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罕文言文及答案(《萨布素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1.《萨布素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萨布素,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四世祖充顺巴本,以勇力闻,世为岳克通鄂城长。
太祖时,其后人哈木都率所部来归,屯吉林,遂家焉。萨布素初仕为宁古塔将军笔帖式,圣祖遣武默讷等瞻礼长白山,至吉林,欲得识路者导引,宁古塔将军巴海令萨布素率兵二百,携三月粮以从,成礼而还,授萨布素宁古塔副都统。
二十一年,罗刹侵额尔古纳,据雅克萨,诏率兵偕郎坦勘视雅克萨城形势,命建木城于黑龙江、呼玛尔两地,遽以巴海与萨布素统宁古塔兵千五百人往驻,造船备炮。萨布素疏言:“两城距雅克萨尚远,若驻兵两处,势必道阻。
罗刹倘水陆运粮,增兵救援,更难为计。 宜乘其积贮未备,速行征剿。
俟造船毕,即直薄城下。”疏下王大臣议,如所请,上不许。
寻以罗刹弃城而去,乃命巴海回守吉林,以萨布素偕宁古塔副都统瓦礼祜率兵驻额苏哩。额苏哩在黑龙江、呼玛尔之间,为进攻雅克萨要地,有田陇旧迹,萨布素因移达呼尔防兵五百人赴其地耕种,并请调宁古塔兵三千更番戍守。
上念兵丁更戍劳苦,命在卜奎建城,擢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既至,乃招抚罗刹降人,授以官职,更令转相招抚。
二十四年,罗刹复踞雅克萨,上以朋春等统兵克雅克萨城,命萨布素移驻墨尔根,建城防御。又命郎坦、班达尔沙会师,抵雅克萨。
荷兰贡使以书谕俄罗斯察罕汗①,乃请遣使画界,然亟先释雅克萨围。 上允之,命撤围。
其后,俄罗斯使臣费耀多罗至尼布楚,命内大臣索额图、佟国纲等往会,寻议以大兴安岭及格尔必齐河为界,毁雅克萨城,徙其人去。三十五年,上亲征噶尔丹,命大将军费扬古自归化城出西路,萨布素督盛京、宁古塔、科尔沁兵,扼其东路,自次克鲁伦河。
噶尔丹西窜,为费扬古所败,诏分萨布素所部兵五百人隶费扬古军。次年,召至京师,旋命回任。
奏请于墨尔根两翼立学,设助教,教习书义,是为黑龙江建学之始。三十九年,卒。
乾隆间,敕修盛京通志,列名宦,且称萨布素谙练明敏,得军民心,其平罗刹及黑龙江兴学,有文武干济才。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六十七》注:①察罕汗:即沙皇。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遣武默讷等瞻礼长白山 礼:礼拜、膜拜B.遽以巴海与萨布素统宁古塔兵千五百人往驻 遽:急剧、急忙C.俟造船毕,即直薄城下 俟:等到D.自次克鲁伦河 次:次第、顺序 5。
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萨布素“有文武干济才”的一组是( )(3分)①携三月粮以从,成礼而还 ②宜乘其积贮未备,速行征剿③招抚罗刹降人,授以官职 ④毁雅克萨城,徙其人去 ⑤所部兵五百人隶费扬古军 ⑥奏请于墨尔根两翼立学A.②③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萨布素出身行伍世家,其四世祖充顺巴本以勇猛和气力而闻名,世代为岳克通鄂城长。
萨布素初登仕途,即为宁古塔将军笔帖式,后又多次立功,不断得到升迁。 B.萨布素恪尽职守,多次上疏陈述边关战略及开荒屯田部署,均因朝中君臣反对而未被允可。
但他没有因此获罪,反而被委以重任,甚至被钦定为黑龙江将军。 C.在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役中,康熙帝御驾亲征,萨布素奉命担任东路总指挥,结果噶尔丹向西逃窜,被西路总指挥费扬古击败。
D.萨布素治军有方,深得人心。 任黑龙江将军期间修城筑镇,招抚罗刹兵,并建学兴教,为巩固东北边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两城距雅克萨尚远,若驻兵两处,势必道阻。
罗刹倘水陆运粮,增兵救援,更难为计。 (5分)(2)荷兰贡使以书谕俄罗斯察罕汗,乃请遣使画界,然亟先释雅克萨围。
(5分)。
2.抚远大将军费襄壮公传文言文
《清史稿列传六十八》费扬古,栋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三等伯鄂硕子。
状貌魁异。年十四,袭爵。
康熙十三年,从安亲王岳乐率兵徇江西讨吴三桂。三桂将黄乃忠纠众万余自长沙犯袁州,费扬古与副都统沃赫、总兵赵应奎击败之,克万载。
十五年,击走夏国相于萍乡,进围长沙,累战皆捷。十八年,覆败吴国贵于武冈。
师还,擢领侍卫内大臣,列议政大臣。噶尔丹劫掠喀尔喀,遣使谕罢兵,不从,数扰边境。
二十九年,授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师讨之,命费扬古往科尔沁征兵,参赞军事。秋,击败噶尔丹于乌阑布通。
三十二年,归化城增戍兵,以费扬古为安北将军驻焉。三十三年,噶尔丹遣使至,请入贡。
费扬古发兵迎护,侦其众男妇千五百有奇,留之归化城。疏闻,上察噶尔丹意叵测,阳为修好,潜遣入内地窥探,命侍郎满丕谕责其使,遣之还。
七月,闻噶尔丹将窥图拉,诏费扬古偕右卫将军希福率军往御。希福请益兵,上责其疑沮,令勿偕往。
寻以图拉无警,虑噶尔丹将趋归化城,诏费扬古旋师。三十四年,噶尔丹至哈密,费扬古往御,乃自图拉河西窜。
寻授右卫将军,仍兼摄归化城将军事。疏言:“闻噶尔丹据巴颜乌阑,距归化城约二千里,宜集兵运粮,于来年二月进剿。”
诏授费扬古抚远大将军,以都统伊勒慎,护军统领宗室费扬武、瓦尔达,副都统硕岱,将军舒恕参赞军事。寻召入觐,授以方略。
三十五年二月,诏亲征,三路出师,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出东路,费扬古出西路,振武将军孙思克、西安将军博霁自陕西出镇彝并进,上亲督诸军自独石口出中路。上与费扬古期四月会师图拉。
费扬古师自翁金口进次乌阑厄尔几,再进次察罕河朔,与孙思克师会,而上已循克鲁伦河深入。五月,费扬古师至图拉,疏言:“西路有草之地为贼所焚,我军每迂道秣马,又遇雨,粮运迟滞,师行七十余日,人马疲困,乞上缓军以待。”
上进次西巴尔台,再进次额尔德尼拖洛海。噶尔丹屯克鲁伦河,闻上亲督师至,升孟纳尔山遥望,见御营,大惊,尽弃其庐帐、器械遁去。
上命马思喀为平北大将军,逐噶尔丹,并密谕费扬古要击,亲督大军蹑其后。次中拖陵,费扬古侦知噶尔丹走特勒尔济,遣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阿南达、阿迪等率兵先往挑战,且战且却,诱至昭莫多。
昭莫多者,蒙古语“大林”也,在肯特岭之南、土腊河之北。费扬古分兵三队,东则京城、西安诸军及察哈尔蒙古兵,屯山上;西则右卫、大同诸军及喀尔喀蒙古兵,沿河列阵;孙思克率绿旗兵居其中。
并遵上方略,令官兵皆步战,俟敌却,乃上马冲击。噶尔丹众犹有万余人,冒死鏖斗,自未至酉,战甚力。
费扬古遥望噶尔丹后阵不动,知为妇女、驼畜所在,麾精骑袭其辎重,敌大乱,乘夜逐北三十余里,至特勒尔济口,斩级三千余,俘数百人,获驼马、牛羊、庐帐、器械无算。噶尔丹妻阿奴喀屯素悍,能战,亦殪于阵。
噶尔丹引数骑远窜,费扬古令阿南达诣御营奏捷。上乃班师,令费扬古驻守科图。
寻命移驻喀尔喀郡王善巴游牧地,诇噶尔丹所往。甫至,噶尔丹潜使台吉丹济拉率千五百人入掠喀尔喀牲畜、糗粮,遣副都统祖良璧御却之,追至翁金河,丹济拉败遁。
寻以马疲,请移军驻喀喇穆伦。会噶尔丹使其宰桑格垒沽英等来请纳款,上再幸塞外,驻跸东斯垓。
召费扬古至行在入对,上褒其功,奏曰:“军中机务,皆遵皇上指授,并未有所效力。况西路粮匮马乏,不能前进。
及闻驾至克鲁伦,官兵无不奋发,不俟督责,力战破敌。奈臣庸劣,皇上穷追困蹙之寇,臣不能生擒以献,实臣罪也。”
上曰:“噶尔丹穷蹙,朕不忍悉加诛戮,不如抚而活之。”对曰:“此天地好生之仁,非臣等所能测也。”
赐御佩櫜鞬、弓矢,命还军。三十六年春正月,阿南达自肃州奏哈密回人擒献噶尔丹子塞卜腾巴尔珠尔等,上以其疏录示费扬古,并赐胙肉、鹿尾、关东鱼,谕曰:“时当上元令节,众蒙古及投诚厄鲁特等齐集畅春园,适阿南达疏至,众皆喜悦。
尔独居边塞,不得在朕左右,故以疏示,并问尔无恙,即如与尔相见也。”二月,上复亲征,自榆林出塞,诏费扬古密筹进剿。
费扬古以去岁未生擒噶尔丹,请解大将军任,上不允,令便宜调遣军马。费扬古进次萨奇尔巴尔哈孙,丹济拉使来,言噶尔丹至阿察阿穆塔台饮药自杀,欲携其尸及其女钟齐海率三百户来归。
费扬古以闻,上乃班师,令费扬古驻察罕诺尔以待。六月,丹济拉至哈密。
费扬古有疾,诏昭武将军马思喀代领其军。还京师,仍领侍卫内大臣,进一等公,仍以未生擒噶尔丹疏辞,不允,因谕曰:“昔朕欲亲征噶尔丹,众皆谏止,惟费扬古与朕意合,遂统兵西进。
道路辽远,兼乏水草,乃全无顾虑,直抵昭莫多,俾奸狡积寇挫衄大败。累年统兵诸将,未有能过之者。”
又曰:“屡出征,知为将甚难。费扬古相机调遣,缓急得宜,是以济事。”
四十年,从幸索约勒济,中途疾作,上驻跸一日,亲临视疾,赐御帐、蟒缎、鞍马、帑银五千,遣大臣护之还京师。寻卒,赐祭葬,谥襄壮。
以子辰泰袭一等候、兼拖沙喇哈番。费扬古朴直有远虑。
昭莫多破贼,费扬古令幕府具疏减斩馘之数,备言“师行迷道绝粮,皆臣失算,赖圣主威福,徼。
3.翻译 一篇文言文
翻译 一篇文言文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2 天 15 小时
祜字承吉,南阳人,来寓姑苏。乐高尚,称处士,骚情雅思,凡知己者悉当时英杰。然不业程文。元和、长庆间,深为令狐文公器许,镇天平日,自草荐表,以诗三百首献于朝,辞略曰:“凡制五言,苞含六义,近多放诞,靡有宗师。祜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几甚苦,搜象颇深,辈流所推,风格罕及。谨令缮录,诣光顺门进献,望宣付中书门下。”祜至京师,属元稹号有城府,偃仰内庭。上因召问祜之词藻上下,稹曰:“张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若奖激太过,恐变陛下风教。”上颔之。由是寂寞而归,为诗自悼云:“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遂客淮南。杜牧为度支使,极相善待,有赠云:“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祜苦吟,妻孥每唤之皆不应,曰:“吾方口吻生华,岂恤汝辈乎!”性爱山水,多游名寺,如杭之灵隐、天竺,苏之灵岩、楞伽,常之惠山、善权,润之甘露、招隐,往往题咏唱绝。同时崔涯亦工诗,与祜齐名,颇自行放乐,或乘兴北里,每题诗倡肆,誉之则声价顿增,毁之则车马扫迹。涯尚义,有侠诗云:“太行岭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尝共谒淮南李相,祜称“钓鳌客”,李怪之曰:“钓鳌以何为竿!”曰:“以虹。”“以何为钩?”曰:“新月。”“以何为饵?”曰:“以短李相也。”绅壮之,厚赠而去。晚与白乐天日相聚宴谑,乐天讥以“足下新作‘忆柘枝’云:‘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乃一问头耳。”祜曰:“鄙薄之诮是也。明公‘长恨歌’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都不见’,又非目连寻母邪?”一座大笑。“初过广陵”曰:“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大中中,
4.文言文"大铁椎传"翻译
大铁椎传 译文
大铁椎,不知是从甚麽地方来的人。 北平人陈子灿到河南去探望兄长,在 宋将军家里和他相逢遇。宋氏是怀庆 府青华镇上的人,精通武艺,附近七 省爱好武术的人都来向他学习。人家 因为他雄武壮健,就称他为「宋将军 」。宋氏的弟子高信之,也是怀庆人 ,力气大,箭法好,比子灿大七岁, 小时候一起学习,故此曾经和他一同 拜访宋将军。当时,座席上有一位食 量很大的客人,相貌很丑陋,右腋下 夹著一个大铁椎,有四五十斤重,即 使在喝酒吃饭、打拱作揖的时候也一 刻不离身。铁制的椎柄能摺叠环绕, 好像锁上的链条,拉开来长一丈有多 。他很少跟人说话,而说话像湖南、湖北等地的口音。问他乡里和姓名, 都不肯回答。后来(他们)同睡一室 ,到了半夜,那位客人说:「我要走 了!」说完就不见了。子灿见门窗都 关著,很惊奇地问信之。信之说:「 这位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也不穿 袜子,用一块蓝手巾裹著头,脚上缠 著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一件行李都 没带,可是腰里裹著很多银子。我和 宋将军都不敢问他。」到子灿一觉醒 来,客人已鼾声大作地在炕上熟睡了 。有一天,他向宋将军告辞说:「起 初我听到你的名气,以为你是个豪杰 ,可是却不见有甚麽作为。我要走了 !」宋将军极力挽留他,才说:「我 曾经夺取响马的财物,不顺从的,就 杀他们,这些强盗头子请我做他们的 首领,我又不答允,所以他们恨透了 我。(我)长住这里,一定会连累了 你。今天半夜,他们正约我到某个地 方决斗。」宋将军很高兴地说:「我 骑著马带著弓箭来助战。」客人说: 「不可!贼人本领高强,而且人数又 多,我要保护你的话,就不能痛快地 打斗了。」宋将军一向自以为了不起 ,而且想看看客人的本事,於是极力 请求。客人没有办法,便和他一起去 。将到决斗的地方,(客人)送宋将 军登上空置的碉堡,说:「只许观看 ,千万小心不要作声,免得贼人知道 你在这儿。」那时鸡声啼起,月亮下 山了,星光照着空旷的原野,百步内 可以看得见人。客人奔驰下去,吹了 几声觱筑。一会儿,二十多个骑著马 的贼人从四方集拢过来,后面跟著百 多个背著弓箭步行的人。其中一个贼 人提著刀拍马奔向客人,说:「为甚 麽杀死我的哥哥!」话还没说完,只 听得客人一声呼叫:「椎!」贼人立 即跌下马来,马头全被打裂。贼人们 向前包围进逼上来,客人从容地挥动 铁椎,四面人马纷纷倒地,共杀死了 三十多人。宋将军看著不敢透气,两 腿发抖,像要摔下来,忽然听到客人 大叫:「我走了!」地上灰尘卷起, 一团滚滚黑烟,向东奔驰而去。此后 就再不见客人到来了。魏禧评论说: 「张良得到一位大力士,为他在博浪 沙用铁椎袭击秦始皇;大铁椎大概就 是这一类人吧!上天生下异禀的人, 一定会用得著他们。我读陈亮的《中 兴遗传》,其中豪迈卓越、侠义壮烈 、魁伟杰出的人,寂寂无闻,不能在 当代建功立名的,为甚麽又那样多呢 ?难道上天降生人才,不一家要被人 所用吗?还是人才的见用,要有一定 时机呢?子灿遇上大铁椎时,正是康 熙元年,看他的样子应是三十岁上下 ,这样算起来,大铁椎现在应四十岁 了。子灿又见他写买东西的字条,楷 书也相当工整。」
5.抚远大将军费襄壮公传文言文
《清史稿列传六十八》费扬古,栋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三等伯鄂硕子。
状貌魁异。年十四,袭爵。
康熙十三年,从安亲王岳乐率兵徇江西讨吴三桂。三桂将黄乃忠纠众万余自长沙犯袁州,费扬古与副都统沃赫、总兵赵应奎击败之,克万载。
十五年,击走夏国相于萍乡,进围长沙,累战皆捷。十八年,覆败吴国贵于武冈。
师还,擢领侍卫内大臣,列议政大臣。噶尔丹劫掠喀尔喀,遣使谕罢兵,不从,数扰边境。
二十九年,授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师讨之,命费扬古往科尔沁征兵,参赞军事。秋,击败噶尔丹于乌阑布通。
三十二年,归化城增戍兵,以费扬古为安北将军驻焉。三十三年,噶尔丹遣使至,请入贡。
费扬古发兵迎护,侦其众男妇千五百有奇,留之归化城。疏闻,上察噶尔丹意叵测,阳为修好,潜遣入内地窥探,命侍郎满丕谕责其使,遣之还。
七月,闻噶尔丹将窥图拉,诏费扬古偕右卫将军希福率军往御。希福请益兵,上责其疑沮,令勿偕往。
寻以图拉无警,虑噶尔丹将趋归化城,诏费扬古旋师。三十四年,噶尔丹至哈密,费扬古往御,乃自图拉河西窜。
寻授右卫将军,仍兼摄归化城将军事。疏言:“闻噶尔丹据巴颜乌阑,距归化城约二千里,宜集兵运粮,于来年二月进剿。”
诏授费扬古抚远大将军,以都统伊勒慎,护军统领宗室费扬武、瓦尔达,副都统硕岱,将军舒恕参赞军事。寻召入觐,授以方略。
三十五年二月,诏亲征,三路出师,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出东路,费扬古出西路,振武将军孙思克、西安将军博霁自陕西出镇彝并进,上亲督诸军自独石口出中路。上与费扬古期四月会师图拉。
费扬古师自翁金口进次乌阑厄尔几,再进次察罕河朔,与孙思克师会,而上已循克鲁伦河深入。五月,费扬古师至图拉,疏言:“西路有草之地为贼所焚,我军每迂道秣马,又遇雨,粮运迟滞,师行七十余日,人马疲困,乞上缓军以待。”
上进次西巴尔台,再进次额尔德尼拖洛海。噶尔丹屯克鲁伦河,闻上亲督师至,升孟纳尔山遥望,见御营,大惊,尽弃其庐帐、器械遁去。
上命马思喀为平北大将军,逐噶尔丹,并密谕费扬古要击,亲督大军蹑其后。次中拖陵,费扬古侦知噶尔丹走特勒尔济,遣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阿南达、阿迪等率兵先往挑战,且战且却,诱至昭莫多。
昭莫多者,蒙古语“大林”也,在肯特岭之南、土腊河之北。费扬古分兵三队,东则京城、西安诸军及察哈尔蒙古兵,屯山上;西则右卫、大同诸军及喀尔喀蒙古兵,沿河列阵;孙思克率绿旗兵居其中。
并遵上方略,令官兵皆步战,俟敌却,乃上马冲击。噶尔丹众犹有万余人,冒死鏖斗,自未至酉,战甚力。
费扬古遥望噶尔丹后阵不动,知为妇女、驼畜所在,麾精骑袭其辎重,敌大乱,乘夜逐北三十余里,至特勒尔济口,斩级三千余,俘数百人,获驼马、牛羊、庐帐、器械无算。噶尔丹妻阿奴喀屯素悍,能战,亦殪于阵。
噶尔丹引数骑远窜,费扬古令阿南达诣御营奏捷。上乃班师,令费扬古驻守科图。
寻命移驻喀尔喀郡王善巴游牧地,诇噶尔丹所往。甫至,噶尔丹潜使台吉丹济拉率千五百人入掠喀尔喀牲畜、糗粮,遣副都统祖良璧御却之,追至翁金河,丹济拉败遁。
寻以马疲,请移军驻喀喇穆伦。会噶尔丹使其宰桑格垒沽英等来请纳款,上再幸塞外,驻跸东斯垓。
召费扬古至行在入对,上褒其功,奏曰:“军中机务,皆遵皇上指授,并未有所效力。况西路粮匮马乏,不能前进。
及闻驾至克鲁伦,官兵无不奋发,不俟督责,力战破敌。奈臣庸劣,皇上穷追困蹙之寇,臣不能生擒以献,实臣罪也。”
上曰:“噶尔丹穷蹙,朕不忍悉加诛戮,不如抚而活之。”对曰:“此天地好生之仁,非臣等所能测也。”
赐御佩櫜鞬、弓矢,命还军。三十六年春正月,阿南达自肃州奏哈密回人擒献噶尔丹子塞卜腾巴尔珠尔等,上以其疏录示费扬古,并赐胙肉、鹿尾、关东鱼,谕曰:“时当上元令节,众蒙古及投诚厄鲁特等齐集畅春园,适阿南达疏至,众皆喜悦。
尔独居边塞,不得在朕左右,故以疏示,并问尔无恙,即如与尔相见也。”二月,上复亲征,自榆林出塞,诏费扬古密筹进剿。
费扬古以去岁未生擒噶尔丹,请解大将军任,上不允,令便宜调遣军马。费扬古进次萨奇尔巴尔哈孙,丹济拉使来,言噶尔丹至阿察阿穆塔台饮药自杀,欲携其尸及其女钟齐海率三百户来归。
费扬古以闻,上乃班师,令费扬古驻察罕诺尔以待。六月,丹济拉至哈密。
费扬古有疾,诏昭武将军马思喀代领其军。还京师,仍领侍卫内大臣,进一等公,仍以未生擒噶尔丹疏辞,不允,因谕曰:“昔朕欲亲征噶尔丹,众皆谏止,惟费扬古与朕意合,遂统兵西进。
道路辽远,兼乏水草,乃全无顾虑,直抵昭莫多,俾奸狡积寇挫衄大败。累年统兵诸将,未有能过之者。”
又曰:“屡出征,知为将甚难。费扬古相机调遣,缓急得宜,是以济事。”
四十年,从幸索约勒济,中途疾作,上驻跸一日,亲临视疾,赐御帐、蟒缎、鞍马、帑银五千,遣大臣护之还京师。寻卒,赐祭葬,谥襄壮。
以子辰泰袭一等候、兼拖沙喇哈番。费扬古朴直有远虑。
昭莫多破贼,费扬古令幕府具疏减斩馘之数,备言“师行迷道绝粮,皆臣失算,赖圣主威福,徼。
6.求刘哈剌八都鲁文言文详解及注释
刘哈剌八都鲁,河东人,本姓刘氏,家族世代行医。至元八年,元世祖暂住白海,因身边近臣进言推荐,得以召见,起初赐名哈剌斡脱赤。十七年,提升为太医院管勾。昔里吉反叛,宗王别里铁穆而奉命前往征讨,帝对哈剌八都鲁说:“该去的大多逃避不去,你擅长医道,又熟悉骑马射箭,能随他去吗?”回答道:“事奉君主不辞劳苦,臣不去又能干什么呢!”即将出发,听说母亲病了,请求回家探望,皇上安排驿站车马送回家。见到母亲后,(刘哈剌八都鲁)不敢把到远方服役的事告诉母亲,母亲也暗中知道些情况,对他说:“你只管走,我病已好了。”于是马上告辞,强忍着泪水,但鼻血大流,几里路后都不停止。
一天,到郊外打猎,有只狐狸在草中窜动,宗王射狐狸,不中,哈剌八都鲁一箭射中,宗王非常高兴。王妃患病,他给了药就痊愈了,宗王又很高兴。奏请他做王府长吏。宗王就命令哈剌八都鲁到行宫献俘虏。皇帝见他瘦了很多,让出自己享用的大块羊肉,赐予他,他下拜接受后,先割下块好肉揣在怀里。皇帝问他原因,答道:“臣当初与母亲诀别,如今回家,母亲侥幸还活着,请允许把您所赐给她吃。”皇帝称赞其孝心。因功授予和林等处宣慰副使,赏赐很多。二十四年,又升任宣慰使。
二十五年,海都入侵边境,尚书省认为和林屯有粮食,应当得到一个了解轻重缓急的人来掌管粮食的调出与纳入,奏请任用怯伯。皇帝说:“钱粮不是怯伯所懂的,哈剌斡脱赤可胜任。”让怯伯与他一同去。为他改名叫察罕斡脱赤。
二十七年,迁任河东山西道宣慰使。他上奏说:“臣屡经沙场而归,衣裘都破了。河东,是臣的故乡,希望赐给锦衣以为荣耀。”帝把用金丝织成花纹的衣服赐给了他。过了二年,召还,帝告诉他:“从这里往北,是乃颜的故地叫阿八 剌忽,出产鱼,我现在建城,让兀速、憨哈纳思、乞里吉思三个部落的人住在那儿,命名此城叫肇州。你去做宣慰使,又另赐你名字叫小龙儿,或叫哈剌八都鲁,你可自己选一个。”他回答说:“龙,不是臣子所敢承受的。”皇帝说:“既然这样那就叫哈剌八都鲁吧。”到肇州后,划定街市里巷,安置居民。元贞元年,召回任御史中丞,走到懿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