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之文言文翻译(李氏之友走进文言文)
1.李氏之友 走进文言文
原文:黄生,乃李氏少时之友也。越十年,二人遇于途。李氏要至其家,杀鸡作食。二鼓许,黄生腹痛,汗大若珠。李氏夫妇恐甚,欲延医治之。黄生固止之,以为旧疾复作,无妨。李不听,即去。时值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逾半夜,携医归。医灸之,少时即愈。黄生曰:“汝为吾苦矣!吾何以报?”李氏夫妇曰:“汝为我友,当悉心以待,何出是言?”翌日天朗,黄生辞行。
翻译:黄生,是李氏儿时的朋友。(分别)十年后,二人在路途中相遇。李氏把他请到家,杀鸡当作食物。到了晚上十点左右,黄生的肚子疼,流下的汗滴像珠子般大小。李氏夫妇非常惊恐,想要找医生(赶快)来看看。黄生坚持不让他们去(找医生),说是老毛病又犯了,没有关系。李氏不听从,坚持去请医生。当时正在下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过了大半夜,带着医生回来了。医生给(黄生)针灸,一会(病)就好了。黄生(对李氏)说:“你为我吃苦了!我拿什么报答你?”李氏夫妇说:“你是我朋友,应当很仔细耐心地对待你,有什么可以报答的?”第二天天晴了,黄生就告辞离去了。
2.文言文 李氏之鸠 如何翻译
原文 李氏之鸠 陈子龙畜鸠者以五月五日剪其舌。
取汞硫火链之,成灵砂,杂米菽,日三饲,变易其心,则能为人言,过於鹦鹉。李氏有一鸠甚慧,养之数年矣。
日则飞翔於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於笼,以避狸鼠。
见童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晋人贾於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焉。
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
鸠竟不食,哀鸣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
遂损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鸠乃食。陈子曰:「鸠,拙鸟也。
不轻去就,其仪一兮。是以诗人比之君子,而屈氏犹恶其佻巧,何也?」 译文 陈子龙养斑鸠,要在五月五日时剪它的舌头。
用汞硫火烤炼它,做成灵沙和米菽,每天喂三次,改变它的心,能说人话,比鹦鹉还强。李氏有一只斑鸠非常聪明,已经养了几年了,白天就在楹帘幕间飞翔,并不离开很远。
晚上在笼中栖息,以躲避狸鼠。见到仆人有私自拿东西或摘花的一定会告诉它的主人。
晋人贾於吴看见这只鸟,愿意用十金来换。斑鸠知道了他的意图,告诉它的主人说:“我在这呆了很久,不忍心离去。
你如果将我卖给别人,我就不吃东西了。”主人欺骗它说:“我的朋友想要看看你,才带你走。”
到了贾家,主人就舍弃了斑鸠离开了。斑鸠真的不吃东西,哀叫着说要回去。
贾人可怜它的想法,又怕它死去,金就白花了。于是舍弃了十金中的二金,以八金将它还给李氏,斑鸠才吃东西。
陈子龙说:“斑鸠,是一只鸟。却不轻易离开主人,十分专一。
因此诗人将它比作君子,可是屈氏却厌恶它的佻巧,这是为什么呢?”。
3.李氏之鹿翻译,有原文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译文:
博山有个姓李的人,以砍柴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捡到一只鹿仔,就带回家喂养。鹿长大一点后,十分驯服,见到人就呦呦叫。他们家周围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来。到了秋祭的时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官府监督打猎的人很着急,限期要送上,但是(猎户)十几天都没有打到鹿,就向这个姓李的人请求(把鹿给他),姓李的人不给。猎户一个劲地哀求。姓李的人迟疑道:"等我考虑考虑。"当夜鹿就逃走了,不再回来。姓李的人十分后悔。
4.李氏之友文言文阅读
李氏之友 【原文】 黄生,乃李氏少时之友也。
越十年,二人遇于途。李氏要至其家,杀鸡作食。
二鼓许,黄生腹痛,汗大若珠。李氏夫妇恐甚,欲延医治之。
黄生固止之,以为旧疾复作,无妨。李不听,即去。
时值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逾半夜,携医归。
医灸之,少时即愈。黄生曰:“汝为吾苦矣!吾何以报?”李氏夫妇曰:“汝为我友,当悉心以待,何报之有?”翌日天朗,黄生辞行。
【译文】 黄生,是李氏儿时的朋友。(分别)十年后,二人在路途中相遇。
李氏把他请到家,杀鸡当作食物。到了晚上十点左右,黄生的肚子疼,流下的汗滴像珠子般大小。
李氏夫妇非常惊恐,想要找医生(赶快)来看看。黄生坚持不让他们去(找医生),说是老毛病又犯了,没有关系。
李氏不听从,坚持去请医生。当时正在下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
过了大半夜,带着医生回来了。医生给(黄生)针灸,一会(病)就好了。
黄生(对李氏)说:“你为我吃苦了!我拿什么报答你?”李氏夫妇说:“你是我朋友,应当很仔细耐心地对待你,有什么可以报答的?”第二天天晴了,黄生就告辞离去了。 【启示】 对待朋友,应当悉心以待,为了朋友要全力以赴,不求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