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青烟渺渺的文言文(求一段形容壮观自然现象的古文,越壮观越好像火山爆发,龙卷风,暴)

1.求一段形容壮观自然现象的古文,越壮观越好像火山爆发,龙卷风,暴

《七发》观潮一段: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观其所驾轶者,所擢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

怳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瀇漾兮,慌旷旷兮。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

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流揽无穷,归神日母。

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或纷纭其流折兮,忽缪往而不来。

临朱汜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自持。

于是澡概胸中,洒练五藏,澹澉手足,颓濯发齿。揄弃恬怠,输写淟浊,分决狐疑,发皇耳目。

当是之时,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伛起躄,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况直眇小烦懑,酲醲病酒之徒哉!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太子曰:“善,然则涛何气哉?” 答曰:“不记也,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云内,日夜不止。

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

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

其旁作而奔起者,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皓霓,前后络绎。

顒顒昂昂,椐椐强强,莘莘将将。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

訇隐匈礚,轧盘涌裔,原不可当。观其两旁。

则滂渤怫郁,暗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蹈壁冲津,穷曲随隈,逾岸出追。

遇者死,当者坏。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

回翔青篾,衔枚檀桓。弭节伍子之山,通厉骨母之场,凌赤岸,彗扶桑,横奔似雷行。

诚奋厥武,如振如怒。沌沌浑浑,状如奔马。

混混庉庉,声如雷鼓。发怒庢沓,清升逾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

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纷纷翼翼,波涌云乱,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亏丘陵,平夷西畔。

险险戏戏,崩坏陂池,决胜乃罢。汩潺湲,披扬流洒。

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湲湲,蒲伏连延。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洄暗凄怆焉。

此天下怪异诡观也,太子能强起观之乎?” 以前自己写过相应的文字: 龙卷风: 卫子曰:“冰雨之上,乃有飞龙御风,以千钧起势,咆哮于混沌之间。 裂宫宇,伐高木。

吸海水,接云雾。墨图鳞甲,旋以高柱。

乃错行江海,吞吐于天地,下分城阙,上接蔼蔼之天,聚紫云于一线。其初起,冯雷雨之中,以龙行吐津,怒发而震,旋翼起风。

然后疾行而过,并以雷行。疆疆扰扰,翔乎三军之气,惭上六之威。

平山移河,繋水扬天,丘摧于尘埃。 忽行于东海,而白浪浩浩,飞以迎天,似南门之华,乃浚以恣意之势。

此天下之至奇也,子能强起随我而观乎?”安处子曰:“仆病未能也。” 黄河壶口: 卫子曰:“孟门之左,乃有高流。

金浪蓬勃以涌进,急泻千仞之壶口。其滚滚瀼以迸发,湍延以开合。

流赤以腾宇,悬岩以怒歌。其来也,劈万钧之横山,断蜿蜒之曲式。

离银河之水,去昆仑之池。径百回之岸,染大火之姿。

洪洞于龙门之上,溢恣于乱石之巅。崩兮赑兮,鼓兮腾兮,浚兮怒兮,漱兮崛兮。

忽以红鳞之色,狭以十一之间。 而滚雷之声,直闻百里。

濆濆而潬,瀇漾荡金。天水流溢,日月不息。

其云气纷乱,如万军之行进,其涛气奔绕,如怒龙而未翔。重叠而杂沓,泻以突壁而震响。

其发也,以至缓而至至急,以至远而至至狭。如金鳞万条,争跃龙门。

赤丝逆缕,见崖而纶。其下也,浪腾百丈,滚涛起风,战于擂鼓之间,怒写秋高之色。

其崖也,奇山横劈,怪石突兀。水经穴洞,桀桀而旋。

其落也,如鱼化为龙,竞渡百川,似红雷天岸,行於悬壁之前。层层而落,纵于叠嶂而散。

其逝也,滚汤汤而流汩汩,浩广之势,意之东海未还。乘流而下,疾过驌驦的卢。

其或惊骇心神,惕踈不言,或如乘雨而飞,如临致远。 壮人筋胆,潋以五藏,涤以手足。

於是乃心存所思,临视其崖,则明瞽绝聋,子能强起而随我游之乎?”安处子曰:“仆病,虽有其壮意之心,而病未能起也。”然阳气上涌,乃始有生气。

泰山观日出: 卫子曰:“若七月既望而登岱宗之顶,凌万仞之虚。 扶角亢,踏云尘。

惊鸟兽,动心神。冯卯时之气,飞五岳之尊。

观秋日之初生,扣神仙之天门。扬怀于贯日之峰,而待其六龙之奔。

夜忽暗于须臾,雾渺渺于秋风。天云共以一色,渐行出于扶桑。

极目所望,朱丝一线。以寥寥之光,逐东方之暝。

以众山为手,捧金轮以行。其少进也,盈盈而起,群星无踪。

东方神隐,红霞初现。临青黛之气,登高天之岸。

忽而万景飘金,日若曼倩。红紫之云,瞬目万变。

紫霞之气,融海凝畔。鸿洞荧荧,隐乎彩焕。

而间以薄雾,绕以青丝,则红紫之中,荡以皇绢。灿于九霄,明于万川。

天以青苍之景,融以火烧之观。浮沉光,耀金颜,撩霞气,动霓泉。

染柏松云山以琦色,饰凤凰金玉之羽衫。震震以万顷之尊,凌纷发之大块。

乾乾以九阳之龙,扬辉于崔嵬之山。崒兮而上,繋飘渺恍惚之辰。

吞吐黄雾,仰乎宇宙之津。朝迎飒爽之风,而屏息于造物之神。

当此时也,则目不得闭,耳不闻声,唯惊神逝于日月也。” 安处。

2.求一篇文章,描写神仙,仙道逍遥的文章,要求文言文

抚仙游记 抚仙者,嵌于彩云之南,碧玉清溪之境也。其秀,其丽,其清,其湛,其梦,其幻,引以仙人慕名而致,故得名抚仙也。 余闲行于抚仙,得以视概之盛状。泛舟云于葫湖之中,无以尽言语绘之清静。登临山岚远目极眺,方觉其浩渺烟波之势。游于滇南秀之甲岛,亦称之蓬莱亦无可乎。 如春四季,环之以锦涛林浪,有莺啼鹊喜,隐现于层翠之间。朝暮霞起,笼之以彩云虹幻,有银鱼抗浪,遨游于乾坤之境。 青风抚岸,窈舟荡漾,甲岛之上,可观青鱼群阵,其之势,有如水师行战之危。虽无雷霆霹雳之况,却可与万马千军共披敌。海门临涛,舟舫轻摇,楼阁文轩,倚于仙岛之中。自古文人骚客,多游于此,观其画卷,品其繁盛,临湖吟诗,望楼摹文。每至雨霁初晴,烟弥虹越,以此形之蓬莱又有何过也? 古有云:东来仙人,西至仙子,驾鹤鹭之滇行,忽现碧波镜湖,繁簇岛旖。甚悦,停鹤鹭游于抚仙之上焉。其之清,清如瑶台盛宴之甘醴。其之湛,湛于九霄重天之碧空。伴青羽之鹤同齐飞,以览其佳景,携欧丝之鹭共与游,以略其妙盛。调松琴,品香茗,醉抚仙之仙乐于楼阁之中。观宇宙,修仙道,吸天地之精华于孤岛之上。 或仙曰:盖蓬莱之同道孰够视此仙境乎?瑶池之诸家或可略此胜景乎? 余游尽以畅朗,九州之内有胜于此者焉?与以竭尽心之力,耗损囊中财,游虚名浪景,不如置身与澄湖之上,何乐而不为?若自足以幸,与仙之人也同游共乐,此不美乎妙哉?

渺渺,文言文,青烟,形容

3.有关描写荷叶或者山水的文言文,要尽快

游东林山水记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2],欲夕[3],步自阛阓中出[4],并溪南行百步[5],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

溪上下色皆重碧[6],幽邃靖深[7],意若不欲流[8]。溪未穷,得支径[9],西升上数百尺。

既竟[10],其顶隐而青者[11],或远在一舍外[12],锐者如簪[13],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14],聚者如悦[15],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16]。水数百脉[17],支离胶葛[18],经纬参错[19],迤者为溪[20],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

洲汀岛屿[21],向背离合;青树碧蔓[22],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23],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24]。

山有浮图宫[25],长松数十挺[26],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

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27],迟速若与客俱[28]。尽山足[29],更换二鼓矣[30]。

翌日[31],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32],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

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33],摇荡葳蕤[34],香气勃郁[35],冲怀罥袖[36],掩苒不脱[37]。小驻古柳根[38],得酒两罂[39],菱芡数种[40]。

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41],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42],奄忽去来[43]。

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44]。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45],错落水中,如珠走镜[46],不可收拾。

隶而从者曰学童[47],能嘲哳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翛然使人怅而惊也[48];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了亮激越,风露助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追游不两朝昏[49],而东林之胜殆尽[50]。

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51],皆积岁忧患[52];余亦羁旅异乡[53],家在天西南隅[54],引领长望而不可归[55]。

今而遇此[56],开口一笑[57],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注释】 [1]东林:山名,在今浙江吴兴东南。 [2]绍兴:南宋高宗年号。

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 [3]欲夕:傍晚。

[4]阛阓(huán huì):市区。 [5]并溪:沿溪。

[6]重碧:深绿色。 [7]幽邃(suì)靖深:幽静深远。

[8]意若不欲流:溪水好像不愿流动似的;形容水流徐缓。 [9]支径:斜出的小路。

[10]既竟:指走到尽头。 [11]顶:顶峰。

隐:隐约。 [12]一舍:三十里。

[13]“锐者”四句:形容顶峰一带的山形,有的像顶端尖尖的簪子,有的像环形缺口的玉玦(jué),有的像高耸的发髻,有的像平圆而中心有孔的璧玉。“锐”,上小下大。

“隆”,高起。 [14]出没烟霏(fēi):在烟云中时隐时现。

“霏”,云飞动的样子。 [15]“聚者”四句:形容远处树林的形态,长在一起的如同欢聚,分开生长的如同别离,排列整齐的好像枝枝长戟,杂乱的好像一堆散发。

“戟(jǐ)”,古代的一种兵器。 [16]“于冥蒙(míng méng)”句:谓在迷迷茫茫中根据自己的想像、揣度给它命名。

[17]脉:山脉,这里是指“支流”。 [18]支离胶葛:分散错杂。

[19]经纬参(cēn)错:纵横参差交错。 [20]“迤者”四句:谓水绵延的形成溪流,溢出的形成水泽,断开的成为池塘,干枯的成为洼地。

“汇”,水流汇聚之处。“涸(hé)”,水干枯。

[21]“洲汀”二句:谓沙洲水滩以及岛屿,有的相向相合,有的相背相离。 [22]“青树”二句:谓树藤互相覆盖缠绕。

“交”、“络”,纠结、缠绕。“罗”、“蒙”,网罗、覆盖。

[23]挽:拉,牵引,这里指采。 [24]“或夷犹”句:谓有的安逸徘徊,好像无所作为似的。

“夷犹”,同“夷由”,徘徊不前。“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

[25]浮图宫:佛寺。 [26]挺:量词,这里是“株”、“棵”的意思。

[27]月一眉:指新月。修:长,高。

[28]俱:同,在一起。 [29]尽山足:走到山脚。

[30]更(gēng):更漏。 [31]翌(yì)日:第二天。

[32]“俯门”二句:俯门而航:到门下乘船。“航”,船,这里作乘船讲。

“翳(yì)”,掩蔽。 [33]红披绿偃(yǎn):“红”指荷花,“绿”指荷叶;“披”、“偃”,形容荷花荷叶被风吹开吹斜的样子。

[34]葳蕤(wēi ruí):枝叶繁盛下垂的样子。 [35]勃郁:形容气味浓盛。

[36]罥(juàn):挂。 [37]掩苒(rǎn)不脱:指香味经久不去。

“掩苒”,滞留、延搁的意思。 [38]小驻:暂时停息。

[39]罂(yīng):酒器,口小肚大。 [40]芡(qiàn):一种浮生水草,实可食用,俗名鸡头。

[41]剧:极,甚。 [42]班班:同“斑斑”,即点点。

[43]奄忽:迅疾、倏忽。 [44]“森森”句:阴森森地像要下来抓人。

搏:攫取。 [45]张明:大明,很亮。

[46]如珠走镜:像珠子在镜一般的水面上滚来滚去。“走”,跑。

[47]“隶而”二句:谓跟随的仆人有叫学童的,会学百鸟鸣叫的声音。嘲哳(zhá):鸟鸣声。

[48]翛(xiāo)然:忽然而起的样子。 [49]“追游”二句:意谓抓紧时间游赏了不到两昼夜。

[50]殆(dài):差不多。 [51]纨绮(wán qǐ)世家:世代相传的富贵人家。

[52]积岁:连年。 [53]羁(jī)旅异乡:寄居他乡。

[54]隅(yú):角,方。 [55]引领:伸长脖子。

[56]此:指。

4.谁能帮我写一篇关于中秋的文言文啊

前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5.有哪些描写雾的古诗文

《雾》

——唐·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远山澄碧雾》

——唐·李世民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

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

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赋得花庭雾》

——唐·李世民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唐·李益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咏雾》

——唐·董思恭

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

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

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咏雾》

——唐·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凌雾行》

——唐·韦应物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形容青烟渺渺的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