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文言文谓举世莫及及的翻译(吴士的作品原文)
1.吴士的作品原文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1),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2)。遇元季乱(3),张士诚称王姑苏(4),与国朝争雄(5),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嬴缩(6)。
士尝游钱塘(7),与无赖懦人交(8),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9),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10),实未尝能将兵也。
李曹公破钱塘(11),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12),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兵法。”
右《越巫》、《吴士》二篇(13),余见世人之好诞者死于诞(14),好夸者死于夸,而终身不知其非者众矣,岂不惑哉!游吴越间,客谈二事类之之书以为世戒。
2.《吴昌裔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吴昌裔传(节选)吴昌裔,字季永,中江人。
蚤孤,与兄泳痛自植立,不肯逐时好,得程颐、张载、朱熹诸书,辄研绎不倦。嘉定七年举进士,闻汉阳守黄干得熹之学,往从之。
调闽中尉。利路转运使曹彦约闻其贤,俾司籴场。
时岁饥,议籴上流,昌裔请发本仓所储数万而徐籴以偿,从之。调眉州教授。
眉士故尚苏轼学,昌裔取诸经为之讲说,祠周敦颐及颢、颐、载、熹,揭《白鹿洞学规》,仿潭州释奠仪,簿正祭器,士习丕变。制置使崔与之荐之,改知华阳县。
修学宫,来四方士,斥羡钱二十万缗,买良田备旱。 寻权汉州,故事比摄官,奉馈皆如真,昌裔命削其半。
核兵籍,兴社仓,郡政毕举。兴元帅赵彦呐议东纳武仙,西结秦、巩,人莫敢言,昌裔独奋笔力辨其非。
未几,武仙败,二州之民果叛。端平元年,入为军器监簿,改将作监簿。
改太常少卿。凡君臣之纲,兄弟之伦,举世以为大戒而不敢言者,皆痛陈之。
至于边臣玩令,陟罚无章,尤拳拳焉。拜监察御史,弹劾无所避。
台臣故事,季诣狱点检。时有争常州田万四千亩,平江亦数百亩,株逮百余人,视其牍,乃赵善湘之子汝櫄、汝榟也,州县不敢决,昌裔连疏劾罢之。
出为大理少卿,屡疏引去,不许。 会杜范再入台,击参政李鸣复,谓昌裔与范善,必相为谋者,数谗之,以权工部侍郎出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
人曰:“此李纲救太原也。太原不可救,特以纲主战,故出之耳。”
昌裔曰:“君命也,不可不亟行。”慷慨褛襆被出关,忽得疾,中道病甚,帝闻之,授秘阁修撰,改嘉兴府。
昌裔曰:“吾以疾不能归救父母,上负圣恩,下负此心,若舍远就近,舍危就安,人其谓我何?”辞至四五,而言者以避事论矣。昌裔刚正庄重,遇事敢言,典章多所闲习。
初,昌裔与徐清叟、杜范一日并入台,皆天下正士,四方想闻风采,人至和《三谏诗》以侈之。 然才七阅月以迁,故莫不惋惜云。
后谥忠肃。(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十七》)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俾司籴场 俾:使,让B.士习丕变 丕:大C.州县不敢决 决:下决心D.君命也,不可不亟行 亟:赶快,急忙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吴昌裔“刚正庄重”的一组是(3分)①得程颐、张载、朱熹诸书,辄研绎不倦②人莫敢言,昌裔独奋笔力辨其非③弹劾无所避④斥羡钱二十万缗,买良田备旱⑤至于边臣玩令,陟罚无章,尤拳拳焉⑥慷慨褛襆被出关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昌裔一向崇尚程朱理学,任眉州教授时,吴昌裔到任后用给当地士大夫讲解程朱理学的经典,效仿潭州祭祀周敦颐等人成绩显著,得到崔与之的举荐。
B.吴昌裔在朝廷为官,天下人最忌讳不敢说的君臣兄弟关系他都全面地陈述,以台谏官身份到监狱处理常州平江土地争讼案时,秉公办理并连续上书弹劾罢免赵善湘。C.吴昌裔和徐清叟、杜范同一天担任台谏官,都是正直的人,但有人认为吴昌裔与杜范、李纲等人关系好,一定会互相勾结,就诬陷吴昌裔,吴昌裔就出朝担任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
D.吴昌裔刚正庄重遇事敢于讲话,曾对赵彦呐决定东面接纳武仙投降,极力争辩认为不对。对边疆的大臣玩弄法令,违规提升和惩罚,他都会恳切地提出意见。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昌裔请发本仓所储数万而徐籴以偿,从之。
(3分)(2)寻权汉州,故事比摄官,奉馈皆如真,昌裔命削其半。(4分)(3)若舍远就近,舍危就安,人其谓我何?(3分)。
3.文言文 方孝儒《逊志斋集.吴士》
原文: 吴士好夸言。
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言兵,谈必推孙吴。
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
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
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粟吏勿与较赢缩。
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皆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
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
搜得,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孺《逊志斋集》卷六 译文: 吴地有一男子喜欢说大话。(他)自己夸大自己的才能,说全天下的人没有能赶得上他的。
(他)尤其善于谈论兵法,谈论兵法必定推崇孙武、吴起。正值元朝末年社会动乱,张士诚在苏州称王,与元朝争雄,战争没有最终定胜负。
这个男子拜见张士诚说:“我看当今天下的时势,地形地势没有比苏州更便利的,粮食布匹没有比苏州更富有的,盔甲兵器没有比苏州更(坚固)锋利的。但是(您)不能称霸的原因,在于您的将领太差啊。
如今您的将领,都是任用一些拙劣的男人,作战却不知兵法,这(只是)像老鼠一样的打斗罢了。您果真能让我做将领,中原一定可以得到,对于战胜那些弱小的敌人又有什么(困难)呢!”张士诚认为是这样。
就让这个吴地男子做将领,听任(他)自己招募士兵,并告诫管粮的官吏(在分发粮食时)不要和(他)计较粮食的多少。这个男子曾经到钱塘游玩,和一些无赖懦弱之人交往,于是(他)就到钱塘去招募士兵。
那些无赖都跟随他,其中获得官职的有几十人,每月消耗的粮食要用万来计算。(他)每天与这些招募来的人只谈论一些击打刺杀坐下起立的方法,空闲时就杀牛备酒,与他招募来的那些人聚在一起喝酒,未曾(看他)率领士兵(练习作战)。
李曹公攻破钱塘,这个吴地男子和他的部下逃跑,一点也不敢与敌人格斗。(李曹公)搜查抓住了他,押到辕门杀死了他。
(他)临死时还说:“我擅长孙武、吴起的兵法。”。
4.吴士谈兵翻译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今大夫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嬴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糜粟万计。
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实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5.以“吴氏好夸官,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开头的文言文叫什么.题目
(《四部备要》本《逊志斋本 吴士好夸言》 (明)方孝孺)
【原文】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夫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嬴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糜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实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右《越巫》、《吴士》二篇,余见世人之好诞者死于诞,好夸者死于夸,而终身不知其非者众矣,岂不惑哉!游吴越间,客谈二事类之之书以为世戒。
——选自《四部备要》本《逊志斋本》
[译文]
吴地有个读书人喜欢夸夸其谈,自以为才能很高,号称当世谁也比不上他,尤其善于谈论兵法,言必称孙武、吴起。当时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在姑苏自称吴王,与本朝争夺天下,战事还未决出胜负。那读书人拜见张士诚说:“我看当今天下形势没有比姑苏更便利的了,物产没有比姑苏更富庶的了,武器士兵也没有比姑苏更精锐的了。但是之所以不能称霸天下的原因,是因为将领太无能了。现在大王的将领都任命那些浅陋的人担任,指挥作战而不知道兵法,这简直是鼠类相斗罢了!您大王若真能拜我为将军,便能夺取中原,至于战胜那些小敌就更不在话下了。”张士诚以为也说得对,便拜他为将军,听任他自行招募兵士,并告诫管理钱粮军需的官员不要计较他支取的多少。那读书人曾游历过钱塘,与钱塘的一些无才能而又怯懦的人有交往,于是就到钱塘去招募兵士,那些浪荡市井的人都去投靠他,他选拔了几十个人给予官职,每月花费的军饷以万石来计数。他们每天聚坐一堂相互谈论行军作战的兵法,余下的时间就杀牛宰羊大摆酒宴,那些招募来的人实在是不能率领兵士作战的呵。曹国公李文忠攻占钱塘以后,那读书人及部下都逃跑离去,不敢稍微抵挡一下,后来被搜索捕获,捆绑到辕门诛杀,临死前还在说: “我熟读孙、吴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