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错在哪吗用文言文怎么说(周处知错文言文翻译)
1.周处知错文言文翻译
翻译: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
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2.不知道情况就别插话用文言文怎么说
原文: 有两人皆患近视,而各矜其目力不相上下。
适村中富人将以明日悬匾于门,乃约以次日同至其门,读匾上字以验之。然皆自恐弗见,甲先于幕夜使人刺得其字,乙并刺得其旁小字。
既之门,甲先以手指门上曰:“大字某某。”乙亦用手指门上曰:“小字某某。
”甲不信乙能见小字也,延主人出,指而问之曰:“所言字误否?”主人曰:“误则不误,但匾上未悬,门上虚无物,不知两君所指者何也?” 意思: 有两个人眼睛都近视,可是,却各自夸耀自己的眼睛比对方好。正好村里一个有钱人家明天要在门上挂匾,于是,两人.便约好第二天一起到这家门前去读匾上的字,来验证各自的视力。
然而,两个人都担心自己看不见,于是甲先在当天傍晚便派人去打听匾上的字,而乙连旁边的小字都打听到了。第二天,两人一起来到门前,甲用手指着门上说: “大字写的是某某。”
乙也用手指门上说: “小字写的是某某。”甲不相信乙能看到小字,便请主人出来,指着门上问道:“我们所说的字错不错?”主人说:“错倒是没错,可是匾还没挂上,门上虚无一物,不知你们二位指的是什么?” 启示: 当今的社会就如同是一个还没有挂出来的匾,匾上的字是什么,谁也说不准。
如果有人愿意猜,那是可以的,每个人都有这个权利。但是不必争辩,争辩是徒劳的。
他们一味的空想,结果总没有机会去枉顾他一次。所以这则古文是在告诫我们:在搞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不要以自己的想象来判断事物,要自己去实践、感受、体验和理解。
3.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错 <动> 1.(形声。
字从金,从措省,措省亦声。“措”意为“用手复原”。
“金”指“金属器皿”。“金”与“措”省联合起来表示“动手(磨擦、涂饰等)使金属器皿恢复本色”。
本义:恢复金属器皿本色。转义:非原来的(颜色、位置等)。
偏离。不对。
转义的引申义:不正确) 2.同本义 [inlay with gold,silver,etc.] 错,金涂也。从金,昔声。
――《说文》 金银要饰谓之错镂。――《通俗文》 鼎错日用而不足贵。
――《淮南子·说山》 3.又如:错臂(用丹青画饰手臂) 4.互相磨擦 [grind] 错,磨也。――《广雅》 八卦相错。
――《易·说卦》。虞注:“摩也。”
5.又如:错牙杂 6.杂[mix] 错,杂也。――《小尔雅》 错综其数。
――《易·系辞传》 交错以辩。――《仪礼·特牲礼》 车错毂兮短兵接。
――《楚辞·国殇》通假 错者所以治锯。――《列女传·仁智》 7.又如:错石(彩石,错杂叠积各种石头而成文彩);错列(错杂排列);错戾(错杂,交杂);错行(交替运行);错落(交错纷杂) 8. 废弃[abandon] 殷既错天命。
——《书·微子序》 9. 分开;岔开[separate]。如:错口儿(开口);错缝儿(微小的过失) 10. 转动[turn]。
如:错眼珠;错身 错〈名〉 1. 琢玉用的粗磨石[coarse wetstone] 锡贡磬错。——《书·禹贡》。
孔传:“治玉石曰错。” 2. 适于磨光或磨快刀具的石头;磨石[grindstone]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诗·小雅·鹤鸣》 3. 锉刀。磋治骨角铜铁的工具[file]。
如:错刀(还作古钱币名。王莽时所铸) 4. 错误[error;mistake]。
如:错事(错误的事);错缪(谬误,差误。也作错谬);错见(失算);错上了坟(看错了人) 错〈形〉 1. 杂乱;交错[in disorder;alternate] 觥筹交错。
——欧阳修《醉翁亭记》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错文(交错为文);错落(不一致);错合(交互配合) 3. 坏的;差的[bad]。
如:这件事办得还不错 通假字 1.通"措"。放置;安置。
2.通"措"。安。
3.通"措"。舍弃;置而不用。
4.通"措"。停止。
5.通"措"。施;推行。
6.通"醋"。《管子·弟子职》﹕"置酱错食,陈膳毋悖。
"郭沫若等集校﹕"古本'错'作'醋',刘本﹑朱东光本 同。"一说设置,安置。
集校又引张文虎曰﹕"'错'犹置也,下文云'凡置彼食'是也。朱本讹为'醋'。
" 7.通"促"。仓促,急迫。
参见"错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