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官如治家文言文翻译(《治官如治家》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1.《治官如治家》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原文:《治官如治家》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训.矣。
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释义:《治官如治家》做官就像治家,古人曾经有这样的教导。因为治理家事,无论轻重大小,都是应该知道的;如果有不知晓的事,那么就会有治理不到的地方。
更何况管理百姓的长官,众多的职责集于一身,像学校、驿站、仓库、监狱、水道沟渠、桥梁堤防,大凡此类,需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了。观察时机,估计力量,破旧的修整它,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以前没有的修建它。
如果说,那个东西不修建,关我什么事?转眼就任满辞官而去,为什么要劳烦自己呢?这个念头一旦萌生,那么众多的事务也就都荒废了。前人说:公家的事务,(官员)如果不尽一点心思,就是无功受禄,上天会降罪于他的。
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
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
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谥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2.《治官如治家》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1. 原文:《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训.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2. 释义:《治官如治家》
做官就像治家,古人曾经有这样的教导。因为治理家事,无论轻重大小,都是应该知道的;如果有不知晓的事,那么就会有治理不到的地方。更何况管理百姓的长官,众多的职责集于一身,像学校、驿站、仓库、监狱、水道沟渠、桥梁堤防,大凡此类,需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了。观察时机,估计力量,破旧的修整它,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以前没有的修建它。如果说,那个东西不修建,关我什么事?转眼就任满辞官而去,为什么要劳烦自己呢?这个念头一旦萌生,那么众多的事务也就都荒废了。前人说:公家的事务,(官员)如果不尽一点心思,就是无功受禄,上天会降罪于他的。
3.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谥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尊称为张文忠公。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3.治官如治家,翻译
【译文】 管理官员就像治理家庭一样,古人经常有这样的训诫。一个家庭的事情,无论是缓是急,是大是小,都是应当知道的;有所不知道的,就有治理不到的地方。何况管理百姓的长上官,是负有各种各样的责任的,如学校教育工作,如驿站转运工作,如粮食和草料的储运工作,如刑狱司法工作,如农田水利工作,如道路桥梁和边防城堡建造工作等,一应分管的事情太多了。要观察时机,估计力量,有弊端就修葺改造,有被污染的就清洁它,有堵塞的就疏通它,有缺少的就补足它,原先所没有的就从头规划营治。如果(有人)说他不勤心治事,干我什么事啊,人的一生一瞬间就过去了,为何要如此难为自己呢?这种念头一旦萌生,各种政务就会荒废了。年辈长、资历深的人(曾经)说过:“国家的事务,如果一丝一毫也不尽心,(作为官员)就是无功受禄,就会老天的惩罚。”
4.张养浩三事忠告 牧民而治 治官如治家翻译
张养浩《三事忠告》中“ 牧民而治, 治官如治家”的翻译:把下辖的百姓当作牛羊来管理,把官员当作家庭成员来管理。
牧民而治 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牧”有守护、治理之意。“牧民而治”就是指把下辖的百姓当作牛羊,把自己视为放牧者的一种管理方式,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政治生态。
简介张养浩《三事忠告》 《三事忠告》是元代名臣张养浩(1269—1329年)的三部文章集《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之合集。《牧民忠告》系张养浩任县令时著,二卷,分拜命、上任、听讼、御下、宣化、慎狱、救荒、事长、受代、居闲十章。
《风宪忠告》为张养浩任御史时著,一卷,分自律、示教、询访、按行、审录、荐举、纠弹、奏对、临难、全节十篇。《庙堂忠告》为张养浩任参议中书省时著,分修身、有贤、重民、远虑、调变、任怨、分谤、应变、献纳、退休十篇。
5.宋史 列传第七十四的翻译
○韩亿(子综) 韩绛(子宗师) 翻译……太多了。
你可以看看这个: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声。
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通判陈州,会河决,治堤费万计,亿不赋民而营筑之。
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
嫂诉于官,甲辄赂吏掠服之,积十余年,诉不已。亿召甲出乳医示之,冤遂辨。
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
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吴植知临江军,使人纳金于宰相王钦若,因衙吏至京师,审之,语颇泄,钦若知不可掩,执吏以闻。
诏付台①治,而植自言未尝纳金,反诬吏误以问所亲语达钦若。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
植乃除名。并按钦若,诏释不问。
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知益州。
故事,益州岁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是岁大旱,亿倍数出粟,先期予民,民坐是不饥。
又疏九升江口,下溉民田数千顷。雏、茂州地接羌夷,蕃部岁至永康官场鬻马,亿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
唃厮啰与赵元昊相攻,来献捷。朝廷议加唃厮啰节制。
亿曰:“彼皆蕃臣也,今不能谕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议遂寝。
元昊岁遣人至京师,出入民间无他禁,亿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外虽若烦扰,实羁防之。知开封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差除不平,而阴荐亿可用。
仲淹既贬,帝以谕亿。亿曰:“仲淹举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举臣以私,则臣委质以来,未尝交托于人。”
遂除户部、参知政事。会忻州大震,谏官韩琦言宰相王随非辅弼才,又言亿子综为群牧判官,不当自请以兄纲代之。
遂与宰相皆罢。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
亿性方重,治家严饬,虽燕居,未尝有惰容。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
(《宋史·列传第七十四》,有删节)注:①台:御史台。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亿不赋民而营筑之 赋:征税B.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 贷:借款C.遂除户部、参知政事 除:授官D.亿性方重,治家严饬 饬:谨慎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韩亿“有才干”的一组是(3分)①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 ②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③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 ④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⑤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 ⑥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洋州恶霸李甲,为霸占家产而逼嫂改嫁,诬称她的孩子是别人的,还贿赂官吏拷打其嫂,欲使其屈从。
韩亿明察秋毫,使十多年的冤案得以明断。B.通过审查吴植的衙吏,朝廷发现了吴植贿赂一事,王钦若见事不可掩盖,就主动请罪,而吴植为推脱罪责,反诬陷衙吏错把他问候亲近人的话说给了王钦若。
C.有一年益州大旱,韩亿打破惯例,拿出多于往年几倍的官粮先救济老百姓,益州的百姓因此没有遭受饥荒。他又疏通江道,使几千顷的民田得到了灌溉。
D.范仲淹向皇上献《百官图》,指责宰相吕夷简官员选拔不公,并暗地里推荐韩亿。皇上告诉了韩亿,韩亿说自己从做官以来,从来没有为官职结交托请别人。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
(3分)(2)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3分)(3)今不能谕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
(4分)参考答案二、文言文阅读(19分)5.(3分)B(贷:本义是“宽恕”,此处是“宽限”之意)6.(3分)C(③是益州旧例;⑥是表现韩亿的爱心;不是“有才干”7.(3分)B(不是主动请罪,而是见事已败露,就主动把衙吏抓起来上报,以此想洗脱自己)8。(1)(3分)有人诬陷韩亿的儿子韩纲受人请托接受了别人的金子(贿赂),韩亿请求自己断案审查这件事。
(“请求”译出被动意思得1分,“狱”1分,“按”1分)(2)(3分)韩亿彻底追查了这件事,原来是吴植因生病害怕被罢职(于是向王钦若行贿),(只是没想到)金子没送到而事情已经暴露。(“治”1分,“废”1分,语意1分)(3)(4分)现在不能告谕他们使他们解除仇恨,却(竟然)趁机加封他,这不是用来安抚控制四方的办法。
(“谕”1分,“乃”1分,“绥”1分,判断句1分)文言文译文韩亿,字宗魏,他的祖先是真定灵寿人,后来迁徙到开封的雍丘。中进士,任大理评事、永城县令,有治政的声名。
其他县邑不能断决的案子,郡守皇甫选就让韩亿断决。任陈州通判时,适逢河水决堤,治理河堤的费用数以万计,韩亿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而营建构筑河堤。
到洋州为官。洋州有一恶霸李甲,兄死后他逼迫其嫂改嫁,就诬称她的孩子是别人的姓(别人的孩子),以图霸占她的财物。
嫂告官,李甲就贿赂府吏拷打其嫂使她屈服,十多年,其嫂不断上诉。韩亿把李甲召来并把孩子的乳医找出来给李甲看(作为证人),冤案于是断明。
后任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大旱,转运使没有把实际情况上报,只有韩亿把当年饥荒情况旱情上报,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