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乔宇传文言文(《明史·蒋瑶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1.《明史·蒋瑶列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
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
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
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寻出为荆州知府。
筑黄潭堤。调扬州。
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
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 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
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
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①。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
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宝应。
中官邱得用铁縆②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
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
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
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
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
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
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
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
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
赠太子太保,谥恭靖。(节选自《明史·蒋瑶列传》)【注】①“疋”pǐ同“匹”②縆gēng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瑶执不可。
执:坚持。B.微瑶,民且重困。
微:认为……卑贱。C.竟扈至临清而返。
竟:竟然。D.迨迁陕西参政。
迨:等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C.因请停不急者。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以老致仕去。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蒋瑶全心为民的一组是①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 ②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③此花已绝,今无以献。 ④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⑤扬人见瑶,无不感泣。 ⑥既归,僻处陋巷。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德年间,蒋瑶力陈时政弊端,他认为在内府各局担任监督的宦官人数增加太多,这样会导致军队耗费太大,以致损耗国力。 B.武宗南巡至扬州,随行的权幸因扬州繁华富庶,向蒋瑶大肆索要财物,蒋瑶对此暗中抵制,后被权幸用铁绳捆绑数日才被释放,扬州人对此无不感慨落泪。
C.皇帝对蒋瑶非常器重,在宴会上,他下令将蒋瑶的席位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出席位,并且强调尊重贤才比亲近亲人更重要。 D.嘉靖年间,朝廷工程繁多,耗费巨大,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对此皇帝非常高兴,并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4分) ⑵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3分) ⑶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3分)参考答案:9 B(微:假如没有)10 B(B均为助词,放在表时间的词语后面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A连词,译为“并且”/连词,表示先让步,后推进一层,译为“尚且”。C介词,译为“因此”/介词,译为“经由…通过”。
D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身份,此处可译为“凭…的身份”)11 C(①属于陈述时政弊端;⑤表现扬州百姓对于蒋瑶的爱戴,不属于直接表现;⑥说明他高洁、清廉)12 D(“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表述有误,原文“瑶规划咸称帝意”句意应为“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13.(1) 恰逢皇帝打鱼获得一条大鱼,(皇帝)开玩笑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两。 (“会”译为“恰逢”“恰好”;“直”通假字,译为“价值”;“畀”译为“送给…‘赠与”;“责”译为“索要”。
以上翻译各占1分,整句的文意翻译有误则不得分)(2) 京城工程营建,大多役使京军,(京军)多被豪家所藏匿。(“率”译为“大多”,所省略“京军”应补充完整,“为”表被动,以上要点各占1分)(3)我们应社里品行(可以)做读书人表率的人,为他伸张正义(“行”“为”1分,“先”1分,“声”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蒋瑶,字粹卿,归安人。
弘治十二年进士。
2.文言文~《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
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
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认为它超越了宋、辽、金、元诸史。清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编辑本段明史历史背景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转年即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
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得到了清廷认可。
其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是年五月,由总裁提名副总裁和纂修官,并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 揭开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
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
如果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3.文言文 明史 翻译
周新,广东南海人,起初名叫志新,字日新。
明成祖经常只喊他"新",于是就以此为名。洪武年间,由太学生推荐进入太学(任教)。
(后来),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凭着善于判决案件而被人称道。明成祖即位后,他调任监察御史。
他敢于直言,不少不法官吏被他弹劾,权贵们都很震惧害怕他,把他看作"冷面寒铁"。京城中,甚至有人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听到他的名字就奔逃躲藏起来。
周新巡视考察福建时,在奏章中提出都、卫、所各级武官不能欺负府、州、县各级文官,同等官阶的各级文武官员相见时都须用平等的礼节,武官们有所收敛。……回到朝廷后,被任命为云南按察使,还没来得及赴任,又调任浙江按察使。
(浙江)冤屈的百姓被拘禁很久了,听说周新到来,都兴奋地说"我们能活命了。"周新到任以后,果然为他们雪洗冤屈。
锦衣卫指挥纪纲让一名武官千户任浙江缉事,(他趁机)夺取不义之财,收受贿赂,作威作福。周新要审察处治他,这名武官逃匿而去。
不久,周新带着文册进京。在涿州遇到这一武官,就逮捕了他,关押在州的监狱里。
后来(他又)脱身逃走把事情告诉了纪纲,纪纲就捏造罪名上奏皇上,皇上大怒,下令逮捕周新,押解的官员都是纪纲的心腹,在途中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到了京城以后,周新伏在台阶前,慷慨陈词说:"陛下您下诏按察司执行公务,与都察院一视同仁,我奉皇上之命捉拿奸恶的罪人,怎么反倒判我的罪?"皇上一怒之下令杀死了他。
临刑前,周新高喊:"我活着是正直的臣,死了要做正直的鬼!"终于杀了他。后来有一天,皇上后悔了,问侍臣:"周新是什么地方人?"回答说:"南海人。
"皇上感触地说:"岭外竟有这样的人,我错杀了他。"……周新的妻子很有节操,周新还未和她结婚时,她的衣服自己缝制,到了周新的地位显贵时,偶有一次赴同僚妻子的家宴,她荆钗布裙,衣着简素,如同农家女子。
同僚的妻子们都很惭愧,全都换了了她们的衣着和装饰。周新死后没有儿子。
妻子回到故里,生活极端贫困。广东巡抚杨信民说:"周新就是当代第一伟人,能让她的夫人整日挨饿吗?"经常补贴周济她。
周新妻子死时,在广东任官的浙江人一同(出资)安葬了她。 鈈知道是鈈是这个 希望乐意帮助到你。
o(∩_∩)o..。
4.文言文明史列传第91翻译
【欧阳重传】译文
欧阳重,字子重,庐陵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殿试对策,多次诋毁政事的过错。授官刑部主事。刘瑾的哥哥死后,百官前往吊祭,而欧阳重不去。张锐、钱宁掌管厂卫,连续制造..绅案件,欧阳重都与他们力争。张锐等假借其他的事牵连欧阳重入狱,后来赎罪复职,但仍停了他的薪俸。再迁郎中。历任四川、云南提督副使。调任浙江按察使,但未上任。
嘉靖六年(1527)春天拜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正逢寻甸土酋安铨、凤朝文造反,朝廷谋议认为欧阳重熟悉滇事,于是改派云南。开始,武定土知府凤诏母子因故被留在云南,凤朝文欺骗他的部众,说凤诏已被杀戮,军官准备全部消灭他的部党,所以诸蛮都跟从凤朝文作乱,围攻会城。欧阳重督兵将他们击败,并且派遣凤诏母子返回故地。他的部党感到惊愕,都回归凤诏。凤朝文无计可施,横渡普渡河逃走。追兵赶到,将他歼灭。安铨逃到寻甸老巢。官军攻破他的堡垒,捉住安铨,叛贼被全部平息。于是解散其党二万人,将寻甸府迁到凤梧山下,又设守御千户所。欧阳重将功劳推给前任抚臣付习,付习因此而提高官员品级,其子也被任命官职。缅甸、木邦、陇川、孟密、孟养诸酋相互仇杀,并各方之间相互攻讦,奏于朝廷,朝廷命令欧阳重等人去勘察核实。遣派参政王汝舟、知府严时泰等人走遍诸蛮,晓谕以祸福。蛮人都返回侵地,向朝廷进贡如常。欧阳重列出善后的数件事,向皇上报告,得到了批准,皇帝赐玺书褒奖。欧阳重于是进行抚恤创残、救济贫乏、减轻徭赋、规划盐铁商税、住宅耕田诸项事务。黎民皆称便利。
云南每年进贡黄金千两,耗费不可计算。大理太和苍山出产奇石,镇守中官遣军匠采掘攻凿。山崩溃,压死人员无数。欧阳重均上疏请求罢去,无益费用因此大量节省。
在这个时候,镇守太监杜唐、黔国公沐绍勋相互勾结为奸获利,地方长吏不敢过问,群盗由此而起。欧阳重上疏说,群盗大都是杜唐、绍勋的庄户,请追究主事者。又奏说绍勋任用千户何经广为招诱奸人,抢夺民产;杜唐役使占用官军,每年取得财产数以万计。因而极力言说镇守中官应当革除。皇帝很采纳他的建议,频频下诏书告诫绍勋,下令杜唐回到京城等待勘察。二人既恐惧又愤怒,派遣人巴结张璁,请求罢去欧阳重官职。正巧欧阳重奉命清查军队中冒名顶替弊端,都司很久没有得到结果,供给军饷拖期。杜唐等人于是怂恿六卫军在军队喧哗。巡按御史刘臬听到后,弹劾欧阳重和杜唐、绍勋处置失当。张璁从中做主,解除欧阳重的职务,责罚刘臬结党庇护,调到地方任职,不问杜唐、绍勋之罪。都给事中夏言等人抗章说“:因军士喧哗加罪抚、按,纪纲怎么样?况且欧阳重是奉诏行事并非生事。刘臬说杜唐、绍勋的罪与欧阳重等同,现在的处分失宜,无以服天下。近年来士卒骄悍,互相效法成风,大都以月粮为借口。如甘肃、大同、福州、保定,事变屡次出现。错过今天不治,他日当事之臣用这来作为借口,专门从事姑息宽大,谁肯为陛下效力呢?希望宽恕二臣,以全朝廷的体统。”皇帝恼怒,削去夏言等人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