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文言文知识点(求《虽有嘉肴》文言知识整理)

1.求《虽有嘉肴》文言知识整理

虽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也;虽③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④也。是故⑤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⑦曰:教学相长也。

1、古今异义

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至,古义:最好。今义:到。

2、文言虚词

其,代词,它的。

是故,连词,因此。

也,语气词,表判断。

3、特殊句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其中的“是故”,介词宾语前置句。

教学相长也。判断句。

4、译文

即使有最好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地方理解得不透彻。知道了自己学习上的欠缺,然后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教学感到了困惑,才能进行再学习,不停地充实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知识点思维导图,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2.虽有佳肴重点实词

(1)“虽有嘉肴”,“虽”,连词,虽然。

“嘉肴”,美味的鱼肉。“佳”美好。

“肴”,做熟的鱼肉等。(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

“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5)“是故”,连词。

因此;所以。(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8)“自强”,意思是自我勉励。

“强”,勉励。(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11)“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评论 。

文言文,知识点,佳肴,虽有

3.关于文言文《虽有佳肴》有那些题

原文

《礼记·学记》:虽有佳肴⑴,弗食,不知其旨也⑵;虽有至道⑶,弗学,不知其善也⑷。是故⑸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⑺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⑻也。故⑼曰:教学相长⑽也。《兑命》曰:“学学半⑾,”其此之谓乎?

原文大意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

(1)“虽有佳肴”,“虽”,连词,虽然。“佳肴”,美味的鱼肉。“佳”美好。“肴”,做熟的鱼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连词。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8)“自强”,意思是自我勉励。“强”,勉励。

(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4.《虽有嘉肴》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用,文言文式,词类活用

通假字: 兑.命 兑通“说”,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古今异义词:(1)弗食,不知其旨也。(旨 古义:甘美;今义:用意,目的)

(2)教然后知困。(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3)然后能自强(强 古义:自我勉励;今义:到)

(4)虽.有至道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5)教学相长也(长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

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旨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 2、不知其善也:善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一词多义:(1)、其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指“佳肴”,美味的菜)

弗学,不知其善也(代词,指“至道”,最好的道理)

此之谓乎(表示揣测)

(2)学

教学相长(学习)

学学半(教)

特殊句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其中的“是故”,介词

句。

也。

虽有佳肴文言文知识点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