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课内文言文加点字词(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复习)
1.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复习
一、字音:舍(shè) 俨(yǎn) 阡(qiān) 陌(mò)髫(tiáo) 要(yāo) 语(yù) 为(wèi) 郡(jùn) 诣(yì) 骥(jì) 牍(dú)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噫(yi)皿(mǐn)罔(wǎng)贻(yí)有(yòu)奇(jī) 黍(shǔ) 箬(ruò)糁(sǎn)髯(rán)执(zhí) 诎(qū)楫(jí)椎(zhuī)髻(jì)葵(kuí) 壬(rén) 戌(xū)倚(yǐ)与(24.jǔ) 矜(guān) 分(fèn) 恶(wù)阙(quē)嶂(zhàng)曦(xī)溯(sù)湍(tuān)巘(yǎn)漱(shù)属(zhǔ)与(27.yù)荇(xìng) 柏(bai) 尹(yǐn) 艨艟(méngchōng) 骑(jì) 舸(gě)泅(qiú)僦赁(jiù)(lìn)倏(shu)挐(ráo) 毳〔cuì〕沆砀(hàng dàng) 二、字意:缘:沿着,顺着。
鲜美:鲜嫩美丽。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穷:尽。
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交通:交错相通。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扶:沿着、顺着。诣:到。
斯:这。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大。
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劳形:使身体劳累。
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独:只,唯独。蕃:多。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
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亵:亲近而不庄重。
鲜:少。宜乎:当然。
宜:应当。众:多。
罔:无,没有。罔不:无不,都。
因:顺着,就着。象:模仿。
尝:曾经。贻:赠。
可:大约。许:上下。
徐:缓缓地,慢慢地。兴:起。
峨冠:高高的帽子。髯:两腮的胡须。
语:说话。微侧:略微侧转(身子)。
比:靠近。类:像。
绝:极。矫首昂视:抬头仰望。
矫:举。不属:不相类似。
诎:同“屈”,弯曲。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楫:船桨。椎髻:椎形发髻。
衡:同“横”,横放。夷:平。
甫:通“父”,男子的美称。了了:清楚明白。
墨:黑。篆章:篆字图章。
曾:尚、还。盈:满。
简:同“拣”,挑选。修狭:长而窄。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与:通“举”,推举、选举。
修:培养。故:因此。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恶:憎恶。
藏:私藏。于:在。
是故:因为这样。而:却。
闭:杜绝。兴:发生。
乱:指造反。贼:指害人。
作:兴起。同:有和、平的意思。
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襄:上。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或:有。疾:快。
以:认为。素湍:白色的急流。
绿潭:绿色的潭水。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极高的山峰。飞漱:急流冲荡。
属:连接。引:延长。
绝:停止、消失。交辉:指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俱:都。
歇:消散。颓:坠落。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里。
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方:当……时。出:发、起。
仅:几乎,将近。际天:连接着天。
沃日:冲荡太阳。沃:用水淋洗。
艨艟:战船。尽:穷尽。
骑:马。弄:舞动。
标:树立,举。逝:去、往。
文:画着纹身。鲸波:巨浪。
江干:江岸。溢目:满眼。
穹:高。间:空地。
席地:一席之地。挐:通“桡”,撑(船)。
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一白:全白。一:全,都。
焉得:哪能。更:还。
强:尽力。客此:在此地客居。
绝:消失。三、通假字:“要”通“邀”,邀请;“志”通“记”,做标记;“缘”通“沿”,沿着;“具”通“俱”,完全,详尽;“诎”通“屈”,弯曲;“衡”通“横”,横着的;“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甫”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与字之后;“简”通“拣”,挑拣;“有”通“又”,还有;“与”通“举”,推举,选举;“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阙”通“缺”; “挐(拏)”通“桡”,撑船。
四、一词多义: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②寻病终(副词“不久”)③寻张怀民(寻找);舍:①便舍船(动词,离开。)②屋舍俨然(名词,“房屋”);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
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 ④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⑤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遂: 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向: 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对着);得:①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②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属: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②神情与苏、黄不属。
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每课课后生字词是哪些
你好,我是精锐语文老师,这个稍微有点儿差别,有课改的,您自己在整理一下就可以,大部分都在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藤野先生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Màn huì xùn nì jié fēi wǎn yì pōu jiàn jī 烂漫 芦荟 不逊 匿名 诘责 绯红 宛如 驿站 解剖 油光可鉴 畸形 Yǎo qī huì piē cuò wù杳无消息 凄然 教诲 瞥见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摸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斗乱:飞腾杂乱。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模胡:即“模糊”,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无礼。
逊,谦逊。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名。
匿,隐藏。 犹言:如同说。
诘责:质问并责备。 托辞:借口。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适值:正好遇到。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疾,痛恨。
我的母亲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ōu ) 绰号(chuò ) 庶祖母(shù ) 吹笙(shēng ) 摹画(mó ) 眼翳(yì ) 舔去(tiǎn ) 侮辱(wǚ )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我的第一本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ù)似 掺(chān) 脊(jī)背 枉(wǎng)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列夫·托尔斯泰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ī) 长髯(rán) 鬈(quán)发 黝(yǒu)黑 滞(zhì)留 愚钝(dùn) 禁锢(gù) 轩(xuān)昂 犀(xī)利 侏儒(rú) 酒肆(sì) 尴尬(gāngà) 锃(zéng)亮 甲胄(zhóu)粲(càn)然 盎(àng)然 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再塑生命搓捻(cuō niǎn) 繁衍(yǎn) 迁徙(xǐ) 觅食(mì) 惭愧(kuì) 譬如(pì) 栖息(qī) 小憩(qì) 遨游(áo) 花团锦簇(cù) 冥思遐想(xiá) 2.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盼望。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迁移。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名,说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雪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磬口(qìng) 忙碌(lù) 脂粉奁(lián) 灼灼(zhuò) 嘻笑(xī) 褪尽(tuì) 朔方(shuó) 凛冽(lǐnliè)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溶。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雷电颂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zhù) 睥睨(pì nì) 咆哮(xiào) 波澜(lán) 污秽(huì) 犀利(xī) 劈开(pī) 稽首(qǐ) 驰骋(chěng) 虐待(nüè) 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雷霆:雷暴;霹雳。 踌躇:犹豫。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短文两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旸谷(yáng) 一撮灰(cuō) 皓月(hào ) 妲娥(héng) 2.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露台:晒台。
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旸,日出。
海燕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áo) 呻吟(yín) 翡翠(fěi) 掠起(1ü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 2.解释下列词语。
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
3.急求八年级语文《晏子使楚》课文底下所有注释的加点字词古文原句是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侍臣说;“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这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 ’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犯了偷窃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喝酒。当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橘,长在淮河以北就是酸枳,(橘和枳)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完全不同。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难道楚国的水土会使人民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淄,音资。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
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
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不肖:就是不贤,没有德才的人我们七年级就学这个了```。
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有哪些
1、词义 落英 才通人 俨然 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便要还家 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具言所闻 便扶向路 诣太守 遂迷 欣然规往 寻病终 无问津者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鸿儒 甚蕃 净植 亵玩焉 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生曾云 决眦 浑欲不胜簪 暮投 逾墙 一何苦 犹得备晨炊 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 曦月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则素湍 回清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属引凄异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 未复有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翻译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彼此都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人断绝了来往。)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把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5)莲,花之君子也:(莲,是花中的君子。)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8)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船都被阻绝了。)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1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13)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
(1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1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诗文默写1、《桃花源记》中描写草和花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世外桃源)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无人问津)。
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源环境自然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源社会环境宁静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6、《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陋室铭》中写居室外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8、《陋室铭》中,点明题旨(提挈全篇)的句子是说(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何陋之有)?9、《爱莲说》中,描写莲花优秀品格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0、《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习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有关语句来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这两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香远益清。)14、《望岳》中成为千古传诵的惊人之语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从山小。)
15、《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6、杜甫的《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8、《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答谢中书书》中由描写静景转入描写动景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0、《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语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1、《渡荆门送别》中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2、由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名句“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3、《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成“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二十一桃花源记陶渊明 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古义 今义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妻子和儿女 男子的配偶 与世隔绝的地方 走投无路的境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要说 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不充足,不满 注释:1选自《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2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3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一带。 4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5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5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6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7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8俨然:整齐的样子 9属:类 10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11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2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13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4要:通“邀”。
15绝境:无人世隔绝的地方。 16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17具言:详细地说出。
18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
19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20及郡下:到了郡城。
郡,指武陵郡。 21诣:到。
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2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作的标记。
23遂:终于 24南阳:郡名,治所在现在河南南阳。 25刘子骥:名嶙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26规:计划 27未果:没有实现 28寻:随即,不久 29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二十二短文两篇 陋室铭 注解:1选自《全唐文》卷六〇八。
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古代传说,仙人多住在山上。 3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龙,古代传说中能行云作雨的一种神奇的动物。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5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6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7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6金经:指佛经。 7丝竹:琴瑟、萧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8案牍:官府的公文。
9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南阳,郡名。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西蜀,现在的四川。
子云,指杨雄,西汉文学家。 11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
12《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元公”是周敦颐死后的谥号。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的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15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16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17染:沾染(污秽) 18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19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0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21亵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22焉:助词。
23隐逸:这里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2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因为牡丹看起来十分浓艳,所以这样说。
25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26噫(yi):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27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28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9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陋室铭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爱莲说 重要词解析:名:出名 斯:这 惟:只有 馨:品德高尚 鸿儒:大学问家 白丁:没有学问的人 素:不加装饰 金经:佛经 蕃:多 独:只,惟独 盛:深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妖艳 蔓:生长蔓 益:更加 植:立 亵:亲近而不端庄 焉:助词 二十三核舟记 注释:1选自张潮编的《虞初新志》,略有删节。魏学洢(yi)(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
2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3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 4为:做。
这里指雕刻 5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6木:树木 7罔。
6.八上语文文言文的重点
八上一共八课文言文,都挺重要,
最重点的是《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三峡》
还有,就是《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的对比,经常有这题目的
《桃花源记》重点句子: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短文两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核舟记》: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男有分,女有归。
《三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观潮》: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湖心亭看雪》: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打字累死了,全手打的哦
这是我们八上期末考得时候老师划的文言文重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