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七上(人教版7年级课内文言文,题目和答案)
1.人教版7年级课内文言文,题目和答案
《世说新语》课内外四则练习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寒雪日内集( ) 俄而( ) 雪骤( ) 公欣然( )曰 撒盐空中差( )可拟( ) 未若( )柳絮因风起(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3)撒盐空中差可拟。
5.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7.简答。
《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你还能把雪比作什么?(2)春雪 ---韩愈的对雪的比喻与谢道韫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处?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院作飞花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列加点(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尊君在不?( ) (2)门外戏(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过: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 引:_________ 顾:_________10.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②( )待君久不至,( )已去。
③(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2) (3) (3) 12.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4.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咏 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诗文)。俄而雪骤(急),公欣然(高兴地)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③“未若(不如,比不上)柳絮因(顺着,随着,趁着)风起。”公大笑乐。
即(是)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刘义庆 编著的 《世说新语》 一文。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翻译文中标有序号和横线的句子:①、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②、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 ”、人物“ 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5、主讲人对谢道韫、谢朗的答案优劣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你认为他笑什么?你能否发挥想象,补充主讲人笑后所说的一句话吗?答:(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7、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
2.初一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20和25课,题目要经典,最好有个
20 山市 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éng)不一见。
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chán)院。无何,见宫殿(diàn)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 ( fēi ) 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shǔ),楼愈(yù)高,则明渐少。
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àn)然缥缈(piāo)(miǎo),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问: 1、句子翻译: (1)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2)唯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答: (1)忽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2)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问: 2、文中所描写的情景实际上是一种什么现象?用一个成语来回答。
现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意思? 答: 2、海市蜃楼,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问: 1、《咏雪》一问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 1、融洽、欢快、轻松 问: 2、读了《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你认为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要求有哪两点? 答: 2、为人为事要讲信用,讲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