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级走进文言文中杨修啖酪(《杨修啖酪》文言文翻译)

1.《杨修啖酪》文言文翻译

杨修啖酪

杨修啖酪选自《世说新语》。

原文: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提「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解释:

1.饷: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会。~宴。~客。

2.魏武:指魏武帝曹操。

3.酪:牛、羊等的乳制品。

4.题:写上。

5.次:按次序。

6.至:到。

7.杨修:曹操的谋士。

8.教:让 。

9.啖:吃。

10.复;又。

11.便:就。

12.以:把。

13.莫:明白。

14.以示众:把它用来给众人看。

15.众莫之解:众人不能理解这题字。

16.复何疑?: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翻译:

有人进贡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人看懂是什么意思。轮到杨修的时候,他吃了一口,说:“主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2.杨修啖酪译文

【译文】

有人进贡给魏武帝曹操一杯乳酪,曹操吃了一点,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众人没人能理解写这个字的原因。轮到杨修时,他便吃了一口,说:"主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又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原文】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噉少许, 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之解。次至杨修,修便噉,曰:"公教人噉一口也,复何疑?"

扩展资料:

夏侯敦评价杨修——“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三国演义》中杨修的才华主要是通过以下事件来体现的:

1. 阔门事件。

曹操让人造一座花园,造好后,曹操去看了一下,然后在门上写上了个“活”字就走了,结果是“人皆不晓其意”,杨修却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大家都不明白曹操在想什么,只有杨修看明白了门上的字的含意。并且很得意的把它告诉了别人。

2.梦中杀人事件。

曹操为了防止别人暗害自己,便对别人说自己梦中好杀人,让大家不要在自己睡着时接近自己,并装模作样的杀死了一个替自己盖被子的近待。结果是“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而又只有杨修了解曹操的意图,并对别人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3.曹操暗试曹丕、曹植事件。

曹操想考查一下曹丕、曹植的临机处事能力。故意让两人出城,却在暗中吩咐门吏不让两人出城。结果,曹丕老老实实地退回来了,而曹植却在杨修的指点之下,杀了门吏。杨修又一次的料到了曹操的意图。

4.鸡肋事件。

诸葛亮智取汉中曹操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从上面的事件中可以看出,杨修特殊的才华其实就是对曹操意图的洞察力。用夏侯敦的话来说,就是“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杨修就像是一个高明的心理专家,在“众人皆醉”之时,他却可以“独醒”。他总是可以准确的掌握曹操的心理动态。

参考资料【军师联盟】杨修的功与名——凤凰网

参考资料杨修啖酪——百度百科

文言,六级,文中,走进

3.《杨修啖酪》的意思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书“和”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少许,在盒子的盖板上题一“合”字,拿给大家看,众人都不知道是何意思。传到杨修手中,杨修拿着就是一口,边吃边说:“曹公叫我们一人吃一口,还迟疑干什么?”

三国演义中,此故事为塞北送酥一合(盒),操自书一合酥三字在盒上,修见自取匙与众分食,曰盒上书一人一口酥,不敢违丞相命,操愈恶之。

=========================================

曹操当时在盒上写和字,和,即为禾口,意为千人口,即为分食各一口之意

六级走进文言文中杨修啖酪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