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里面文言文的翻译(汉书的文言文翻译)
1.汉书的文言文翻译
译文
文翁,是庐江郡舒县人。年少时喜好学习,通晓《春秋》,以庐江郡县吏的身份被提拔。汉景帝末年,担任蜀郡郡守。他为人仁爱,喜欢用感化的方法进行治理。文翁发现蜀地偏僻狭小有蛮夷风气,便想引导教化他们。他选拔明达有才能的郡县小吏张叔等十多人,亲自诫勉,将他们派遣到京城,让他们跟随博士学习,有的学习律令。他还减少郡府开支,购买刀、布等蜀地物品,由计吏带着去送给博士。几年后,蜀郡学生都学成归来,文翁起用他们担任高职,依次选拔,有的人官职达到郡守刺史。
文翁又在成都街市修建学校,召来属县子弟作为学生,为他们免除徭役,成绩优异的提拔担任郡县官吏,次等的担任教民务农的乡官。文翁常常选拔学官学僮,让他们在非正式场合任职。每次出巡属县,从学校学生中挑选通晓经术行为端正的人与他一起前往,让他们传布教令,出入内府。县邑吏民见此而感到荣耀,几年后,大家都争当学校学生,有的富人甚至为求当学校学生而愿出钱。因此蜀地风气大变,蜀郡在京城学习的人与齐、鲁接近。到汉武帝时,便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郡国设立学校从文翁开始。
文翁死在蜀郡,当地吏民替他建立祠堂,每逢节气祭祀不断。直到现在,巴蜀之人喜欢艺文礼乐,也是文翁教化的结果。
2.《汉书》的译文
文翁,是庐江舒地人。少年时好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减少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 、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
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经常选出一些学宫中的青少年在自己身边做事。每次到各县巡查时,更是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在官府中出出入入。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文翁在蜀地逝世,(蜀地的)官民为他建盖祠堂,每年祭祀不断。到现在巴蜀地区爱好文雅(风气),是文翁进行教化(的功劳啊!)
3.汉书的翻译
昌至渭桥①,丞相已下皆迎。昌还bai报,代王乃进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闲②”。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太尉勃乃跪上du天子玺。代王谢曰③zhi:“至邸而议之④。”
《卷四 本纪第四 文帝纪》
译文
宋昌到渭桥,宰相以下的官员都来迎接。宋昌到高陵回报代王,于是代王来到渭桥。群臣用臣礼拜见代王,代王亦回拜。太尉周勃进言说:“dao希望屏退从人秘密禀陈。” 宋昌回说:“要是太尉所陈的是公事,就请当着众臣的面奏;要是所陈的是私事,王者是无私的。答”太尉周勃就跪着送上天子玉玺。代王辞谢说:“请到京都馆舍再议。”
4.《汉书》中《苏武牧羊》的翻译!!
哈哈哈
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穴,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苏武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他发现这些羊全是公羊。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当时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昭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后来,汉朝使者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
5.班昭续《汉书》文言文翻译
班昭续《汉书》文bai言文翻译为:
扶du风曹世zhi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dao儿,名叫内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容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
6.文言文翻译,《汉书.戾太子传》
孝武皇帝有六个儿子。
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亻予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齐怀王闳,李姬生燕刺王旦、广陵厉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 戾太子刘据,元狩元年(前122)立为皇太子,年龄七岁。
当初皇上二十九岁才生太子,非常喜欢,为求子之神衤某神立神位,派东方朔、枚皋为衤某神写祝词。 太子渐渐长大,皇上命令他学习《公羊春秋》,又向瑕丘江公学习《谷梁春秋》。
举行加冠礼后,就位东宫,皇上为他建立博望苑,让他结交宾客,随其所好,所以有很多非儒家学派的人归到他的门下。 元鼎四年(前113),纳史良娣,生了儿子刘进,称为史皇孙。
武帝末期,卫皇后宠衰,江充掌权。 江充与太子和卫后有矛盾,害怕皇上去世后被太子诛杀,正巧发生了巫蛊事件,江充借机害人。
这时,皇上年事已高,猜忌心重,以为身边的人都为蛊道咒诅,命令彻底追查巫蛊事件。 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诸邑公主,与皇后弟弟的儿子长平侯卫伉都因此犯罪被诛(详见《公孙贺、江充传》)。
江充主管追查巫蛊事件,已经知道皇上的心思,禀告皇上说,宫中有蛊气,进入宫中,拆毁御座在地上挖掘。 皇上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协助江充。
江充于是到太子宫中掘蛊,找到桐木人。 当时皇上生病,在甘泉宫避暑,只有皇后、太子在京师。
太子召来少傅石德询问对策,石德害怕作为太子师傅一同被诛,就对太子说:“以前丞相父子、两个公主与卫家都因为这得罪被诛,现在巫与使者掘地找到了证据,不知是巫师放置的桐木人呢?还是实有其事呢?没有办法洗清自己。 可以假传皇上命令持节杖收捕江充等人,把他们关进监狱,彻底追查他们的奸诈阴谋。
再说皇上生病住在甘泉宫,皇后与太子的随从官员请安问候都不通报,皇上是否还活着都不知道,而奸臣像这样阴毒,太子怎不想想秦朝扶苏的事情呢?”太子着急,听从了石德的话。 征和二年(前91)七月初九,就派门客作为使者收捕江充等人。
按道侯韩说怀疑使者有诈,不肯接受诏命,太子门客杀死韩说。 御史章赣带着伤冲出逃走,独自逃到甘泉宫。
太子派舍人无且,拿着节杖夜晚进入未央宫长秋门,通过长御倚华,禀告皇后,调遣皇后的车辆,装载弓箭手,拿出武器库的兵器,调动长乐宫卫士,告令百官说江充谋反。 于是杀了江充并示众,在上林苑中烧死胡巫。
于是部署宾客作为将领,与丞相刘屈..等作战。 长安城中混乱,都说太子造反,因此兵众不肯跟随太子。
太子兵败,逃走,追捕不到。 皇上大怒,群臣忧虑畏惧,想不出办法。
壶关三老中的茂上书说“:我听说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儿子就像万物。 所以天平地安,阴阳调和,万物就茂盛生长;家庭之中,父慈母爱儿子就孝顺。
阴阳不和,万物就生长受阻;父子不和,家庭就会崩溃。 所以父亲不像父亲,儿子就会不像儿子;君主不像君主,臣子就会不像臣子,虽然有粮食,我哪能吃得到!从前虞舜最孝顺的,但是不合父亲瞽叟的意;孝己遭到诽谤,伯奇被流放,骨肉至亲,却父子彼此怀疑。
为什么呢?是长期积累的毁谤产生的后果。 从这看来,儿子没有不孝顺的,父亲却有不了解实情的。
现在的皇太子是汉王室的嫡嗣,将要继承万世基业,实行祖宗重托,论亲是皇帝的嫡长子。 江充,不过是平民,里巷贱臣,陛下提拔他重用他,他竟借皇上的命令欺压迫害皇太子,虚伪奸诈,混淆是非,使亲生父子之间的交往隔绝不通。
太子进不能见到皇上,退又被乱臣逼迫,独自冤情郁结,无处倾诉,忍不下满腔怨愤,奋起杀了江充,畏惧逃亡,这是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来解救自身的危难啊!我私下认为没有邪恶用心。 《诗》云‘:来来往往的青蝇,停在篱笆上,平易近人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
谗言没有止境,将不断搅乱天下。’以前江充进谗言陷害卫太子,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他的罪行本来就该死。
陛下不仔细考察,深深地责怪太子,盛怒之下调军队搜捕太子,三公只顾保住自己,聪明的人不敢劝说,能言善辩的人也不敢劝说,我私下痛心。 我听说,伍子胥竭尽忠诚遭受恶名,比干竭尽仁智只留下他的身躯,忠臣竭尽忠心不顾忌斧钺的诛杀,来陈述他愚昧的看法,为的是纠正君主的过失安定国家。
《诗》云‘:抓住那个进谗言的小人,扔给虎狼吃。’请陛下心情宽慰,稍稍念及父子之情,不要担心太子干坏事,赶快撤回军队,不要使太子长期逃亡。
我满腔忠心,不惜微命,在建章门下等候皇上的治罪。”上书呈上,天子被感悟。
太子逃亡的时候,向东来到湖县,藏在泉鸠里。 那家人很穷,常常靠卖鞋来供给太子。
太子有旧交在湖县,听说他很富裕,派人叫他来,但被发觉。 官吏包围了太子,太子料想没法逃脱,就进房拴住门上吊了。
山阳县平民张富昌是小兵,用脚踢开门,新安县令史李寿跑上去抱住解下太子,那家主人格斗而死,两个皇孙都一同遇害。 皇上既然哀伤太子,就下诏说:“行为是非难明却赏赐,是为了表明诚信。
封李寿为于阝侯,张富昌为题侯。”过了很久,巫蛊事件很多人都不相信。
皇上明白太子只是惶恐害怕,并没有别的意思,而车千秋又再次提诉太子冤屈,皇上于是提拔千秋当丞相,将江充家灭族,把苏文。
7.班固《汉书.苏武传》的全翻译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二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渐渐升到栘中厩监。
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多次互相派遣使者窥探观察(对方情况)。匈奴先后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共十余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者作为抵押。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为王,害怕汉朝袭击,就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把路充国等人都放回汉朝。
汉武帝很高兴,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苏武和副使中郎将张胜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卒和侦察敌情的一百多人出发了。
到了匈奴后,置办了一些财物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了,并不是像汉朝所期望的(那样)。 汉朝正要打算送苏武等人的时候,适逢匈奴国内缑王与原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谋反叛。
缑王是昆邪王的姐夫,与昆邪王一起投降汉朝,后来又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正赶上苏武等来到匈奴,虞常在汉朝的时候,平时与副使张胜交好,私下里对张胜说:“听说汉朝皇帝非常痛恨卫律,我可以为汉朝私下里用弩弓射死他,我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希望能得到朝廷的。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二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渐渐升到栘中厩监。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多次互相派遣使者窥探观察(对方情况)。
匈奴先后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共十余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者作为抵押。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为王,害怕汉朝袭击,就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把路充国等人都放回汉朝。汉武帝很高兴,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
苏武和副使中郎将张胜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卒和侦察敌情的一百多人出发了。到了匈奴后,置办了一些财物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了,并不是像汉朝所期望的(那样)。
汉朝正要打算送苏武等人的时候,适逢匈奴国内缑王与原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谋反叛。缑王是昆邪王的姐夫,与昆邪王一起投降汉朝,后来又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
正赶上苏武等来到匈奴,虞常在汉朝的时候,平时与副使张胜交好,私下里对张胜说:“听说汉朝皇帝非常痛恨卫律,我可以为汉朝私下里用弩弓射死他,我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赏赐。”张胜答应了,送了一些财物给虞常。
一个多月后,单于出去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多人准备动手,他们当中一个人夜里跑了出来,告发了这件事。
单于子弟派士兵与他们战斗。缑王等人都死了,虞常被活捉。
单于让卫律处理这件事,张胜听说后,担心以前与虞常的话泄露,把情况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
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想自杀,张胜、常惠拦住了他。
虞常果然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贵族们商议,想要把汉朝的使者都杀了。左伊秩訾说:“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都投降。”
单于派卫律召苏武去受审讯。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苏武拔出刀来自杀,卫律大惊,急忙抱住苏武,派人骑马去找医生。
医生在地上挖了个坑,放进无焰的火,把苏武背朝上放在火坑上,踩他的背使其出血。苏武已经气绝了,半天才又能呼吸。
常惠等哭了,将苏武抬回营帐。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身体日渐好转,单于又派人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用剑斩杀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应当处死。
单于招募投降的人免罪。”举起剑想要杀他,张胜请求投降。
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苏武说:“我本没有参与密谋,又不是他们的亲属,为何要受牵连?”卫律举剑作势要杀苏武,苏武神色不改。
卫律说:“苏先生,我先前背叛汉朝投奔匈奴,幸而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称王,有几万手下,满山的牛羊,富贵到这种地步!苏先生今天投降了,明天也会这样。白白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苏武不理他。
卫律又说:“你通过我的关系投降,我就和你结为兄弟,要是不听我的话,以后再想见我就难了。”苏武大骂说:“你本是汉朝大臣,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作奴隶,我要见你做什么?单于信任你,让你来判定人的生死,你不公平处理,反而想借此使汉天子和单于相斗,自己幸灾乐祸,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想要两国互相攻打,匈奴的灾难,从我苏武开始了。”
卫律知道终究无法迫使苏武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更想让他投降了,就把苏武关在一个大地窖中,不给他吃的,喝的。
天降大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肚去,过了几天都没有死。匈奴人视之为神,就把他放到北海边无人区,让。
8.求翻译 苏轼读《汉书》
繁体:苏东坡刚被贬到黄州时,朱载上曾经在黄冈担任教授。但东坡却还不认识他。而幕客中有人诵读朱载上的诗,诗中有一句是这样的:「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觉得意境不俗,感到好奇,就问道:「这是甚麽人的作品?」幕客据实回答说是朱司农的作品。东坡连番的赞赏,认为很能掌握诗歌应该有的幽雅情趣。这话自然也传到朱载上的耳里,不在话下。
过了几天,朱司农和东坡见了面,两个人就这样成了莫逆知己,朱载上从此常常登门拜访。有一日他拿了名片来求见,管客门房已经通报了,但是东坡过了好一会都还不出来接见。朱司农心里有点犹豫,留也不是,因为枯等了那麽久,实在有点疲乏;想要离开,却又已经通报了姓名。於是就这样坐了好一段时间。
终於,东坡出来了,找獾乇磉_了让对方等了太久的歉意,同时说:「刚刚在赶今天的功课,错过了时间,不知道先生到来,实在太失礼了。万望见谅!」
等东坡说完了话,大家坐定之后,朱司农就问东坡道:「刚刚先生所讲的功课是指甚麽?」东坡回答说:「抄《汉书》。」司农就说:「先生的天资那麽聪敏,书看过一遍,一辈子都忘不了,那里用得著抄呢?」东坡说:「话不是这样说,我从开始读《汉书》到现在,一共抄了三遍了。开始的时候,每段史事,我用三个字当题目;后来用两个字;到现在则用一个字。」
朱司农心里十分佩服,也十分感动,站起来再向东坡请教,说:「不晓得先生愿不愿意教我抄书呢?」东坡就命令在堂下服侍的老兵,在书架上拿了一册笔记过来。司农看了之后,完全不知道写些甚麽。东坡说:「老朋友,你不妨试著提一个字。」朱司农就按照他的话,随便说一个字,话还未停,东坡马上就背诵好几百字,而且完全没有错漏一字。朱司农一共找了好几个字,结果都是这样。司农赞叹了好一会,十分佩服,说:「先生真是神仙下凡啊!」 呵呵。就将就的看吧 繁体才能更显古文的韵味 这就像用紫沙壶品茶才有感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