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游秦文言文翻译(苏秦游秦)

1.苏秦游秦

苏秦到了秦国游说秦国君,秦君终不任用他,苏秦离开秦国,一路上钱用光了,裘袍(衣服)又破又旧。回到家中,妻子没有离开织机去迎接他,嫂子没有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后来苏秦到晚上就拿出书(太公阴符)苦苦钻研,到深夜打瞌睡就用锥刺自己的大腿,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学识有了很大的进步,再出游,于是后来就成为六国的宰相。

希望有帮助。

苏秦游秦,秦不用之而归,金尽裘敝。至家中,妻不下机,父母不与言。秦及夜出书读之。夜深欲睡,以锥刺其股。一年而学成,遂为六国相。

苏秦游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苏秦之楚文言文翻译,苏秦前倨后恭文言文翻译

2.《苏秦游说六国》的译文,急

苏秦起初以连横政策游说秦惠王,说:“大王之国西边有巴、蜀、汉中,可以取得农业之利;北边有胡、貉民族和代郡、马邑、可以供给战备之用;南边有巫山、黔中这样险阻的重地;东边有肴山、函谷关这样坚固的要塞。

农田肥沃而优良,人民众多而富裕,战车万辆,勇士百万,沃野千里,存粮丰富,地形险要优越,进攻有利战,防守坚不可破。这真是上天赐给您的天然府库,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了。

凭大王的贤能,军民的众多,战车、马队训练得法,士卒作战教育有方,完全可以兼并诸侯,侵吞天下,统一四海,称帝而治。希望大王稍加注意。

请允许我用实际情况说明其效果。 惠王说:“寡人听说‘羽毛不丰满的雀鸟,不能冲天高飞;制度不完备的国家,不能出兵征战;对人民少恩少惠,不能发动战争;政教不顺人心,不能拿战争劳烦大臣。

’现在先生郑重地不远千里而来,当面指教,希望日后再聆听您的教导。” 苏秦说:“我已料到大王不可能听取我的意见,过去神农氏讨伐补,遂三国,黄帝讨伐涿鹿,擒获蚩尤酋长,尧帝征骓兜,舜帝征伐三苗,禹帝征伐共工,商汤征有夏,文王征伐崇侯,武王征伐殷纣,齐桓公凭战争而称霸天下。

由此看来,哪有不运用战争的道理呢?古时候,出使的车辆络绎不绝,外交使节互结同盟,这是天下都一致的。即使这样,或言合纵,或言连横,但也从未停止过使用武力;当外交,军事同时并用,则诸侯混乱;各种问题同时发生,则来不及处理;法令条款齐备,人民反而奸诈;政令繁多杂乱,百姓就无所适从;上下互相埋怨,人民就无所依赖;空洞的道理虽在不厌其烦地讲述,而使用武力之事却在愈来愈频繁地发生;搞巧言善辩,奇装异服,战争却没有一日停息;书策繁乱,言辞驳杂,天下却不能治理。

说的人说得舌烂,听的人听得耳聋,却不见什么成效;推行仁义,订立盟约,然而天下并不因此而亲善。于是,才废弃文治,使用武力,多养敢死之士,修缮铠甲,磨砺兵器,以取胜于战场。

如果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不进行战争,就想获利,扩充土地,即使五帝、三王、五霸、明主贤君,总想坐待成功,却势难奏效。因此还得用战争继续解决问题,如果两军相距遥远,就互相进攻;相距迫近,就白刃交锋,然后才可以建立大功。

所以,军队得胜于外,正义治强于内;威权建立于上,人民服从于下。现在,想要吞并天下,控制大国,击败敌人,统治海内,扶爱百姓,臣服诸侯,非战争不可。

但是,现在的君王,偏偏忽视了这一极其重要的道理,他们都被那些众说纷纭的所谓治国的说教弄昏了头脑,迷惑于他们那些巧舌善辩的言辞,沉醉于他们那夸夸其谈的空论之中。由此说来,大王必然不会采用我的主张。

游说秦王的报告,一共上呈了十次,但苏秦的意见都没被采纳。黑貂皮衣穿破了,百斤黄金用完了,生活费用也光了,便只好离开秦国,返回洛阳。

他腿上打着绑腿,脚上穿着草鞋,背着书袋,挑着行李,神情憔悴,脸色黄黑,显得非常惭愧。到家后,妻子织布自如,不来迎接;嫂嫂冷眼相看,不给做饭;父母若无其事,不予理睬。

苏秦长叹一声说:“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苏秦的罪过。”当天晚上,他打开数十只书箱,找到专讲谋略的书《太公阴符》,于是埋头苦读,精心选择,开始写作《揣情》、《摩意》之篇。

读书困倦想睡了,就拿起铁锥猛刺大腿,血流至足跟。苏秦说:“哪有说服人主而不能让他们拿出金、玉、锦、绣、并取得卿相尊位的道理呢?”一年后《揣情》、《摩意》之篇写成,他说道:“拿这个足以说服当世的君王了。”

于是苏秦就经过燕乌集阙,在华屋之下游说赵肃侯,双方交谈甚为投契,赵王大为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并任命他为相国。 给他兵车百辆,锦绣千束、白壁百双,黄金万镒,车随其后,往各国去约结合纵联盟,瓦解连横阵线,以抵制强秦。

所以,苏秦任赵相时,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 那时候,天下如此广大,人民如此众多,王侯如此威严,谋臣如此有权势,都要取决于苏秦的合纵政策。

苏秦未耗费一斗粮食,未动用一件兵器,未派出一名士卒,未绷断一根弓弦,未折损一支箭杆,而诸侯相亲,胜过兄弟。总之,贤人在位,天下便信服,一人得用,天下便听从。

所以说:“国事决定在于外交,不决定于武力;决定于在朝廷、宗庙中谋略策划,而不决定于在战场上拼刀拼枪。”当苏秦大权在握,红极一时的时候,万镒黄金任他使用,成队车马任他驱驰,耀武扬威,显赫于道,山东六国,闻风服从,使赵国地位大为提高。

其实,苏秦只不过是一个住土洞茅舍,用桑树做门、用树枝卷成门枢的穷士而已。一旦乘马坐车,奔走天下,游说诸侯之主,堵塞左右之口,而天下就无人能与他抗争。

苏秦要去游说楚威王,路过洛阳。父母得知,亲自为苏秦打扫房间,清除道路,奏乐摆宴,亲迎于三十里之外;妻子低头,不敢正视,畏惧胆怯,偷偷探听;嫂嫂伏地,不敢起立,四拜而跪,求恕前罪。

苏秦问:“嫂嫂为何先前那样傲慢,而现在又这样卑下呢?他嫂子说:“因为您季子的地位尊贵,又有钱。”苏秦慨叹说:“唉!贫贱则父、母不认亲。

苏秦,翻译,秦文

3.求苏秦说秦王 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行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羸縢履蹶,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諅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於是乃摩燕乌集阙,现说赵王於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故苏秦相於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於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於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故曰:「式於政,不式於勇;式於廊庙之内,不式於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於道。

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服轼撙衔,横历天下,庭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呼!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以忽乎哉?」【注释】 (1)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阳人,著名策士,纵横派代表人物,先用连横之说说秦,后又主张 (2)说(shuì):劝说,游说。

(3)巴:今四川省东部。 (4)胡:指匈奴族所居地区。

(5)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6)肴:同“肴”,肴山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

(7)奋击:奋勇进击的武士。 (8)天府:自然界的宝库。

(9)俨然:庄重矜持。 (10)愿以异日:愿改在其他时间。

(11)神农:传说中发明农业和医药的远古帝王。 (12)黄帝:姬姓,号轩辕氏,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13)驩(huān)兜(dōu):尧的大臣,传说曾与共工一起作恶。 (14)三苗:古代少数民族。

(15)共工传为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 (16)有夏:即夏桀。

“有”字无义。 (17)崇:古国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东。

(18)纣:商朝末代君主,传说中的大暴君。 (19)伯:同“霸”,称霸。

(20)恶:同“乌”,何。 (21)毂(gǔ):车轮中央圆眼,以容车轴。

这里代指车乘。 (22)饬:通“饰”,修饰文词,即巧为游说。

(23)万端俱起:群议纷起。 (24)稠浊:多而乱。

(25)聊:依靠。 (26)章:同“彰”,明显。

(27)伟服:华丽的服饰。 (28)厉:通“砺”,磨砺。

(29)徒处:白白地等待。 (30)五伯:伯同“霸”,“五伯”即春秋五霸。

指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31)杖:持着。

(32)凌:凌驾于上。 (33)诎:同“屈”,屈服。

(34)元元:人民。 (35)嗣主:继位的君王。

(36)至道:指用兵之道。 (37)惛:不明。

(38)说不行:指连横的主张未得实行。 【翻译】 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的富饶,北面有胡貉和代马的物产,南面有巫山、黔中的屏障,东面有肴山、函谷关的坚固。

耕田肥美,百姓富足,战车有万辆,武士有百万,在千里沃野上有多种出产,地势形胜而便利,这就是所谓的天府,天下显赫的大国啊。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车骑的充足,兵法的教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加以治理。

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我请求来实现这件事。” 秦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

现在您一本正经老远跑来在朝廷上开导我,我愿改日再听您的教诲。” 苏秦说:“我本来就怀疑大王不会接受我的意见。

过去神农讨伐补遂,黄帝讨伐涿鹿、擒获蚩尤,尧讨伐驩兜,舜讨伐三苗,禹讨伐共工,商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纣王,齐桓公用武力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用战争手段的呢?古代让车辆来回奔驰,用言语互相交结,天下成为一体,有的约从有的连横,不再储备武器甲胄。

文士个个巧舌如簧,诸侯听得稀里胡涂,群议纷起,难以清理。规章制度虽已完备,人们却到处虚情假意,条文记录又多又乱,百姓还是衣食不足。

君臣愁容相对,人民无所依靠。

苏秦游秦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