》注。

[2]“有其一端”句:指阴阳刚柔只有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却完全没有。亡:无。

[3]偾(fèn布)强而拂戾:紧张激烈而违逆乖张。偾:紧张,兴奋。

拂戾:违逆不顺。[4]阉幽:蔽塞昏暗。

[5]下:贬低。[6]伸刚而绌柔:扬刚而抑柔。

[7]温深:温和深厚。[8]即:接触。

[9]循之:顺着往下看。御:节制。

[10]角立:卓然特立。按以上四句形容朱子颖诗的阳刚之美。

[11]延:聘请、邀请。[12]蕴:积蓄。

[13]王禹卿: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清代文学家,名画家;乾隆进士,官至云南临安知府。为文尚瑰丽,老归平淡。

著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此文所论,也是文学风格的阳刚阴柔问题。

而据此文所论,又可见出作者于阳刚、阴柔二者,更欣赏阳刚之美。作者慨叹“雄才”难得,可见他心目中阳刚之美的境界是很高的。

2.《海愚诗钞》序文言文答案

能不能把具体的题目给出来?

我不知道题目,简单翻译下,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海愚诗钞序(清)姚鼐

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2],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3],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4],则必无与于文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能无所偏优于其间。其故何哉?天地之道,协合以为体,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5],伸刚而绌柔[6],故人得之亦然。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7]。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余年中数人焉耳。甚矣,其得之难也。

今世诗人,足称雄才者,其辽东朱子颖乎?即之而光升焉[8],诵之而声闳焉,循之而不可一世之气勃然动乎纸上而不可御焉[9],味之而奇思异趣角立而横出焉[10],其惟吾子颖之诗乎?子颖没而世竟无此才矣!子颖为吾乡刘海峰先生弟子,其为诗能取师法而变化用之。鼐年二十二,接子颖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子颖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11],三年而余归,子颖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

子颖自少孤贫,至于宦达,其胸臆时见于诗,读者可以想见其蕴也[12]。盖所蓄犹有未尽发而身泯焉。其没后十年,长子今白泉观察督粮江南,校刻其集。鼐与王禹卿先生同录订之[13],曰《海愚诗钞》,凡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序。

译文:

我曾说文章的本源,本自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无外乎阴阳刚柔罢了。如果能体味到阴阳刚柔的精神(并能表现出来),都可以成就文章的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如果只取其中一端完全没有另外一端,刚、阳就会走向愤激乖戾,柔、阴就会变成颓废萎靡,这就对文章没有可取之处了。不过古时君子们称为文章之极致的境界,虽然要兼备二端,却也不能不在两端之中有所偏重。这是为什么呢?天地之道,阴阳刚柔和谐交融成就事物的合理存在,按规律变化又自然会生发出出人意料的表现,道理本来就是如此。这道理在天地万物之中表现出来,就高抬阳而下抑阴,伸张刚而曲屈柔,所以人体味到的天地精神也是如此。雄伟而刚劲直截的文章,必定高于温和而深沉柔婉的文章。能作温婉深沉之文的人才,不容易找到。但更为难得的,必定是能作天下雄文的人才。古今写诗的人多了,写诗又写的好的也多,但卓越超然足以称上诗中雄才的,一千多年中只不过几个人罢了。真难啊,这样的雄才太难得了.

现今的诗人,足以称得上雄才的,莫不是辽东朱子颖?一接触它就感到有光芒升起,诵读它就声气宏壮,顺着读下去就感到不可一世的勃然英气跃动纸间无可压制,回味它就发现奇思妙趣卓然独出其间,这只有子颖的诗能如此了吧?子颖走了之后世上竟然再无这样的雄才了!朱子颖是我同乡刘海峰先生的弟子,他做诗能取用先生的诗法又独出变化。我二十二岁时,首次在京师接触子颖,就知道他是那种天下绝然特出的雄才。从此相知几十年,屡经人世离合变化。子颖出任淮南运使,邀请我主持扬州书院,三年后我回了家,子颖也称病辞官而去,就再也没见过面。

子颖从小孤弱贫寒,直到他仕途腾达,他胸中精神情怀常显现于诗,读者可从中感受他的胸中块垒。子颖心怀积蕴还没有道尽就身死离世了。他逝后十年,他的长子现任白泉观察使,在江南督运粮食,校订刻印了他的诗集。我和王禹卿先生一同录排修订此集,名为《海愚诗钞》,共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作序。

注释: [1]《海愚诗钞》:朱子颖的诗集。朱子颖字海愚,其生平见前姚鼐《宋双忠祠碑文并序》注。[2]“有其一端”句:指阴阳刚柔只有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却完全没有。亡:无。[3]偾(fèn布)强而拂戾:紧张激烈而违逆乖张。偾:紧张,兴奋。拂戾:违逆不顺。[4]阉幽:蔽塞昏暗。[5]下:贬低。[6]伸刚而绌柔:扬刚而抑柔。[7]温深:温和深厚。[8]即:接触。[9]循之:顺着往下看。御:节制。[10]角立:卓然特立。按以上四句形容朱子颖诗的阳刚之美。[11]延:聘请、邀请。[12]蕴:积蓄。[13]王禹卿: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清代文学家,名画家;乾隆进士,官至云南临安知府。为文尚瑰丽,老归平淡。著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

此文所论,也是文学风格的阳刚阴柔问题。而据此文所论,又可见出作者于阳刚、阴柔二者,更欣赏阳刚之美。作者慨叹“雄才”难得,可见他心目中阳刚之美的境界是很高的。

序文,海愚诗钞

3.海愚诗钞序文言文答案

我不知道题目,简单翻译下,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海愚诗钞序(清)姚鼐

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2],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3],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4],则必无与于文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能无所偏优于其间。其故何哉?天地之道,协合以为体,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5],伸刚而绌柔[6],故人得之亦然。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7]。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余年中数人焉耳。甚矣,其得之难也。

今世诗人,足称雄才者,其辽东朱子颖乎?即之而光升焉[8],诵之而声闳焉,循之而不可一世之气勃然动乎纸上而不可御焉[9],味之而奇思异趣角立而横出焉[10],其惟吾子颖之诗乎?子颖没而世竟无此才矣!子颖为吾乡刘海峰先生弟子,其为诗能取师法而变化用之。鼐年二十二,接子颖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子颖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11],三年而余归,子颖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

子颖自少孤贫,至于宦达,其胸臆时见于诗,读者可以想见其蕴也[12]。盖所蓄犹有未尽发而身泯焉。其没后十年,长子今白泉观察督粮江南,校刻其集。鼐与王禹卿先生同录订之[13],曰《海愚诗钞》,凡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序。

译文:

我曾说文章的本源,本自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无外乎阴阳刚柔罢了。如果能体味到阴阳刚柔的精神(并能表现出来),都可以成就文章的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如果只取其中一端完全没有另外一端,刚、阳就会走向愤激乖戾,柔、阴就会变成颓废萎靡,这就对文章没有可取之处了。不过古时君子们称为文章之极致的境界,虽然要兼备二端,却也不能不在两端之中有所偏重。这是为什么呢?天地之道,阴阳刚柔和谐交融成就事物的合理存在,按规律变化又自然会生发出出人意料的表现,道理本来就是如此。这道理在天地万物之中表现出来,就高抬阳而下抑阴,伸张刚而曲屈柔,所以人体味到的天地精神也是如此。雄伟而刚劲直截的文章,必定高于温和而深沉柔婉的文章。能作温婉深沉之文的人才,不容易找到。但更为难得的,必定是能作天下雄文的人才。古今写诗的人多了,写诗又写的好的也多,但卓越超然足以称上诗中雄才的,一千多年中只不过几个人罢了。真难啊,这样的雄才太难得了.

现今的诗人,足以称得上雄才的,莫不是辽东朱子颖?一接触它就感到有光芒升起,诵读它就声气宏壮,顺着读下去就感到不可一世的勃然英气跃动纸间无可压制,回味它就发现奇思妙趣卓然独出其间,这只有子颖的诗能如此了吧?子颖走了之后世上竟然再无这样的雄才了!朱子颖是我同乡刘海峰先生的弟子,他做诗能取用先生的诗法又独出变化。我二十二岁时,首次在京师接触子颖,就知道他是那种天下绝然特出的雄才。从此相知几十年,屡经人世离合变化。子颖出任淮南运使,邀请我主持扬州书院,三年后我回了家,子颖也称病辞官而去,就再也没见过面。

子颖从小孤弱贫寒,直到他仕途腾达,他胸中精神情怀常显现于诗,读者可从中感受他的胸中块垒。子颖心怀积蕴还没有道尽就身死离世了。他逝后十年,他的长子现任白泉观察使,在江南督运粮食,校订刻印了他的诗集。我和王禹卿先生一同录排修订此集,名为《海愚诗钞》,共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作序。

注释: [1]《海愚诗钞》:朱子颖的诗集。朱子颖字海愚,其生平见前姚鼐《宋双忠祠碑文并序》注。[2]“有其一端”句:指阴阳刚柔只有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却完全没有。亡:无。[3]偾(fèn布)强而拂戾:紧张激烈而违逆乖张。偾:紧张,兴奋。拂戾:违逆不顺。[4]阉幽:蔽塞昏暗。[5]下:贬低。[6]伸刚而绌柔:扬刚而抑柔。[7]温深:温和深厚。[8]即:接触。[9]循之:顺着往下看。御:节制。[10]角立:卓然特立。按以上四句形容朱子颖诗的阳刚之美。[11]延:聘请、邀请。[12]蕴:积蓄。[13]王禹卿: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清代文学家,名画家;乾隆进士,官至云南临安知府。为文尚瑰丽,老归平淡。著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

此文所论,也是文学风格的阳刚阴柔问题。而据此文所论,又可见出作者于阳刚、阴柔二者,更欣赏阳刚之美。作者慨叹“雄才”难得,可见他心目中阳刚之美的境界是很高的。

4.《海愚诗钞》翻译

海愚诗钞序(清)姚鼐 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

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

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2],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3],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4],则必无与于文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能无所偏优于其间。

其故何哉?天地之道,协合以为体,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5],伸刚而绌柔[6],故人得之亦然。

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7]。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

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余年中数人焉耳。

甚矣,其得之难也。 今世诗人,足称雄才者,其辽东朱子颖乎?即之而光升焉[8],诵之而声闳焉,循之而不可一世之气勃然动乎纸上而不可御焉[9],味之而奇思异趣角立而横出焉[10],其惟吾子颖之诗乎?子颖没而世竟无此才矣!子颖为吾乡刘海峰先生弟子,其为诗能取师法而变化用之。

鼐年二十二,接子颖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

子颖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11],三年而余归,子颖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 子颖自少孤贫,至于宦达,其胸臆时见于诗,读者可以想见其蕴也[12]。

盖所蓄犹有未尽发而身泯焉。其没后十年,长子今白泉观察督粮江南,校刻其集。

鼐与王禹卿先生同录订之[13],曰《海愚诗钞》,凡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序。

注释: [1]《海愚诗钞》:朱子颖的诗集。朱子颖字海愚,其生平见前姚鼐《宋双忠祠碑文并序》注。

[2]“有其一端”句:指阴阳刚柔只有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却完全没有。亡:无。

[3]偾(fèn布)强而拂戾:紧张激烈而违逆乖张。偾:紧张,兴奋。

拂戾:违逆不顺。[4]阉幽:蔽塞昏暗。

[5]下:贬低。[6]伸刚而绌柔:扬刚而抑柔。

[7]温深:温和深厚。[8]即:接触。

[9]循之:顺着往下看。御:节制。

[10]角立:卓然特立。按以上四句形容朱子颖诗的阳刚之美。

[11]延:聘请、邀请。[12]蕴:积蓄。

[13]王禹卿: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清代文学家,名画家;乾隆进士,官至云南临安知府。为文尚瑰丽,老归平淡。

著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 此文所论,也是文学风格的阳刚阴柔问题。

而据此文所论,又可见出作者于阳刚、阴柔二者,更欣赏阳刚之美。作者慨叹“雄才”难得,可见他心目中阳刚之美的境界是很高的。

5.愚溪诗序文言文翻译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积蓄,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用文笔自由驱使万物,创造出一个称心满意的审美境界,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

海愚诗钞序文言文练习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