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庵小传文言文答案(《瓶庵小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1.《瓶庵小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

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

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

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 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③。

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

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

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瓶庵幼失怙废学 怙:依靠B。

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贤:有才德C。尝僦小舟,问舟子曰 僦:租赁D。

吾六十,善病 善:很容易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① 朋友之穷老 ②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① 有假其威虐人者 ②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C。

① 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 ① 拜故旧之陇而酹之 ②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中看,人们称他“瓶庵”的主要原因是瓶子的口很窄而腹较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B。瓶庵小时候辍学,但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

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C。

瓶庵的父亲在扬州时,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仗势压人。先生因此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

D。 远近的人士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是因为他具有济贫扶弱、敬老爱幼、公正无私等优秀品格。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于 是 去 倡 建 始 祖 祠 修 五 世 以 上 墓 拜 故 旧 之 陇 而 酹 之 不 令 其 子 孙 知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3分)翻译:▲ (2)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 其孝友如此。

(3分)翻译:▲ 参考答案:16.B(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德”)17.C(①②都是用。 A项: ①结构助词;②动词。

到。B项: ①代词,他的 ②语气副词,表反问。

D项: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转折“却”。)18.C(是有人借魏忠贤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而不是魏忠贤自己“仗势压人”)19.于 是 去 /倡 建 始 祖 祠 /修 五 世 以 上 墓 /拜 故 旧 之 陇 而 酹 之 /不 令 其 子 孙 知20.(1)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是”、“安”,倒装句式,各1分。

共3分)(2)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

(“如己出”、“孝友”,语意连贯,各1分。共3分)参考译文: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

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停止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

”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认为瓶庵有才德。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

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 ”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就增加了船钱。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

苏州高风亮节之士徐枋,生活困难,瓶庵常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

我六十岁了,容易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地,更待何时呢? ”于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园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 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

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是非,连市井无赖或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

”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瓶庵的父亲生病了,他也割下大腿肉为自己的父亲治病。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

瓶庵小传阅读答案,个人小传文言文,杨志小传文言文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瓶庵小传br/>魏禧?

【答案】【小题1】C【小题2】C【小题3】(1)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就增加了船钱。

(“是”、“安”、“值”,倒装句式,各1分;大意1分)(2)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 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

(“婚假”、“出”、“孝友”,省略句,各1分;大意1分)【小题4】济贫扶弱;尊奉先人;公平正直;孝悌之义【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现象是常见考点。

解读试题时应从这几方面着手。疾,带病。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对于/比;B.顺承/并列;C.连词,来;D.代词,他的/代词,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翻译能力。 文言翻译,除关注文言实词虚词所涉及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外,还要注意是否包含特殊句式,这些都是考点,有时也是得分点。

本题疑难词语和句式:(1)“是”、“安”、“值”,倒装句式,(2) “婚假”、“出”、“孝友”,省略句。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相似赏析传主人物形象。

人物的形象(性格)是由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文言文人物传记多是记载传主的生平事迹,在记载事迹的同时偶有对传主的评价,所以我们逐个梳理传主事迹并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就能找到人物形象特征。 本文先后记载了以下事迹:第二段,写“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先后周济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吴门高士徐枋和多给船夫租金,表现他济贫扶弱的品质,第三段写他归乡建祖庙,为乡里评曲直,刲股孝亲,扶养遗孤等事迹,表现他尊奉先人,公平正直,孝悌之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苏州枫江市集中,住著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

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失了学,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

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

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称赞瓶庵。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

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 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家?”就增加了船钱。

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亮节高风之士徐枋,生活困难。

瓶庵曾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

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常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田,更待何时呢?”於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田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

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事非,连服役的百姓、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

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子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

”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

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孝敬长辈、友爱同辈,就是这样,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结识瓶庵。

认识瓶庵的人说,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是他的表字,也有人说他的表字是雨岑。 他大概是安徽休宁县人。

瓶庵的父亲,表字绍素。

小传,文言文,答案

3.魏禧瓶庵小传翻译一下

苏州枫江市集中,住著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

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失了学,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称赞瓶庵:「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

」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家?」就增加了船钱。

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亮节高风之士徐枋,生活困难。

瓶庵常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

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常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田,更待何时呢?」於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田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

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 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事非,连服役的百姓、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

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子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

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

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孝敬长辈、友爱同辈,就是这样,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结识瓶庵。

认识瓶庵的人说,瓶庵姓吴,名传鼎,偊存是他的表字,也有人说他的表字是雨岑。他大概是安徽休宁县人。

瓶庵的父亲,表字绍素。

4.谁有 瓶庵小传·(清)魏禧 的翻译啊

苏州枫江市集中,住著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

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失了学,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称赞瓶庵:「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

」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家?」就增加了船钱。

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亮节高风之士徐枋,生活困难。

瓶庵常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

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常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田,更待何时呢?」於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田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

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 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事非,连服役的百姓、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

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子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

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

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孝敬长辈、友爱同辈,就是这样,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结识瓶庵。

认识瓶庵的人说,瓶庵姓吴,名传鼎,偊存是他的表字,也有人说他的表字是雨岑。他大概是安徽休宁县人。

瓶庵的父亲,表字绍素。

5.灵岩记袁宏道阅读答案

灵岩记作者:(明)袁宏道【原文】灵岩一名砚石,《越绝书》云:“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

即其处也。山腰有吴王井二:一圆井,曰池也;一八角井,月池也。

周遭石光如镜,细腻无驳蚀,有泉常清,莹晶可爱,所谓银床素绠,已不知化为何物。其间挈军持瓶钵而至者,仅仅一二山僧,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

悲哉!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或曰即翫华池也。登琴台,见太湖诸山,如百千螺髻,出没银涛中,亦区内绝境。

山上旧有响屧廊,盈谷皆松,而廊下松最盛,每冲飙至,声若飞涛。余笑谓僧曰:“此美人环佩钗钏声,若受具戒乎?宜避去。”

僧瞠目不知所谓。石上有西施履迹,余命小奚以袖拂之,奚皆徘徊色动。

碧镱缃钩,宛然石髬中,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色之于人甚矣哉!山仄有西施洞,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或云石室,吴王所以囚范蠡也。

僧为余言:其下洼处,为东西画船湖,吴王与西施泛舟之所。采香径在山前十里,望之若在山足,其直如箭,吴宫美人种香处也。

山下有石可为砚,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米氏《砚史》云:“蠖村石理粗,发墨不糁。”

即此石也。山之得名,盖以此,然在今蒐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矣。

嗟乎,山河绵邈,粉黛若新。椒华沉彩,竟虚待月之帘;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雾?既已化为灰尘白杨青草矣。

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之苑,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夫齐国有不嫁之姊妹,仲父云无害霸;蜀国无倾国之美人,刘禅竟为俘虏。亡国之罪,岂独在色?向使库无湛卢之藏,潮无鸱夷之恨,越虽进百西施,何益哉!【译文】灵岩,又名砚石,《越绝书》上说:“吴国人在砚石山上修建了馆娃宫。”

说的就是这个地方。山腰有两口吴王井:一口圆井,叫池;一口八角井,叫月池。

周围的石头光滑如镜,石质细腻没有剥蚀,井内有常清的泉水,晶莹可爱,一般所说的井栏和井绳,早已不知道变成什么东西了。其间带着净瓶和饭钵而来的人,只有一两个山僧,(他们也不过)在衰草寒烟之中出没而已。

悲哀啊!(山上)还有一处泉水叫砚池,极旱的年岁水也不干,有人说这就是翫华池。登上琴台,(可以)看见太湖一带的几座山,就好像成百上千的发髻,出没在银色的波浪中,这也是区内的绝妙景色。

山上原有响屧廊,满山谷都长满了松树,而廊下松树最为茂盛,每当疾风刮起,声若飞涛。我笑着对山僧说:“这是美人环佩钗钏叮当作响即将走来的声音,你受得了这戒律吗?大概应该避开去吧。”

山僧瞠目结舌不知我说的是什么。石头上有西施的足迹,我命小童仆用袖子拂拭一下,小童都徘徊犹豫变了脸色。

西施所穿的青丝的鞋缘和浅黄色的鞋扣,宛然在石头上忽隐忽现,即使是用铁石作心肝的人,能不魂销心死吗?美色对于人来说真是太厉害了啊!山侧有西施洞,洞中的石头样子很粗陋难看,不免有点唐突佳人。有人说这座石洞,是当年吴王用来囚禁范蠡的地方。

山僧对我说:这下低洼之处,是东西两座画船湖,是当年吴王与西施泛舟游乐的地方。采香径在山前十里处,远远望去好像在山脚下,这条小路像箭一样笔直,是当年吴国宫中妃嫔们种香草的地方。

山下有石头可以制砚,石色深紫,好的制成砚质量不差歙溪出产的歙砚。米氏(米芾)的《砚史》上说:“蠖村的石头文理较粗,发墨不会散落。”

说的就是这种石头。山名得来,大概也是因为这一点,然而现在已经采伐殆尽,石材也不再有质地较好的了。

唉,山河久远,美女容颜还像新的。椒花的香气已经淡去,最终不过使为待月而开的香帘虚开罢了;历代被赞为美女的都已被埋葬在历史的尘烟之中了,还有谁作佳侣双宿双飞呢?(这些)都已经化为灰尘白杨和青草了。

百代之后,那些幽居之士和隐逸高人,仍然为之感到伤心寂寞的美人的足迹,为之感到断肠虚无的彩绘的木板鞋,何况那些在长洲苑看花,拥有翠白玉床的人呢,其情景会怎么样呢?齐国有不嫁的姊妹,管仲说这不会损害齐国的霸业;蜀国没有使国家倾覆的美人,刘禅最终成为俘虏。亡国的罪责,难道只是在女色吗?如果府库无湛卢那样的收藏,钱塘潮中没有伍子胥鸱夷裹尸的仇恨,越国即使进献一百个西施,又有什么用处呢!【注释】1、驳蚀:亦作“驳蚀”。

犹剥蚀。明袁宏道《灵岩》:“周遭石光如镜,细腻无驳蚀,有泉常清,莹晶可爱。”

清王士禛《黄子文王叔明合作山水图》诗:“粉墨驳蚀神淋漓,岩谷高深气磐礴。”2、银床素绠:井栏和吊绳。

3、挈:提;拎;持;拿。4、军持:源于梵语。

澡罐或净瓶。僧人游方时携带之,贮水以备饮用及净手。

后亦指形略扁,双耳可穿绳,能挂在身上的陶瓷水瓶。唐贾岛《访鉴玄师侄》诗:“我有军持凭弟子,岳阳溪里汲寒流。”

清钱谦益《舒仲符画丹徒张明府文光小像戏题四绝句》之三:“计口虀盐度六时,放衙取水一军持。”清陶炜《课业馀谈·器》:“军持,浄瓶也。”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八章:“﹝李强﹞在临动身时特别找了一个装满冷开水的军持挂在腰间,这时取下来递给自成。”5、瓶钵:梵语音译,和尚用的碗。

6、旱岁不竭:干旱。

瓶庵小传文言文答案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