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赵什么传(赵抚州传文言文翻译)
1.赵抚州传文言文翻译
译文:
赵抚州字彦明,惠州滦阳人。炳自幼失去父母,由堂兄抚育。因年岁饥荒,前往平州去谋生,途中遇到强盗,要杀他们,堂兄甘愿受死。赵抚州当年只有十二岁,他哭着请求代堂兄去死。强盗很惊异,把他们都放了。
刚满二十岁,因为是勋臣之子,赵抚州在王府侍奉还未登基的世祖,勤谨不懈,于是深受世祖钟爱。世祖驻扎在桓州、抚州间,让赵炳做抚州长官。(赵炳就任后,)城镇的格局规模为之一新。己未年,蒙古大军伐宋。不久北方有警事,官府征兵及搜括民间财物,使燕、蓟骚动。蒙古军北还,赵炳在中途迎接圣驾,把北方所发生的事一一向世祖报告,并受命去追查所征兵卒以及搜括的民财,把这些都归原主,世祖嘉奖他忠诚。
中统元年,李璮反叛,占据济南,赵炳请领兵征讨。官军围城,赵炳领兵千人独自挡住北面,将所俘叛军立即释放回去,对他们说:“你们是胁从,不值得治罪。”济南李璮反叛平息,赵炳入朝任刑部侍郎。后来济南妖民作乱,(命赵炳去镇压),赐给他金虎符,加封济南路总管之职。赵炳到济南,只惩办首恶,其余全部释放。年成不好,赵炳打开官仓赈济百姓,而后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也不治他的罪。
至元九年,皇帝考虑关中重地,想找一个刚毅耿直的老臣去管理,因而授赵炳为京兆路总管。皇子安西王在秦地建王府,皇帝诏令赵炳督建宫室,一切由赵炳裁决。蛮横凶暴骚扰百姓的王府差役,赵炳就向安西王陈述自己意见,对违法者加以惩处。安西王说:“今后有犯法者,不必禀告,可自行处治。”从此以后,豪猾之徒收敛了许多,秦地百姓才得安宁。朝廷决定,将解州的盐税作为王府经费。年深月久,拖欠二十余万缗,官府追征,仅收三分之一,百姓就已负担不了。赵炳私下对王说“:十年所欠之税,责令一日还清,谁能承受得起?与其催征使百姓困苦,不若施恩惠给百姓。”王认为他的话有理,立即下令免征。十五年十一月,安西王去世。
十六年秋,赵炳奉旨入京,在便殿拜见皇帝,皇帝慰劳他说“:卿去了几年,头发斑白,衰老至如此,关中的事繁多可以知道了。”问及民间情形,赵炳一一陈奏,顺便指出在王去世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窃取权力,为非作歹。世祖原是躺着的,听了赵炳的陈奏,立即起身说:“听了你的话,使老者精神振奋。”赐他白马奶。改任安西王相,其它职务像从前一样,并立即派他乘驿车,带领皇帝的几个特使前往审查郭琮等罪行。赵炳到了以后,郭琮就假造嗣王的旨令,诬告赵炳,将赵炳及其妻室儿女囚禁起来,赵炳的儿子仁荣向朝廷申诉,朝廷诏令近侍二人快马向西去把赵炳解救出来,并且逮捕郭琮等人。郭琮等把朝廷使臣灌醉,先派人用药在狱中毒死炳。这一夜有星陨落,响声如雷。当时赵炳年五十九岁,这是十七年三月的事。皇帝听说了这件事拍着大腿叹息说:“失我良臣!”
不久上了刑具的郭琮等百余人到了京城,皇帝亲自审问,得到他们不法的全部情况后,就各自服罪。十七年六月,炳的冤情得到昭雪。特赠中书左丞,谥号“忠愍”。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赵歧传范晔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
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B项的“济”是个常用的多义词,结合上下文,这里的“济”应该是“接济”、“帮助”的意思。
2。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A项的“乃”,均是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然”;B项的第一个“乎”表推测语气,第二个“乎”是表示反问语气;C项第一个“为”与后面的“所”表被动,第二个“为”是动词,“作为”的意思;D项第一个“以”是介词,“把”的意思;第二个“以”是动词,“认为”。 3。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项中“赵歧曾经推举他担任自己的官职”说反了。
4。 (1)在州郡担任官职,因为廉洁正直嫉恶如仇而被人忌惮。
(2)我看你不是卖饼的人,我一问你,你的脸色就变了,人如果没有深重的冤苦怎么会亡命呢?(3)叛贼想要胁迫赵歧担任元帅,赵歧说假话敷衍才得以避免,辗转回到了长安。 【参考译文】:赵岐字邠卿,是京兆长陵人。
赵歧少年时就读通了经书,颇有才学。在州郡担任官职,因为廉洁正直嫉恶如仇而被人忌惮。
上书建议二千石官员可以辞职为父母服丧,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 正赶上河东太守刘祐离开职位,而用中常寺左悺的兄长左胜代替他,赵歧鄙视痛恨宦官,当天就丢官回家去了。
京兆尹延笃又请他来担任功曹。这以前,中常寺唐衡的哥哥唐玹担任京兆虎牙都尉,同乡认为唐玹不是凭自身才德晋升的,所以都瞧不起他。
赵歧及其堂兄赵袭又往往说些贬斥唐玹的话,唐玹就对他们恨得咬牙切齿。桓帝延熹元年,唐玹担任京兆尹,赵歧害怕祸事临头,就与侄子赵戬逃走躲避他。
唐玹果然收捕赵歧的家属宗亲,用重法来构陷他们,(他们)全被杀害了。赵歧便逃难四方,长江、淮水、海边、岱山,没有不曾去过的地方。
隐藏了自己的姓名,在北海的集市上卖饼。这时有位安丘人叫孙嵩的,年纪二十岁,在集市上游玩,见到赵歧,一看就觉得赵歧不是一般人,于是停下车子喊赵歧上车同行。
赵歧大惊失色,孙嵩就拉下车帷幔,让骑马的随从们赶走行人。秘密地问赵歧:“我看你不是卖饼的人,我一问你,你的脸色就变了,人如果没有深重的冤苦怎么会亡命呢?我是北海孙宾石,全家有百口人,情势上能够救助你。
”赵歧平日里就知道孙嵩的名字,就把事实原委告诉了他,于是一起回了家。孙嵩抢先一步禀告母亲说:“我出去走走,竟得到一位可以以命相托的朋友。”
迎进客厅,饭菜招待,十分高兴。把赵歧藏在复壁中好几年,赵歧作《厄屯歌》二十三章。
后来唐玹一帮人都死绝了,赵歧遇赦重见天日。 朝廷三府听到后,都来征招他。
延熹九年,司徒胡广聘他,他才应允。这时,正赶上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朝廷,公卿推举赵歧,提拔他任并州刺史。
赵歧准备奏上一本防守边疆的策略,还未来得及献上,恰逢因为党锢的事情而被罢免,于是撰写编排为《御寇论》一书。灵帝初年,又遭遇党锢之禁十来年。
中平元年,各地兵起,(皇帝)下诏挑选曾经任过刺史、二千石而有文武才能可以任用的人,于是征聘赵歧为议郎。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关中时,请求补(赵歧)为长史,另外领一支人马屯驻安定。
大将军何进又推举赵歧为敦煌太守,走到襄武,赵歧和新任命的诸郡太守多人都被叛贼边章等人抓获。 叛贼想要胁迫赵歧担任元帅,赵歧说假话敷衍才得以避免,辗转回到了长安。
到献帝西都长安时,他又被任命为议郎,不久升迁为太仆。等到李傕当权,派太傅马日磾去安抚天下,让赵歧作为副使。
马日磾走到洛阳,上表另派赵歧去外地宣扬国命,(赵歧)所到郡县,百姓都高兴地说:“今日竟能重新看到朝廷使者的车马。 ”这时,曹操担任司空,推举赵歧代替自己。
光禄勋桓典、少府孔融上书推荐他,因此就地任命他为太常。九十多岁,建安六年去世。
(死前)吩咐他的儿子说:“我死的时候,墓穴中用沙堆起来作为床,用布衿白衣,散放上面,再用单被盖起来。 当天就下葬,下葬后就埋起来。”
赵歧有很多著述,有专著《孟子章句》及《三辅决录》,在世上流传。 。
3.《宋史·赵抃传》的译文
神宗皇帝即位后,召赵抃回来负责谏官官署工作。按惯例,近臣(君主左右亲近之臣)从成都回来,在被委以重任之前,必定先更换任职于一个朝廷部门(“更省府”一句翻译不敢确定),而不当谏官。大臣们都感到疑惑(以为不重用赵抃),神宗说:“我信赖他的话啊。如果想要用他,也是没有关系的。”待到赵抃来谢恩时,皇帝说:“听说你单身到蜀地,只用一张琴一只鹤跟随你。当官如此简单不繁,也是值得称道的吧?”没过多久,皇帝提拔赵抃为参知政事。赵抃感激顾念皇上的知遇之恩,但凡朝政中有不恰当的事情,必定会秘密地启奏皇上让皇上知晓。皇上则是亲笔下诏褒扬回应。
自己翻译的,估计其中有些小问题。你斟酌使用吧。
4.文言文赵抚州传全文的意思是
译文:赵抚州字彦明,惠州滦阳人。
炳自幼失去父母,由堂兄抚育。因年岁饥荒,前往平州去谋生,途中遇到强盗,要杀他们,堂兄甘愿受死。
赵抚州当年只有十二岁,他哭着请求代堂兄去死。强盗很惊异,把他们都放了。
刚满二十岁,因为是勋臣之子,赵抚州在王府侍奉还未登基的世祖,勤谨不懈,于是深受世祖钟爱。世祖驻扎在桓州、抚州间,让赵炳做抚州长官。
(赵炳就任后,)城镇的格局规模为之一新。己未年,蒙古大军伐宋。
不久北方有警事,官府征兵及搜括民间财物,使燕、蓟骚动。蒙古军北还,赵炳在中途迎接圣驾,把北方所发生的事一一向世祖报告,并受命去追查所征兵卒以及搜括的民财,把这些都归原主,世祖嘉奖他忠诚。
中统元年,李璮反叛,占据济南,赵炳请领兵征讨。官军围城,赵炳领兵千人独自挡住北面,将所俘叛军立即释放回去,对他们说:“你们是胁从,不值得治罪。”
济南李璮反叛平息,赵炳入朝任刑部侍郎。后来济南妖民作乱,(命赵炳去镇压),赐给他金虎符,加封济南路总管之职。
赵炳到济南,只惩办首恶,其余全部释放。年成不好,赵炳打开官仓赈济百姓,而后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也不治他的罪。
至元九年,皇帝考虑关中重地,想找一个刚毅耿直的老臣去管理,因而授赵炳为京兆路总管。皇子安西王在秦地建王府,皇帝诏令赵炳督建宫室,一切由赵炳裁决。
蛮横凶暴骚扰百姓的王府差役,赵炳就向安西王陈述自己意见,对违法者加以惩处。安西王说:“今后有犯法者,不必禀告,可自行处治。”
从此以后,豪猾之徒收敛了许多,秦地百姓才得安宁。朝廷决定,将解州的盐税作为王府经费。
年深月久,拖欠二十余万缗,官府追征,仅收三分之一,百姓就已负担不了。赵炳私下对王说“:十年所欠之税,责令一日还清,谁能承受得起?与其催征使百姓困苦,不若施恩惠给百姓。”
王认为他的话有理,立即下令免征。十五年十一月,安西王去世。
十六年秋,赵炳奉旨入京,在便殿拜见皇帝,皇帝慰劳他说“:卿去了几年,头发斑白,衰老至如此,关中的事繁多可以知道了。”问及民间情形,赵炳一一陈奏,顺便指出在王去世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窃取权力,为非作歹。
世祖原是躺着的,听了赵炳的陈奏,立即起身说:“听了你的话,使老者精神振奋。”赐他白马奶。
改任安西王相,其它职务像从前一样,并立即派他乘驿车,带领皇帝的几个特使前往审查郭琮等罪行。赵炳到了以后,郭琮就假造嗣王的旨令,诬告赵炳,将赵炳及其妻室儿女囚禁起来,赵炳的儿子仁荣向朝廷申诉,朝廷诏令近侍二人快马向西去把赵炳解救出来,并且逮捕郭琮等人。
郭琮等把朝廷使臣灌醉,先派人用药在狱中毒死炳。这一夜有星陨落,响声如雷。
当时赵炳年五十九岁,这是十七年三月的事。皇帝听说了这件事拍着大腿叹息说:“失我良臣!” 不久上了刑具的郭琮等百余人到了京城,皇帝亲自审问,得到他们不法的全部情况后,就各自服罪。
十七年六月,炳的冤情得到昭雪。特赠中书左丞,谥号“忠愍”。
原文:赵抚州,字彦明,惠州滦阳人。炳幼失怙恃,鞠于从兄。
岁饥,往平州就食,遇盗,欲杀之,兄解衣就缚。炳年十二,泣请代兄,盗惊异,舍之而去。
甫弱冠,以勋阀之子,侍世祖于潜邸,恪勤不怠,遂蒙眷遇。世祖次桓、抚间,以炳为抚州长,城邑规制,为之一新。
己未,王师伐宋。未几,北方有警,括兵敛财,燕蓟骚动。
王师北还,炳远迓中途,具以事闻,追所括兵及横敛财物,悉归于民,世祖嘉其忠。中统元年,李璮叛,据济南,炳请讨之。
国兵围城,炳将千人独当北面,有所俘获,即纵遣去,曰:“胁从之徒,不足治也。”济南平,入为刑部侍郎。
后济南妖民作乱,赐金虎符,加济南路总管。炳至,止罪首恶,余党解散。
岁凶,发廪赈民,而后以闻,朝廷不之罪也。至元九年,帝念关中重地,思得刚鲠旧臣以临之,授炳京兆路总管。
皇子安西王开府于秦,诏治宫室,悉听炳裁制。王府吏卒横暴扰民者,即建白,绳以法。
王命之曰:“后有犯者,勿复启,请若自处之。”自是豪猾敛戢,秦民以安。
有旨以解州盐赋给王府经费,岁久,积逋二十余万缗,有司追理,仅获三之一,民已不堪。炳密启王曰:“十年之逋,责偿一日,其孰能堪!与其裒敛病民,孰若惠泽加于民乎!”王善其言,遽命免征。
十五年十一月,王薨。十六年秋,被旨入见便殿,帝劳之曰:“卿去数载,衰白若此,关中事烦可知已。”
询及民间利病,炳悉陈之,因言王薨之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窃弄威柄,恣为不法。帝卧听,遽起曰:“闻卿斯言,使老者增健。”
饮以上尊马潼。改安西王相,余职如故,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
至则琮假嗣王旨,入炳罪,收炳妻孥囚之。炳子仁荣诉于上,即诏近侍二人驰驿而西,脱炳,且械琮党偕来。
琮等留使者,醉以酒,先遣人毒炳于平凉狱中。其夜星陨,有声如雷,年五十九,实十七年三月也。
帝闻之,抚髀叹曰:“失我良臣!”俄械琮等百余人至,帝亲鞫问,尽得其情,既各伏辜。六月,诏雪炳冤,特赠中书左丞,谥忠愍。
5.文言文赵子 菘传的翻译
译文供参考: 子崧字伯山,是燕懿王五世孙。
考中崇宁五年进士。宣和年间,官至宗正少卿,授任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
汴京失守,起兵勤王,因道路阻塞不得前进。听说张邦昌僭位,写书信给康王说:“应当派遣部队在黄河上邀击金兵,迎请两宫,向僭位叛逆问罪,如果打算渡过长江,恐怕耽误大计。”
于是与知颍昌府何志同等联盟,传檄中外。不久听说金人退兵,子崧就带领部队到襄邑,派遣范埙、徐文中到济州,请康王进兵南京,并且说:“国家制度,没有亲王在外面的,皇上特意付给你元帅之权,这是天意。
应当马上承制号令四方豪杰,则中原可以传檄而定。”康王命令子崧充任大元帅府参议官、东南道都总管。
张邦昌的家在庐州,子崧传令通守赵令..监察其家,并且请求捕杀张邦昌的母亲和儿子,以绝奸心。 又说:“自从金兵围攻京城以来,朝廷命令隔绝,乞求下令诸路,凡有事宜,都由大元帅府裁决,伪檄不得乱行。
宣抚使范讷阻挠政令营求私利,应当加罪。应当免去遭受兵火州县的租税,经理淮南、荆、浙形险势阻之地,不被群盗占据。”
檄令阻止各地接受张邦昌伪令,寄书信责斥张邦昌说:“人臣应当见危受命,现在议论纷纷,说劫请皇上倾危国家之计实出于阁下,不然,金人为什么坚决拒绝孙傅的请求,而最终归政于阁下呢?敌人既然远走,应当迅速反正,如果稍有迟疑,则天下共诛逆犯,到那时虽然后悔也来不及啊!”又寄信给王时雍说“:诸公互相勾结灭亡别人的国家,而且还自以为佐命功臣,不知你们平日所学是什么?” 正遇张邦昌派遣使者迎接康王,就告诉子崧,子崧立即写信给康王说:“听说因为京师残破,不可再入,只打算在军中即位,便于迁徙,我深感疑惑。如果打算致力中兴事业,应当举动严谨,应当先谒拜宗庙,朝见母后,明正赏罚,施恩四方。
如果京城不可作为都城,然后慢慢计议到何方。” 于是传檄京师,向隆..太后奏说:“各地先听说二位圣上迁往北边,易姓改国,恐怕中间有人假借讨逆为名,窃据州县。
乞求迅速下诏,向四方宣谕迎立康王的意向,才可以令人心安慰,奸宄自然消亡。”不久带领所属部队会兵济州。
康王即位,子崧请求免除各地常平积欠钱,又说:“台谏官应当是皇帝的耳目,近年用人不当,大率取旨言事而已。请遵照旧制,听任学士、中丞互相举察。
范祖禹、常安民、上官均在先朝任职言事尽忠,请录用他们的儿子。”皇帝都同意采纳他的建议。
于是提出三处驻兵的建议:一处驻在澶渊,一处驻在河中、陕、华,一处驻在青州、郓州之间,声张军势。万一敌人骑兵南侵,则三路大军并进,可成大功。
朝廷授任子崧为延康殿学士、知镇江府、两浙路兵马钤辖。子崧上章论奏王时雍、徐秉哲、吴千干、莫俦、范琼、胡思、王绍、王及之、颜博文、余大均等人逼太上皇北迁,逼取太子,玷辱六宫,捕杀宗室,窃取宫中禁物,京城人都认为他们是国贼。
希望把他们诛杀弃市,作为臣子的训戒。当时滑州两次遭战火残破,子崧推荐傅亮可以任用。
任命傅亮为滑州判官,黄潜善阻止此事,任命才没有发出。 贼赵万侵犯镇江,子崧派遣将领在丹徒阻击赵万,调遣乡兵登城防备。
不久,官军败归,乡兵惊骇溃散,子崧率领亲兵守卫焦山寺,贼众占据镇江。 当初,昌陵恢复封地,司天监苗昌裔对人说:“太祖的后代应当重新统治天下。”
子崧听见这个传闻,靖康末年起兵时,檄文言辞有所不逊。子崧与御营统制辛道宗有仇,道宗找到这篇檄文,上呈皇上。
朝廷诏令御史前去查问此案,得知真情后,皇帝震怒,不想暴示他的罪错,以前些时候擅自弃城论罪,降为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绍兴二年(1132)赦免他的罪,复官任集英殿修撰,而子崧已经死在贬所。
6.文言文节选自《隋书,赵煚传》
隋书赵煚传 【原文】 赵煚,字贤通,煚少孤,养母至孝,年十四,有人盗伐其父墓中树者,煚对之号恸,因执送官。
及长,深沉有器局,略涉书史。周太祖引为相府参军事,闵帝受禅,迁陕州刺史。
时周人于江南岸置安蜀城以御陈,属霖雨数旬,城颓者百余步,蛮酋郑南乡叛,引陈将吴明彻欲掩安蜀。议者皆劝煚益修守御,煚曰:“不然,吾自有以安之。”
乃遗使说诱江外生蛮向武阳,令乘虚掩袭所居,获其南乡父母妻子。南乡闻之,其党各散,陈兵遂退。
明年,吴明彻屡为寇患,煚勒兵御之,前后十六战,每挫其锋。获陈裨将覃冏、王足子、吴朗等三人,斩首百六十级。
寻从上柱国于翼率众数万,自三鸦道以伐陈,克陈十九城而还。以谗毁,功不见录,除益州总管长史。
煚与宗伯斛斯徵素不协,徵后出为齐州刺史,坐事下狱,自知罪重,遂逾狱而走。帝大怒,购之甚急。
煚上密奏曰:“徵自以负罪深重,惧死遁逃,若不北窜匈奴,则南投吴越。徵虽愚陋,久历清显,奔彼敌国,无益圣朝。
今者炎旱为灾,可因兹大赦。”帝从之。
徵赖而获免,煚卒不言。及(高祖)践阼,拜相州刺史。
朝廷以煚晓习故事,征拜尚书右仆射。视事未几,以忤旨,寻出为陕州刺史,俄转冀州刺史,甚有威德。
煚尝有疾,百姓奔驰,争为祈祷,其得民情如此。尝有人盗煚田中蒿者,为吏所执。
煚曰:“此乃刺史不能宣风化,彼何罪也。”慰谕而遣之,令人载蒿一车以赐盗者。
盗者愧恧,过于重刑。其以德化民,皆此类也。
开皇十九年卒,时年六十八。 (节选自《隋书•赵煚传》) 【译文】 赵煚(音jiǒng),字贤通,赵煚少年丧父,赡养母亲至孝。
十四岁那年,有人偷偷砍伐他父亲墓中的树,赵煚号叫恸哭,把这个盗树者送交官府。等到赵煚长大,沉着稳重又做事得体大方,略微涉猎书史。
周(后周)太祖把他引荐为相府参军事。闵帝继位(受禅),调任陕州刺史。
当时周人在长江南岸建造高大的城墙以防御陈国侵袭,然而这时连下了数十天大雨,城墙塌陷的距离长达百余步。蛮酋郑南乡谋反作乱,勾结陈将吴明彻欲袭击安蜀。
大家都议论着认为赵煚应该修城墙,赵煚说:“不然,我自有办法退兵。”于是遣使游说引诱江外生蛮攻打武阳,令乘虚攻打他们所居之地,获其南乡父母妻儿。
南乡听说了这件事,便解散了他的军队,陈兵也就退却了。第二年,吴明彻多次聚兵起义,赵煚带领士兵抵御,前后十六次战役,都狠狠挫败了他的气势。
俘获陈裨将覃冏、王足子、吴朗等三人,斩首百六十级。不久跟随上柱国于翼带数万士兵,从三鸦道攻打陈国,攻克陈国十九城然后回来。
因为小人的谗言,赵煚的功劳没有被朝廷记录,只是被授予一个益州总管长史的职务。赵煚与宗伯斛斯徵素不和睦,徵后出任齐州刺史,因为犯罪被关在狱里,自知罪重,遂越狱而逃。
帝大怒,悬赏捉拿,非常急迫。赵煚上密奏说:“徵自认为负罪深重,惧死遁逃,若不向北逃向匈奴,则向南投奔吴越。
徵虽然愚陋,但世面见的够多了,若他逃向敌国,对您的圣朝没有好处。现在天下大旱,可借这个理由大赦天下。”
皇帝听从了这个建议。徵因此而获免,赵煚却没告诉他。
等到高祖继位的时候(践阼),赵煚拜相州刺史。朝廷因为煚知晓古今之事,征拜尚书右仆射。
赵煚上任不久,因为违背圣旨,不久就被外贬为陕州刺史,很快又被改任冀州刺史,(这期间)他(在百姓中)很有威信和恩德。赵煚曾经有一次得病,百姓们都跑来,争着为他祈祷,可见他如此得民心。
曾经有人盗赵煚田中蒿草,被小吏抓住。赵煚说曰:“这是因为刺史(就是说他自己)不能宣传好的民风教化,你有什么罪呢。”
安慰宽谕地送他回家,令人装上一车蒿草赐给那个偷盗的人。那个偷盗的人非常惭愧,比受了重刑还难受。
他用自己的品德来感化人民,都是这样做的。赵煚于开皇十九年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附录:《隋书》原文 赵煚,字贤通,天水西人也。祖超宗,魏河东太守。
父仲懿,尚书左丞。煚少孤,养母至孝。
年十四,有人盗伐其父墓中树者,煚对之号恸,因执送官。见魏右仆射周惠达,长揖不拜,自述孤苦,涕泗交集,惠达为之陨涕,叹息者久之。
及长,深沉有器局,略涉书史。周太祖引为相府参军事。
寻从破洛阳。及太祖班师,煚请留抚纳亡叛,太祖从之。
煚于是帅所领与齐人前后五战,斩郡守、镇将、县令五人,虏获甚众,以功封平定县男,邑三百户。累转中书侍郎。
闵帝受禅,迁陕州刺史。蛮酋向天王聚众作乱,以兵攻信陵、秭归。
煚勒所部五百人,出其不意,袭击破之,二郡获全。时周人于江南岸置安蜀城以御陈,属霖雨数旬,城颓者百余步。
蛮酋郑南乡叛,引陈将吴明彻欲掩安蜀。议者皆观煚益修守御,煚曰:“不然,吾自有以安之。”
乃遣使说诱江外生蛮向武阳,令乘虚掩袭所居,获其南乡父母妻子。南乡闻之,其党各散,陈兵遂退。
明年,吴明彻屡为寇患,煚勒兵御之,前后十六战,每挫其锋。获陈裨将覃冏、王足子、吴朗等三人,斩首百六十级。
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迁荆州总管长史。入为民部中大夫。
武帝出兵巩、洛,欲收齐河南之地。煚谏曰:“河南洛阳,四面受敌,纵得之,不可以守。
请从。