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级下册文言文(人教版六年级下的《文言文两则》内容)

1.人教版六年级下的《文言文两则》内容

(1)学弈注音 xué yì原文 学弈 《孟子·告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听着,却一心在想着天鹅将要飞过,要怎样拿弓箭去射杀它。虽然两个人在一起学习,可是他的成绩却没有第一个人好。

是他的智力不如他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注释 弈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仉氏。:下棋。

(围棋)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通国之:全国的。

通:全。善:善于,擅长。

使:让。诲:教导。

其:其中。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也在听讲。以为:认为,觉得鸿鹄:天鹅。

援:引,拉。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缴:本文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天鹅。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曰:说。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矣:了读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e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u)将至,思/ 援弓缴[zhuo]/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u)若/之矣(yi)。

为是其智/弗若与[yu]?曰:/然也。 读课文时的基调: 用怀着一种好奇、愉快的追求知识的感觉去读。

(2) 两小儿辩日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注释日:太阳。

东:到东方。游:游历,游学。

辩斗:争辩。 辩:辩论;斗:争斗其:指代两小儿。

故:原因,缘故。 以:认为。

去:距离。初:刚刚。

日中:正午。车盖:车篷,用来遮阳挡雨。

及:到。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是。者:……的太阳。

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沧沧:阴凉的意思。

探:伸手。汤:热水。

决:判定,判定。孰:谁,哪一个。

汝:你。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谁说你见多识广呢?)孰:谁。

为:通“谓”。“知”通“智”,智慧。

乎:呢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沧沧凉凉:比喻太阳刚升出来时很凉爽。

知:同“智”,智慧。译文 孔子往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在争辩,孔子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了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感觉很清清凉凉,到了正午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两个孩子的对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您见多识广呢?”读法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初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 /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如果答案满意的话,能在悬赏分这儿给我加个5分或者几分吗?。

小学5到6年级文言文,小学1到6年级文言文大全,小学5到6年级文言文的通假字

2.六年级语文下册要背的古文,古诗和所有日积月累的内容

1.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5.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6.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7.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芙蓉楼送辛渐 唐五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0.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1.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3.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14.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文言文,下册,小学

3.适合六年级小学生读的文言文有哪些?

比较容易懂的古文有:《论语》《世说新语》《淮南子》《韩非子》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

六年级古诗文中的千古名句: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1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9、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0、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7、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5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4.小学六年级下文言文大意

《学弈》: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总以为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却学的不如前一个。能说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弈秋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孔子坐车向东游学,看见两个孩子正在为什么事争辩。孔子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太阳远行到中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像车轮般大。到了正午就看起来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物体小而近的物体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清清凉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物体热而远的物体凉的道理吗?”

孔子不能判断。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5.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注释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6.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文言文两则》的译文

《弈秋》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o,第二声]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让弈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表面看来虽也在听,却一心想着有天鹅就要飞到了,想拉弓上箭去射它。他虽然和别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别人。

这是他的智慧不如别人吗?不是这样的。《两小儿辫日》译文:一天,孔子到东边去游历,碰见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以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中午时离人远。”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中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就像盘盂那么小,这不是远的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吗?”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很清凉,到了中午就热得像把手伸到热水里去一样,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孔子不能决断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7.小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片课文文言文两则解释

《学奕》 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 原: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译:孔子去东方游学时,看见了两个孩子正在争辩,孔子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了正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个大圆车篷,但是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感觉很清清凉凉,到了正午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两个孩子的对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小学6级下册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