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友爱文言文怎么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言文警句)
1.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言文警句
1.《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4. 《饮酒·其四》
魏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译文:
秋菊花盛正鲜艳,含露润泽采花英。
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浓。
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
日落众生皆息止,归鸟向林欢快鸣。
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10.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11.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几《三衢道中》
1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3.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1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唐·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8.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李清照《如梦令》
1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2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2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王维《使至塞上》
2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曰升。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5.山下兰溪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宋·苏轼《黄鹤楼》
2.关于和谐的文言文
《钱塘江①春行》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内容: 孤山寺②北贾亭③西,水面初平④云脚低⑤。
几处早莺争暖树⑥,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⑦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⑧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⑨。 [编辑本段]注释 1.钱塘湖杭州西湖的别称。
2.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3.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4.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5.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6.暖树向阳的树。
7.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8.没(mò)隐没。
9.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