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快快)

1.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快快

一)荀巨伯探友(译文) 他远道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胡人攻打城池。

朋友对他说,“我今天就要死了,你可以离开了。”荀巨伯说,“我远道来是看你的,你让我离开,败义求生,怎么是我的行为呢?”胡人来了问他,“整个城市都空了,你是什么人,敢独自留下?”他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宁可用我的生命来代替我朋友的。”

胡人说:“我们无义之人进入了有义之国。”于是退兵了。

全城都得以保全。 1.①告诉 ②离开 ③用 ④于是,就 2.C 3.例如:荀巨伯不忍丢下有病的朋友独自避难,而且愿“以我身代友人命”,这种把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二)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他说:“你想读书吗?”原对答:“我没有钱交学费啊!”师曰:“童子若有志有此,我愿收你为徒教你读书,不收学费!”于是原就进了学堂。一个冬天,就熟读《孝经》和《论语》。

1、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2、cè shě qì。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课外,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大全

2.初中新课标阅读:文言文课外拓展训练:7年级5到9页的答案

是《四者之能》到《遭见贤尊》吗?《四者之能》:1。

C D 2。B C 3。

我如果在眼睛鼻子下面,不知道你的脸放在哪里?4。人不能之争地位,而要论作用、贡献谁大。

《自见之谓明》1。A 2。

D 3。(1)能看见自己的缺点才算明智。

(2)智慧像眼睛,能看见百步之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4。

自知之明。 5。

因为楚国不比越国好到哪去。 6。

真正的明智是指有自知之明。《盲苦》1。

A 2。C 3。

曰 后:“ 嘻 后! 地 后, 耶 后!” 4。(1)不用怕,你一松手就可以踩到实地。

(2)过了很久,很疲惫了,失手掉到了地上。 5。

要勇敢尝试,不被根本不存在的困难吓倒,要善于听别人的意见。 《遭见贤尊》:1。

C 2。A 3。

忽然被刺猬卷住鼻子,惊慌逃走,不知道休息。 4。

不管做什么事,弄清楚了再行动。以后会做的要自己做,正好我们老师有讲过。

文言文,上册,七级,答案

3.人教版7年级课内文言文,题目和答案

《世说新语》课内外四则练习(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寒雪日内集( ) 俄而( ) 雪骤( ) 公欣然( )曰 撒盐空中差( )可拟( ) 未若( )柳絮因风起(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3)撒盐空中差可拟。

5.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7.简答。

《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你还能把雪比作什么?(2)春雪 ---韩愈的对雪的比喻与谢道韫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处?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院作飞花(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列加点(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尊君在不?( ) (2)门外戏(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过: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顾:_________10.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②( )待君久不至,( )已去。

③(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2) (3) (3) 12.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4.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 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诗文)。俄而雪骤(急),公欣然(高兴地)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③“未若(不如,比不上)柳絮因(顺着,随着,趁着)风起。”公大笑乐。

即(是)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刘义庆 编著的 《世说新语》 一文。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翻译文中标有序号和横线的句子:①、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②、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 ”、人物“ 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5、主讲人对谢道韫、谢朗的答案优劣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你认为他笑什么?你能否发挥想象,补充主讲人笑后所说的一句话吗?答:(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7、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

4.七年级文言文阅读题原文,题目,答案

一、《伤仲永》的作者 是 代 家、家,本文选自《 》。

二、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忽啼求之( ) 2.借旁近与之( ) 3.邑人奇之( ) 4.或以钱币乞之( )

5、余闻之也久( ) 6、不能称前时之闻 ( )7、卒之为众人( )

8、传一乡秀才观之( ) 9、于舅家见之( )10、受之天也( )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于”

①环谒于邑人。 ②于舅家见之。 ③贤于材人远矣 ④受于人者不至

(三)其

其诗以养父母 其文理皆可观者 父利其然 其受之天 如此其贤也 彼其受之天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邑人奇之 ②宾客其父 ③利其然 ④伤仲永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段意。

2、填出相应的动词:

⑴ 描写爷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阿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描写小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描写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选出正确的一项( )

A、表现了木兰立功受赏、骄傲自豪的心情。

B、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C、表现了木兰不图荣华富贵的朴素心理。

4、选段运用了( )修辞方法。

A、比喻;B、排比;C、拟人;D、对偶;E、反问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划线字。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见往事耳

③及鲁肃过寻阳 ④即更刮目相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有两个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的关联: 、。

4.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5.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

最后一篇《孙权劝学》难一点,就挑战一下吧

七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