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记为公文言文答案(琐记为公翻译全文)
1.琐记为公翻译全文
【译文】江南巡抚的大臣,只有周忱最有名气。
原来他的才干见识显然比他人好。他对公事的留心,也是无人能及的。
听说周忱有一本本子,从记日子到行为处事,没有丝毫遗漏,每天的阴、晴、风、雨,也一定详细地记录。例如,某天中午之前是晴天,中午之后是阴天。
某天刮东风,某天刮西风。某天的白天和晚上下雨。
人们刚开始不知道他的原因。一天,有人告诉周忱装粮食的船被风吹走找不到了。
周忱责问他丢失船时是哪天?中午前还是中午后?刮东风还是刮西风?那人不知道而胡乱回答。周忱一一告诉他实情。
那人吃惊且佩服,欺诈于是不能成功。在这时知道了周忱的风、雨的纪录,原来也是公事,不是随便写写的。
【原文】琐记为公 〔明〕陆 容 江南巡抚大臣,惟周文襄公忱最有名。盖公才识固优于人,其留心公事,亦非人所能及。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
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
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
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谩书也。
--《菽园杂记》。
2.二、文言文阅读(19分)
北史张衡传 【原文】 张衡,字建平,河内人也。
祖嶷,魏河阳太守。父允,周万州刺史。
衡幼怀志尚,有骨梗风。十五,诣太学受业,研精覃思,为同辈所推。
周武帝居太后忧,与左右出猎,衡露髻舆棺,扣马切谏。帝嘉焉,赐衣一袭,马一匹,擢拜汉王侍读。
衡又就沈重受《三礼》,略究大旨。累迁掌朝大夫。
隋文帝受禅,拜司门侍郎。及晋王广为河北行台,衡历刑部、度支二曹郎。
行台废,拜并州总管掾。及王转牧扬州,衡复为掾。
王甚亲任之,衡亦竭虑尽诚。夺宗之计,多衡所建。
迁扬州总管司马。熙州李英林反,署置百官,以衡为行军总管讨平之,拜开府。
及王为皇太子,拜衡右庶子。 炀帝嗣位,除给事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
迁御史大夫,甚见亲重。大业四年,帝幸汾阳宫。
时帝欲大汾阳宫,令衡与纪弘整具图奏之。衡承间进谏,以比年劳役,百姓疲敝为请。
帝意甚不平。后尝目衡谓侍臣曰:“张衡自谓由甚计画,令我有天下。”
时齐王暕失爱于上,帝密令人求其罪。有人谮暕违制,将伊阙令皇甫诩从之汾阳宫。
又录前幸涿郡及祠恒岳时,父老谒见者,衣冠不整。帝谴衡以宪司皆不能举正,出为榆林太守。
明年,帝复幸汾阳宫,衡督役筑楼烦城,因而谒帝。帝恶衡不损瘦,以为不念咎,因谓曰:“公甚肥泽,宜且还郡。”
衡复之榆林。俄而敕衡督役江都宫。
有人诣衡讼宫监者,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礼部尚书杨玄感使至江都,其人诣玄感称冤。
玄感固以衡为不可。及与相见,未有所言,又先谓玄感曰:“薛道衡真为枉死。”
玄感具上其事。江都郡丞王世充又奏衡频减祭具。
帝怒,锁衡诣江都市,将斩之。既而除名,放还田里。
帝每令亲人觇衡所为。 八年,帝自辽东还都,衡妾妄言衡怨望,谤讪朝政,帝赐死于家。
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监刑者塞耳,促令杀之。武德初,以为死非其罪,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曰忠。
【译文】 张衡字建平,是河内人。祖父张嶷,魏时任河阳太守。
父亲张允,北周时任万州刺史。张衡自幼胸怀大志,有耿直的风操。
十五岁时,到太学就读接受学业,精研深思,受到同辈闷得推崇。周武帝在为太后守丧期间,与随从出外打猎,张衡披发载棺,拦住马头恳切谏阻。
武帝赞赏他,赏赐他一套衣服,一匹马,提拔他担任汉王侍读。张衡又师从沈重学习《三礼》,粗略弄懂了主要意思。
多次升迁掌朝大夫。 隋文帝杨坚接受禅让称帝后,拜任司门侍郎。
等到晋王杨广主持河北行台时,张衡历任刑部、度支二曹郎。后来行台废置,拜任并州总管属官。
等到晋王转任扬州牧时,张衡又做晋王的属官。晋王非常亲近信任他,张衡也尽心竭虑侍奉晋王。
晋王夺取太子之位的谋略,大多是张衡所策划的。升任扬州总管司马。
熙州人李英林谋反,任命了文武百官,朝廷派张衡做行军总管征讨平定了他的叛乱,拜任开府。等到晋王被立为皇太子后,拜任张衡为右庶子。
炀帝继位后,授予张衡为给事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又升任御史大夫,很受亲信倚重。
大业四年,隋炀帝临幸汾阳宫。当时隋炀帝想扩建汾阳宫,命令张衡与纪弘整绘制图样进呈。
张衡得便进谏,因为近年劳役繁重,百姓困顿而为百姓请命。隋炀帝心中很不满。
后来曾经看着张衡对侍臣(对侍臣议论张衡)说:“张衡自认为由他设计,使我得到天下。”当时齐王杨暕失宠于皇上,隋炀帝暗中派人搜求杨暕的罪行。
有人诋毁杨暕不守臣规,带伊阙县令皇甫诩相随到汾阳宫。又奏告以前巡幸涿郡和祭祀恒山时,父老乡公来拜见的人,很多人衣冠不整。
隋炀帝责怪张衡身为御史都不能检举纠正,转调张衡外任榆林太守。 第二年,隋炀帝又临幸汾阳宫,张衡监工修筑楼烦城,因而拜见隋炀帝。
隋炀帝不满张衡没消瘦,以为他不以过失为意,于是对张衡说:“您很是心宽体胖,应暂回郡府。”张衡又回到榆林。
不久敕命张衡监工修筑江都宫。有人到张衡处告宫监,张衡不予查究,反而将讼书交给宫监看,那人被宫监狠狠地整治。
礼部尚书杨玄感受命来到江都,那人到杨玄感处喊冤。杨玄感本以为张衡处理不当。
等到与张衡相见,还未来得及说话,张衡又先对杨玄感说:“薛道衡真是死得冤枉。”杨玄感讲这些事全部上奏。
江都郡丞王世充又奏告张衡一再减少沿途酒食储备。隋炀帝发怒,拘禁张衡到江都市,要斩了他。
很久才将他削职为民,逐回乡里。隋炀帝常派亲信探察张衡的所作所为。
大业八年,隋炀帝从辽东回京,张衡的妾胡乱说张衡怨怪朝廷,诽谤朝政,隋炀帝被赐命在家里自尽。临死时,大声说:“我为别人做了什么好事,竟然希望活得长久!”监刑的人塞住耳朵(不敢听),催促人杀死他。
武德初年,朝廷认为他无罪被处死,追赠他为大将军、南阳郡公,赠谥好为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武帝居太后忧 忧:指父母之丧 B、以比年劳役 比:靠近,挨着 C、帝恶衡不损瘦 恶:嫉妒 D、锁衡诣江都市 诣:到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王甚亲任之,衡亦竭虑尽诚”的一项是(3分) A、迁扬州总管司马 研精覃思 B、帝每令亲人觇衡所为 衡频减祭具 C、拜衡右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