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广东高考文言文(2008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的全文翻译)

1.2008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的全文翻译

原文: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

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

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

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

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

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文言文翻译参考:周访字叫士达,原本是汝南安城人。汉末时期逃避战乱到了江南地区,到周访已经是第四代了。

吴地平定后,就在庐江寻阳安家(因:于是,就。家:名词做动词,安家。)

周访年轻时沉稳坚毅,谦逊而且礼让,行事果断,周济穷困的人(振:本意,救济,赈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产。做了县衙的功曹(功曹: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吏,周访推荐他做了主簿(省略句,荐之。),与他结为好友(相:代词,他),把女儿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做妻子(妻:名词做动词)。

周访被察举为孝廉,然后被任命为郎中、上等甲令,都不去就任。等到元帝渡过长江,命令周访参与镇东的军事。

当时有一个与周访同姓名的人,犯罪应当处死,狱吏误会扣留周访,周访奋起还击扣留他的人,几十人都逃散了,然后自己到元帝跟前自首,元帝没有怪罪他(倒装句)。不久任命他做扬列将军(寻:不久。

省略句。),讨伐华轶。

周访统领的厉武将军丁乾与华轶统领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交通:古今词。)周访逮捕丁乾并杀了他。

冯逸来攻打周访,周访率领军队迎击打败了他。华轶的将领周广烧毁城池来响应周访,华轶军队溃败,于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任命周访为振武将军,命令周访和各路军队共同征伐杜弢。杜弢制作桔槔(“桔槔”({jiégāo})∶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

也泛指吊物的简单机械)攻打官军的战船,周访制作长岐枨(枨 chéng 木柱)来抗拒他(“距”通“拒”),桔槔不能够成为祸害。周访又率小战舰前往湘城,军队抵达富口,于是杜弢派遣杜弘出军海昏。

周访徒步登上柴桑,偷偷渡江,与敌人交战,斩掉首级几百个。敌军退守庐陵,又在庐陵包围了杜弘(倒装句)。

杜弘扔到城外许多宝物,士兵争着捡宝物,杜弘趁阵前混乱突围逃出城。周访率领军队追赶他,获得鞍马铠甲武器不可胜数。

杜弘逃入南康,太守率领士兵迎面痛击,又打败杜弘,杜弘逃向了临贺。元帝又一次晋升周访为龙骧将军。

周访到了襄阳以后,致力于农业生产和训练士卒,勤于选拔人才接纳谏言。王敦以之为患(患:意动用法),但是害怕他的强大,不敢有异心。

周访的威严风范树立之后,远近的人都愿意归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智慧勇气超人,成为中兴名将。性格谦虚,从不谈论战功。

有人问周访:“别人做了一点好事,很少不自我宣传的。您功勋卓著,却不说一句,为什么呢?”周访说:“将士们冲锋在前,周访有什么功劳!”(倒装句)将士因此更敬重他。

周访训练军队简拔士卒,想要进攻中原,慷慨激昂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善于安抚收纳军民,他们都愿为周访效死。

听说王敦有不臣之心,周访一直切齿痛恨。王敦虽然怀有叛逆的心思,但周访离世之前不敢为非作歹。

2021广东高考文言文,广东高考文言文范围,广东高考文言文真题

2.2008年广东高考制度

2010年广东新高考改革方案主要内容 一、科目设置: 3+文综(或理综)。

“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外语;文综指政治、历史、地理,理综指物理、化学、生物。各科考试内容为必修+选修(以考试说明为准) 二、科目组合: 考试科目组合按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分为文科类(含外语类,下同)专业、理科类专业、体育类专业、艺术类(含音乐和美术,下同)专业科目组合。

文科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理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 体育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理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专业选考科目为体育术科。 艺术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专业选考科目为音乐术科或美术术科。

外语类专业及对外语有特殊要求的专业需加考口语,口语分a、b、c、d四个等级呈现。 三、成绩处理: 各科以原始分呈现,语数外卷面满分各150分,文综(理综)卷面满分300分,四科卷面总分750分。

其中理综分值构成为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文综目前有两种方案在讨论:一为政治110分、历史100分、地理90分;二为各科100分。

四、考试日程及时间 2- --- 3月: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 4 月:外语口语 6月7日:上午语文(150分钟), 下午数学(120分钟) 6月8日:上午文综/理综(150分钟), 下午 外语(120分钟) 五、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考试科目:近期文科、艺术生考物理、化学、生物,理科、体育生考政治、历史、地理,中期所有考生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九科全考 2、考试内容: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内容90%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粤教研[2005]7号)中指定的选修内容10%,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由全省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 3、成绩处理:卷面分100分,得分结果分a等(90-100)、b等(75-89)、c等(60-74)、d等(59分以下)。

4、考试安排:目前全省有两种意见在征求:一为在每届高中的第三、第五学期的期末(大约1月份)进行,考试时间100分钟,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有两次考试机会,考试结果以两次测试的较高等级计算;二为在每届高中的第四、第五学期的期末(大约7、1月份)进行,其他相同。 六、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写实性。

七、高考录取依据: 1、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本a以上高校录取考生,必须从三科学业水平考试都达c以上的考生中录取,各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另行提高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本a以下高校录取考生,必须从三科学业水平考试至少有两科达c以上的考生中录取。 2、当年的高考成绩,确定各批次录取最低分数线。

3、综合素质评价。 以上方案从2010年的高考开始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从2009年。

高考,文言文,广东

3.有谁能帮我列出08年广东省高考的题型呢?我是理科的,我不知怎么才

高考试题2008年将有调整 难度不会大幅提高 2007-11-12 从11月11日天下午召开的汕头市2008年高考(Q吧)备考现场会上获悉,2008年高考将继续在稳定中改革,各科试题预计会略有调整。

据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任泽分析,2008年高考将在稳定中改革,保持2007高考方案的框架,具体是继续实行文理分科考试,文理分科划定录取分数线;考试科目分为3+X+文基/理基;高考计分采用原始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之一。 08'试题将保持07'命题特点2008年各科试题预计将保持2007年高考命题特点,并略有调整,具体体现为:试题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改革内容,注重从试题立意、情景设置、设问、答案及评分标准各方面反映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内容改革新要求及学科教学新成果;以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学科考试大纲》及我省《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为命题依据,考察所有能力层级要求,不超纲。

以能力立意,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多角度全方位拓宽思维和延伸知识。强化考查学生基本素质,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以及知识积累与能力的持续发展,引导教学夯实基础;注重综合考查考生灵活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掌握、信息获取及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

试题素材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采用大量新资料。适度调整题型结构,题目以多种方式呈现,设问角度灵活多样。

试卷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 各科难度预计不会大幅提高 在难度和区分度上,2008年高考各科难度预计不会大幅提高。

但是,2007年文科X科的政治、历史、地理平均分整体比理科X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平均分高,使本来就倒挂的考生人数与招生计划数矛盾更加突出,录取工作处境十分尴尬。 因而就整体而言,2008年政治、历史、地理的难度可能有所提高;2007年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平均分有一定差距,2008年理化生三科难度应该有所调整,相信会更趋于平衡。

试题将以“创新”和“实践”反映课改精神 对于2008年各科试题会出现的各科选考问题,任泽主任人认为,2008年广东高考各科选考内容占分比例,估计一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尽管广东对选考存在不同看法,但是由于全国考纲已经规定要选考,广东就不好取消选考;当然选考的赋分比例、题型、难度等,广东可以调节,但是因为刚考了一年,马上改的可能性不大。

在试题如何反映新课程问题上,主要体现在两个点上:一是创新,二是实践。“创新”和“实践”在试题中往往体现为应用学科知识灵活解决问题,以探究题、实验题的题型出现。

知己知彼避免“扎堆” 对于2008年高考填报志愿安排在公布成绩并划定了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后进行,任泽主任认为,这将有利于成绩不稳定的中层生,减少他们填报志愿的盲目性,但是也会因“扎堆”报考,使某些高校录取分数水涨船高,导致考生高分落选的情况出现。 比如,2007年的高考,本科志愿的填报是在未知分数前填报的,第一志愿的投档案率是75%,理科是78%,也就是说,每100人中可有75个文科/78理科生出档,而专科志愿的填报是在知道分数后进行的,第一志愿的填报率只有48%,也就是扎堆现象造成的,对此考生应对自己的分数和所填报高校招生计划、录取情况有所了解。

4.谁有广东省2008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考查篇目的原文啊

广东省2008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考查篇目 1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2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 饮酒 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 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向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 黄鹤楼 崔颢 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2 行路难 李白 13 望岳 杜甫 14 春望 杜甫 1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 观刈麦 白居易 20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1 雁门太守行 李贺 22 赤壁 杜牧 23 泊秦淮 杜牧 24 夜雨寄北 李商隐 25 无题 李商隐 26 相见欢 李煜 27 渔家傲 范仲淹 28 浣溪沙 晏殊 29 登飞来峰 王安石 30 江城子 苏轼 31 水调歌头 苏轼 32 浣溪沙 苏轼 33 游山西村 陆游 34 西江月 辛弃疾 35 破阵子 辛弃疾 36 过零丁洋 文天祥 37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38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39 己亥杂诗 龚自珍 诗文原文教多,此处无法全部粘下,可根据诗名直接搜索。

5.2008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的全文翻译

原文: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文言文翻译参考:

周访字叫士达,原本是汝南安城人。汉末时期逃避战乱到了江南地区,到周访已经是第四代了。吴地平定后,就在庐江寻阳安家(因:于是,就。家:名词做动词,安家。)周访年轻时沉稳坚毅,谦逊而且礼让,行事果断,周济穷困的人(振:本意,救济,赈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产。做了县衙的功曹(功曹: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吏,周访推荐他做了主簿(省略句,荐之。),与他结为好友(相:代词,他),把女儿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做妻子(妻:名词做动词)。周访被察举为孝廉,然后被任命为郎中、上等甲令,都不去就任。

等到元帝渡过长江,命令周访参与镇东的军事。当时有一个与周访同姓名的人,犯罪应当处死,狱吏误会扣留周访,周访奋起还击扣留他的人,几十人都逃散了,然后自己到元帝跟前自首,元帝没有怪罪他(倒装句)。不久任命他做扬列将军(寻:不久。省略句。),讨伐华轶。周访统领的厉武将军丁乾与华轶统领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交通:古今词。)周访逮捕丁乾并杀了他。冯逸来攻打周访,周访率领军队迎击打败了他。华轶的将领周广烧毁城池来响应周访,华轶军队溃败,于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任命周访为振武将军,命令周访和各路军队共同征伐杜弢。杜弢制作桔槔(“桔槔”({jiégāo})∶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也泛指吊物的简单机械)攻打官军的战船,周访制作长岐枨(枨 chéng 木柱)来抗拒他(“距”通“拒”),桔槔不能够成为祸害。周访又率小战舰前往湘城,军队抵达富口,于是杜弢派遣杜弘出军海昏。周访徒步登上柴桑,偷偷渡江,与敌人交战,斩掉首级几百个。敌军退守庐陵,又在庐陵包围了杜弘(倒装句)。杜弘扔到城外许多宝物,士兵争着捡宝物,杜弘趁阵前混乱突围逃出城。周访率领军队追赶他,获得鞍马铠甲武器不可胜数。杜弘逃入南康,太守率领士兵迎面痛击,又打败杜弘,杜弘逃向了临贺。元帝又一次晋升周访为龙骧将军。

周访到了襄阳以后,致力于农业生产和训练士卒,勤于选拔人才接纳谏言。王敦以之为患(患:意动用法),但是害怕他的强大,不敢有异心。周访的威严风范树立之后,远近的人都愿意归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智慧勇气超人,成为中兴名将。性格谦虚,从不谈论战功。有人问周访:“别人做了一点好事,很少不自我宣传的。您功勋卓著,却不说一句,为什么呢?”周访说:“将士们冲锋在前,周访有什么功劳!”(倒装句)将士因此更敬重他。

周访训练军队简拔士卒,想要进攻中原,慷慨激昂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善于安抚收纳军民,他们都愿为周访效死。听说王敦有不臣之心,周访一直切齿痛恨。王敦虽然怀有叛逆的心思,但周访离世之前不敢为非作歹。

6.急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

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

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

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1},终无所案验。

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

驭吏因至公车刺取{2},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无不可容,能各有所长。

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贤吉。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

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

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

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五凤三年春,吉病笃。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丙吉传》) [注]{1}长休告:放长假,使……离职。{2}刺取:刺探。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丙吉“为人宽厚”和“于事善分主次”的一组是 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

公府不案吏,自吉始。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

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岁竟奏行赏罚而已。

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吉以狱吏出身,修习《诗》《礼》,通晓大义,最终官至丞相。他处理政务以宽松礼让为怀,三公之府不直接处分属吏,从丙吉开始而形成惯例。

B.丙吉的车夫因酒醉而在车上呕吐,西曹主吏报告丙吉并主张赶走车夫,丙吉认为因醉酒将他赶走,会使他无处容身,于是劝西曹主吏予以容忍。C.车夫被丙吉的宽容所感动,他主动要求去探听敌虏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并详尽报告丙吉,所以在皇帝召问时,丙吉能从容应对,受到褒奖。

D.丙吉观察问题十分细致,长于以小见大。他见到牛近行即喘息吐舌,进而联想到气候可能出现异常,将产生不利影响,他的下属对此十分佩服。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2)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参考答案:8.B 9.D 10.C11.(10分) (1) 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2)正当春天还不应当很热,害怕牛行走不远却因暑热而喘息,这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担心会有所伤害。[江西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其先自北海徒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底子 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

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

令囚请假,临召囚恩令归家耕地,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墓诣,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使李道彦等中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

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憧自归取白衫,家憧误将趁农,惧未敢进。

临察知之,使招谓曰:“今日气遂,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喂曰:“阴晴不宜服药,宜即弄之。”

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高宗即位,检校史部侍郎。

其年,进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四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甘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成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畸骨相委,故受卿此任。

然为国之亡,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寿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

帝怪问状,囚曰:“罪时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艳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

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隶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湖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1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坐谄事。

7.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默写

11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跛而望矣, 。(《荀子 劝学》)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锦瑟》)⑶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试题解析】(11.(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醉里挑灯看剑 沙场秋点兵(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008广东高考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